分享

神桥--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

 fjgsd 2018-06-27


神桥——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神经再生材料!

国内唯一纯天然神经结构的前沿生物科技产品

神经缺损修复技术的重大突破

不再“拆东墙补西墙”!

神经缺损主要发生于工伤以及交通意外等重大伤害事故。自体神经移植法是在尚无合适的修复材料时临床上采用的方法,但由于自体神经来源有限,难以满足长段或粗大神经缺损要求,在神经超微结构上亦不匹配。

因此,采用其它材料修复神经缺损成为临床发展的必要,神桥项目自2001年起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多个研究项目

                                        


 

神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小林教授课题组多年潜心研究的科研成果,由我公司成功转化为医疗器械产品,并2012年取得产品注册证。“神桥”具有周围神经的天然支架结构,经去细胞处理后可避免发生排斥反应的风险。临床试验证明该产品完全适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刘小林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显微创伤外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主任委员,《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编等长期从事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刘小林教授课题组在神经移植体的研究领域中获得多项科研成果以及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神桥的产品特点

1)产品技术先进:“神桥”与美国同类产品为同代的技术,代表着神经修复材料的国际领先水平。

2)临床疗效确切:通过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解放军401医院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国内四家知名大型三甲医院进行了前瞻性、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修复术后6个月单丝触觉优良率达到94%,未发现与产品相关的不良反应多年来数百家医院的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3免除额外创伤:避免切取自体神经对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避免在供区遗留新的损伤并可能存在供区功能缺失

4匹配性能良好:提供了四种规格供临床选择能够满足修复大部分的神经缺损需要填补了自身移植法不适用于粗长神经缺损的空白

5操作技术简便:缝合操作与传统的神经移植方法一致,无需特殊的设备和技术具备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任何医院均可以实施小医院也可以应用的尖端科技产品有效提升医院的医疗实力和学术知名度

 

神桥的结构与作用机理

本产品是天然神经脱细胞处理后获得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简称去细胞神经),主要由外基质组成,本身不含有细胞,但保留了天然神经的支架结构,包括神经基底膜管和神经束膜、神经外膜等支持结构。

去细胞神经桥接于神经断端后,其特殊的三维机构和丰富的细胞外基质为再生神经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环境,可引导、支持再生神经纤维由近断端向远断端生长,使再生神经通过缺损区到达远端,最终恢复对靶器官的神经支配。


 

神桥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张力桥接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断端无法直接缝合1-5cm的神经缺损。

神桥的产品规格

型号

直径(mm

长度(mm

ZDMED-1520

1.5±0.5

20±1.0

ZDMED-1540

1.5±0.5

40±1.0

ZDMED-1560

1.5±0.5

60±1.0

ZDMED-5060

5.0±1.0

60±1.0

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

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生厅组织了神经修复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主办的科技成果鉴定会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系列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包括钟世镇院士卢世璧院士顾玉东院士侯春林教授曹谊林教授田光磊教授及裴国献教授鉴定委员会全体专家讨论后一致认为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系列研究项目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中国产学研成果一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