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工记事

 汐钰文艺范 2018-06-27

  偶然发现在城区的规划改造中,有几座工厂外迁了。驻足在厂区的旧址前,我忽然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四十多年前,我曾走进这些厂院、车间,虽然时光短暂,却也印象深刻。

  四十多年前,正值初中在学,学校经常组织学工劳动,我们曾去过罐头厂、食品加工厂、服装厂,还参加过地铁的施工劳动。如今回忆当年的学工劳动,内心的感觉还是挺复杂的。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参加学工学农学军活动,亲身体验工厂劳作的艰辛、粮食来之不易以及巩固国防的重要性,这是必要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文化学习和这些活动的关系。

  客观地讲,由于当时这些活动非常频繁,占用课时较多,对正常的学习生活确实有些影响。我记得每听说即将参加某项活动,许多同学的心就开始乱了,上课注意力涣散,在下面交头接耳议论活动的事情。而一个月的活动结束后回到学校,心又一时收不回来,这前后加在一起要有很长时间心思不在学习上,加上当时运动也多,隔三差五地搞批判搞斗争,正常的教学秩序常常被打乱。好在我们的老师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补救,尽量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比如,进工厂时我们都带着书本,工间休息时,听老师辅导功课。我们的数学老师特别善于把数学原理与实际相联系,她结合车间里的生产情况,帮助我们进行计算,把课本知识讲活讲透。

  我们还有幸遇到了一些好师傅,从车间领导到操作的师傅们,大家对我们都非常关心,从生活、工作和学习上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方便。通过劳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简单的生产原理,体验到产业工人的辛劳,增强了劳动观念,也密切了与师傅的关系。有位师傅给我印象很深,在工余休息时聊天,我发现他很喜欢绘画,而这也是我的爱好,于是绘画便成了我们工余时间的话题,后来他还邀请我到他家里看他的画作,我也将自己的习作拿给他看,请师傅指教。

  我发现很多同学愿意参加学工劳动,这和工厂的食堂有关系,因为我们常去罐头厂和食品加工厂,厂里都是进行肉类加工的,所以食堂自然也不差。当时的肉类凭票供应,数量有限,而在工厂食堂却没有限制,价钱也不高,这让师生不仅大开眼界,也饱了口福。午饭后,老师同学都会再买些像羊脖、羊排骨以及各类散装的罐头食品,回去让家人也开开荤。

  劳动结束后,还会有一段尾声为同学助兴,那就是发劳动补助。当时学工劳动有少量的补助,一天几角钱,一个月下来也算有一笔小收益,可以做生活和学习的补贴。兴奋之余,还要面临新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尽快调整好心态,准备回校上课,而这对很多同学来说又成了一道难题,因为把心收回,这太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