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网络上越来越常见到「完爆、史上最强、秒杀、千年一遇」这种形容程度的词?

 徒步者的收藏 2018-06-27

这是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个专有名称:【词义弱化】。即形容词(和部分名词),尤其是褒义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自己的内涵——大多数变的越来越弱。先秦人说“饿”的时候,形容的是一种濒死状态,现在晚一个小时开饭大家就要喊饿了。英语和其他语言的发展也有类似现象。

文言实词古今词义的差异

在词义的转移过程中,还有一些词的词义弱化了,即所表示的意思的程度等减弱了。如:“很”原意是“违逆、心狠、残忍”的意思,现在只用作副词,意为“非常”,表示程度较高。

http://3y./bp_2h7ro2u5wo6m3qp9y5s7_2.html

为什么形容词会持续弱化呢?有人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问题:

500

500

总之,某个词语所传达的感情和表述力度的确是一种无须付费的公共资源,所以人类社会倾向于无限制开发。隔上几百年就要开发一批新的形容词,来替代已经“贬值”的旧词。现代社会广告发达,商家急切地要对潜在顾客传达感性冲击,所以词语滥用远胜于古代,每隔十几年就要推出一批新词,同时把旧的一套弱化到退役。你说的这一批词,我估计也就是数年的寿命。

嗯,其实也不止是商业界呢,推荐一篇公文界的词语分析:

500

本文自马前卒工作室微信公号

作者:马前卒 任冲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