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不能自愈。不治疗会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因此必须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将痞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手术方式很多,手术应根据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来选择。手术的关键是尽量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防止肛门失禁,同时避免瘘的复发。 肛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急性感染发作期或肛瘘的手术前准备:应用抗菌药物,局部理疗,热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如果脓肿形成则应切开引流。 (2)药捻脱管法:这是祖国医学肛瘘传统疗法之一,格化腐生肌的中药置人接管内,使瘦管与短痕腐烂脱落,形成新鲜创面而愈合。 (3)瘘管切开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和内、外括约肌之间的外瘘。切开瘘管仅损伤部分内、外括约肌皮下部及浅部,不会引起术后肛门失禁。一般在鞍区麻醉下,用探针由外口插入,通进癌管的内口穿出,沿探针方向切开瘘管,将腐烂肉芽组织搔爬干净,为保证屡管从底部向外生长,可将切口两侧皮肤剪去少许,呈底小口大的“Y”形伤口,同时注意有无分支管道,如果有则应一一切开。 (4)挂线疗法;适用于高位单纯性肛瘘,即内口在肛管直肠环平面上方,手术切断可引起肛门失禁。采用接管挂线,使要切断的括约肌与四周组织先产生粘连,因结扎后局部缺血、坏死,经10—14日后自行断裂,此时不发生收缩失禁。接管敞开成创面,达到逐渐愈合。 方法:将探针从外口经接管在内口穿出,探针引导一无菌粗丝线或橡皮筋,将此线从内口经瘦管而在外口引出,然后扎紧丝线,挂线时需注意:①找到内口的确切位置,不可造成假道,以免手术失败;⑨收紧丝线或橡皮筋前,要切开皮肤及括约肌皮下部,以减轻术后疼痛.缩短脱线日期;②结扎要适当收紧,过松不易勒断接管。术后热水坐浴,经3。5日再拉紧一次,一般在2周可完全断裂。 (5)肛瘘切除木: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瘦,与切开不同之处在于将瘦管及周围组织分开并切除,直至显露健康组织创面内小外大,一般不缝合,术后坐浴、换药、直至愈合。对高位或复杂性肛瘘,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肛管直肠环,以免术后大便失禁。 (6)分期手术:复杂性肛痪的手术需分期进行,先将复杂性肛痪的所有皮下支管予以切开,使其成为一单纯性肛痞,以后再将单纯性肛痞切开或挂线使之愈合。 (7)近年来对低位单纯性肛痞采用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医用zT胶粘培法等。 (8)术后处理:每日及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更换辅料,使伤口从基底向外逐渐愈合。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叉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