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不婚?都是个人选择,没必要焦虑

 大漠胡杨968 2018-06-28

社会本就应尊重多元化,允许不同的个人选择,给予年轻人更多选择空间,他们的人生还是交由他们做主,当然包括爱情、婚姻。

近日,民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301.7万对,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如果与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的高位428.2万对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经下降了29.54%。

这一统计,让人们历来关注的结婚、“剩男”“剩女”等又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这一现象也让我们发现,原来在不经意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中国传统理念正悄然发生变化。

结婚率普遍较低,除了适婚人口数量下降、生活节奏加快等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恐怕还是经济因素,经济自立给了“一个人生活”的底气。

当下适婚年龄群体以“80后”“90后”为主,这个群体跟“60后”“70后”明显不同。首先在婚育观念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加之互联网提高信息化水平,他们看到了外面社会的变化,了解到世界的发展。稳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使得他们在经济上基本处于自立状态,对他们而言,结婚生子不再是必要的人生经历,而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作为一个“资深剩女”,用时下流行的“名词”来形容,恐怕已成为“剩斗士”了,工作相对稳定,抛开一些意外情况,经济上没有太大问题,知心朋友不多但也有几个,生活上可以说是能够“自得其乐”,看多了分分合合,反而觉得如果凡事都需要向一个人“报备”,就感觉被限制了一样,“不如一个人落得轻松自在”。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之前人们结婚的要件已不存在,比如分房、家里的逼迫,这也是造成结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些年,尤其在农村,家里人口多,许多年轻人早结婚是为了能够早些分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了争得一项重要的“固定资产”。家里的“舆论压迫”同样是促使一些年轻人以前早结婚的原因,在传统婚育观里,到了年龄不结婚的话就可能被认为“不正常”,许多年轻人为了表明“自己正常”而不得不选择仓促结婚。

当然,现在生活中也不乏“催婚”,但这绝不能与当初的“逼婚”混为一谈。现在的“催婚”更多的是来自亲人、朋友的关心,多一个人照顾你,他们会更放心。

此外,高等教育的普及,同样造成了结婚年龄的推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可能本科毕业就已经23岁了,结婚的年龄必然会不断推后。据报道,现在我国成年人口近一半会接受高等教育,进入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生数量也在逐年上升,相应的年轻人独立、工作和成家的年龄也会推后。

说到底,随着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结婚率走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全球来说同样如此。但这也表明了社会对人们越来越宽容,对不婚、单身或者离婚都越来越当成一种正常现象来对待。社会本就应尊重多元化,允许不同的个人选择,给予年轻人更多选择空间,他们的人生还是交由他们做主,当然包括爱情、婚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