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配合 阳湖二院手术室许菁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本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青少年少见。由于动脉瘤位置较深,术中易破裂,均为显微镜下操作,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手术时间长,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手术配合技术对手术的成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护理查房的目的是使大家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特别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及手术配合重点有所了解,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质量。下面请该专科组的老师简要介绍。 2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手术夹闭是将动脉瘤隔绝于正常血液循环系统外而促使动脉瘤再次破裂可能性下降,同时能清除蛛网膜下腔血液,能减轻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减轻颅内血肿占位效应。 3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优势 手术夹闭动脉瘤颈的优势就是迅速清除积血和血肿,促使动脉瘤获得确切的夹闭。手术夹闭动脉瘤颈主要在于能防止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同时能直接去除动脉瘤瘤体,特别是对大的且占位巨大动脉瘤上,血管介入术本身完全栓塞率不高。颅内动脉瘤多数是在血流较急的主要供血动脉分叉处,对少数位于较小分支的颅内动脉瘤,由于血管较细,在行介入治疗时往往会出现血管痉挛,微导管很难到位,故采用手术夹闭动脉瘤颈则能很好地将病变区域夹闭。 血管内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4 依动脉瘤位置将其分为 约占颅内动脉瘤的90%,包括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中动脉动脉瘤。 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 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包括椎动脉瘤、基底动脉瘤和大脑动脉后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如何分类的? 不同位置的颅内动脉瘤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差异很大,因此位置差异可能直接影响动脉瘤的破裂。有研究显示非血管分叉处动脉瘤的破裂率明显低于血管分叉处动脉瘤,并认为这与血管分叉处的动脉瘤受到的剪切力更大存在直接关系。 5 小于0.5cm 小动脉瘤 巨大动脉瘤 大于2.5cm 一般动脉瘤 大于0.5cm,小于1.5cm 大型动脉瘤 大于1.5cm小于2.5cm 颅内动脉瘤大小如何区分 按直径分为四类 6 术前准备 1.患者入手术间后,清醒患者安慰鼓励,减少其紧张情绪。急诊患者存在明显的意识障碍,在搬动病人过程中需要轻稳,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加重出血。 2.患者麻醉前,应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动脉穿刺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等,设置各种监测数据底限报警。 3.给患者插气囊导尿管,并接上有刻度的尿袋,以便准确记录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4.确保两路吸引装置的通畅,刻度清楚,以便准确记录出血量。 5.术前备足血源,视术中出血情况调整输液速度,确保两条静脉通路输液通畅。 6.根据肿瘤大小、病史等,连接好自体血液回收机的各条管路备用。 7 术前准备物品图谱 8 术前准备物品图谱 9 术前准备物品图谱 |
|
来自: 烟雨江南klo8eu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