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禺,到处都可见到一种野生的树木,名叫楮树。因为其木质偏软,不能成材,所以大家都不愿意种植它。其实它的经济价值还是挺高的。它的皮是做高级纸张的原材料。叶子可以用来养猪,吃后好睡少动多长肉。 楮树的叶,根,皮,乳,种子皆可入药。功能如下: 子: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肾虚目昏,阳痿,水肿。 叶: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用于鼻衄,肠炎,痢疾。 皮:利尿消肿,祛风湿。用于水肿,筋骨酸痛;外用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 乳:利水消肿解毒,治水肿癣疾,蛇、虫、蜂、蝎、狗咬。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中有一段记载,大意是服食其果可使老者成少,少者更壮。 李时珍《本草纲目》列举它的果实疗效很广,比如说它能治阴痿和水肿,又能益气、充饥、明目,久服不饥、不老、轻身。 《中药大辞典》记载中认为,其果实的功效,完全可以代替六味地黄丸使用,并说一味胜六味。 因为很多人都不懂,所以番禺的楮树很多都挂满果实,而没人去摘取食用,任其跌落地面腐烂。其实它的果实颜色鲜艳,味道甘淡多汁,不吃实在可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