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选民:关于文人树的问答

 眼镜老猪猪侠 2018-06-28

如皋盆景联盟


问:制作文人树选用什么树种好?



答:我们在文人树的表现形式上并无界定。至于树种的选择松柏类肯定是好,但杂木也有好素材。选择时看树性吧。只要在造型时容易上手,创作表现上能达意,审美意趣上可入境我认为都可取。还是自己把握吧!

日本人是松柏类为主。因为他们对文人树有特定的要求。树形必须具备是古木、细杆、瘦劲的素材。另外在树种上还有文化层面的含义。常见的树种是真柏、五针松和赤松,后来又有了黑松。文人树形成于日本的明治时期。真柏这个树种当时在日本文人眼里有着其他树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将其视为最具有儒家思想代表的树种。文人树是最具有儒家风范的艺术形象。可见当时他们对儒家思想推崇至极。他们还认为中国古代文人气质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所以在格调的把握上松柏类最具有象征性。另外,当时日本文人还受中国山水画的影响特别深,现在也如此。画中的树木画法以及具有文人树格调的树形,都给他们提供了风范的创作根据和文化元素。

如何避开文人树的模式和套路,在创作上不进入误区?


答:这个问题说的非常有意思,涉及盆景者众多。我认为,由于作者的知识素养高低不同,对文人树的认识水平不一,创作时肯定会有很大差异。另外,还有个人的目的不同和嗜好不同,对作品的质量要求也不同。而当今你看各行各业现在出了多少“模仿秀”,中央电视台都搞专题节目了,“非常6+1”多牛啊!就艺术而论我认为如是真正的作家,应该先把自己位置摆正,创作目的搞清楚,什么是正?专心一意,心正!“耳目不淫,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做到心无杂念,致一不失。别人的名称别人的需求都是他人的事!他人做成什么样式都不是你的符号!

       创作不能赶潮流,来风随风走,有雨顺水流,自己脚跟不稳是一大忌!这些年跟风随雨不能自救者大有人在。我说点现实的,只有把自己主观的审美愿望和需求与客观的创作对象(素材)紧密结合起来的。真实而准确的塑造自己理想的艺术形象,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从作品中反映自己的个性特征。才能独注一境,哔哔开仿造之嫌,雷同之弊。


问:关于“文人盆景”这个词如何定义?


答:这个话题简单的说吧,日本人早就有“文人盆栽”这个词。时在日本明治早至中期是文人盛行盆栽的年代。当时文人的盆栽形式具有特征性意义,它与世俗盆栽有明显的区别,文人树最为典型也具有代表性。故有文人的盆栽之说。从严格意义来说“文人盆景和文人树”并不是指某种树形,而是说充满文人格调的盆景形式


“文人盆景”这个词我们目前应用的还不多。其实中国古代的盆景是以文人盆景为主流的。特别是明治时期都是文人雅士和达官贵人玩盆景。当今文人型盆景是中国盆景复习之后的一种思潮,很多有思想的盆景艺术家向往追求。思文尚古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事实证明,包含传统文化味道的文人型盆景往往会具有较高的社会公认度和传世潜力。无论古今作品它都会影响很多人的审美眼光。回读明清时代画家笔下的盆景就明白了。(宫廷画师丁观鹏的盆景非常典型)


所以,要给文人型盆景说个定义,我认为:所有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造物理念,具有契合自然,能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境深远的盆景都可以称为文人型盆景。所言不足以为证,还是大家斟酌吧!

关于文人树的定义?


答:要用一句话给文人树做出准确的定义很难说。前面我说过文人树不是指的某一种树形!他是充满文人格调的一种盆景艺术现象!但是。也可以这么说,日本文人树是独具艺术风范的文人盆景。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格调高雅,自然洒脱。其树形简洁,枝法表现以少胜多,以最少的枝叶成树。外形突出树性的自然神采风韵,内在流露出文人的情趣和思想。这是日本文人树的审美要素。当初日本文人树的形成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特殊的文化背景。其中造就了一批或者说是一个群体。他们有共同的文化志向,崇尚中国传统文化,敬仰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观,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崇拜已成潮流。翰墨丹青,诗画礼乐茶艺香道、盆栽为一体的雅好成风。文人树就是出自这些人的手下。当初并没有“文人盆栽”和“文人树”这个美称是后来的明治晚期才明确的。


问:文人树和中国文人画的关系?



答:这个题目太大了以本人学识很难深入!说说看吧!日本文人树和中国画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日本以“文人树”盆景的形式日本民族化了。这是当时日本人的文化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他们创造了“文人树”的艺术形式。这是历史上中日国界有别、文化共享的结果吧。


不同的是,两者艺术门类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盆景的艺术特色是其它艺术门类难以相比,主要是创作素材的根本区别,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的差异也很大。例如,中国文人画用的是笔墨、颜料、纸。创作时可以即兴所至,信笔而来;可以异形写神,笔墨简约抒发真性情、真情趣;画家常常以理入画,以意入画,随即而来都不是问题而文人树的创作,要求首先有一个理想的活素材。在其生长健壮的基础上实施制作,年复一年的期盼一叶一枝的生长,然后以理以法顺从自己的创作意念逐步来完成造型。所谓的即兴创作也只能面对素材产生意向,或者在实施创作时享受过程。但是,盆景长期连续创作的阶段性审美过程在文人画的创作中就不具备吗?


如果从文化或者以上层面上我们在深入对比一下:中国文人画和文人树似乎从中也看到一些共同的东西。例如。

(1)两者都具有文人的情趣性和明确的创作思想为指导;

(2)文人画和文人树大多都是从以上格调上突出神气内敛的文雅之风。它悠然淡定而不失洒脱。

(3)创作手法上都主张简约、以少胜多而为之;注重内涵的充实,创造回味,余情的无限意境。二者在营造空间气息和神韵效果上章法相同。

(4)遵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寄情于物,以物拟人,以树,画从吾心,心从天的造型理念是一致的:

(5)文人画和文人树玩的是文人情趣,表达的是艺术精神。都具有明显的审美倾向性,其艺术反映是直接关照自己,不具有功利性。换句话说都不是为了玩名玩利。以上几点看法还算吻合吧!


问:文人树的创作应该如何去把握?

答:文人树是一种艺术风格,文雅洒脱艺术格调鲜明。它没有标准的树形,只有特征性的艺术形象。例如,文人树势以古木细干,多为高干型树桩材料来创作的,具有苍老劲健的古树风姿,粗干矮桩的素材不是对象。树形具有多样性,但寻求树干苍老线条顺畅的个性特点。在枝法表现上力求用最少的枝数来完成造型。我认为,凡欣赏分析一种艺术风格应该从艺术本质上去把握,看准其艺术精神。艺术格调,以及创作技法特色;不要找标准树形,不要做“模仿秀”。重要的是在创作时要找到自己的表现对象,用合理的方法和技巧去完成创作,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最好是把所有的好听的名词都忘掉,遵循创作规律,自由自在地区表现自我,最终才是属于自己的


文人树格调文雅不俗,精神内敛,质朴无华。特别是那简约流畅的枝法表现,能在枝叶之间产生气韵生动、清新自然的感觉。它虽然不以丰满取胜,但滞厚藏神!它不以华丽的装饰耀眼,但悠然淡定真是难能可贵!这种风格的创作难度很大,难就难在简约,难就难在其神韵气息的营造。如无纯熟技艺者难以驾驭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