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孤单美食 2018-06-28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刚刚,《广州米其林指南 2018 》正式发布。在此之前,貌似广州的朋友貌似对这事也不太关心,连孤单君作为一个不怎么专业的美食撰稿人,也是今天下午才从一个不愿透露体重的肥妹朋友的朋友圈中看到。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但毫无意外发布之后,这份指南收获了朋友圈的不少质疑:

“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广州味道”、“中国菜点解要用西餐的标准来衡量呢”、“食在广州以后不能说,估计广州旅游局要生撕米其林”......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我们先来看看米其林在中国评级情况,

上海2家餐厅摘取三星,6家餐厅摘取二星,22家餐厅摘取一星,

香港6家餐厅摘取三星,11家餐厅摘取二星,46家餐厅摘取一星,

澳门2家餐厅摘取三星,5家餐厅摘取二星,11家餐厅摘取一星,

台北1家餐厅摘取三星,2家餐厅摘取二星,17家餐厅摘取一星,

广州0家餐厅摘取三星,0家餐厅摘取二星,8家餐厅摘取一星......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可见,广州成为中国唯一没有米其林二星,三星的参评城市,而且摘星总数不及其它城市一半。从星星总数上来看,香港摘取139颗米星中的60颗,上海摘了30颗,台北摘了20颗,澳门摘了18颗。香港摘取了约45%的米星,广州的数字是6%,可以说全面落后其它中国城市。

虽然,广州人不爱装13,也不慕虚荣,但是广州在吃方面全面落后于中国其他大城市,广州街坊们能忍?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食在广州,何须米其林?

其实看到这份指南,我今天最大的想法就是原来米其林指南也不过是一本指南,不需要被过分神化,也不需要过分介怀。或许以后我们可以佛系一点。我们牢牢抱住触手可及的美食、乐于分享,这才是生活本质。

难道我们本地人怎么吃本地菜,还需要外国人来指导?当然,这次的指南也并非一无是处,里面好几家餐厅都实至名归,具有实际访问的意义。

我们大广州的美食,又怎么可能就只有这么几家餐厅呢?我们看回米其林一直都是比较高大上的美食,而食在广州,可以是简单的一碗老火靓汤,也可以食藏在街角的一碗双皮奶,也可以是高大上的粤菜酒家......

白切鸡、早茶点心、烧腊、椰子雪糕、姜撞奶、海带绿豆糖水、杏仁奶糊、芝麻糊、双皮奶、杨枝甘露、及第粥、艇仔粥,各类美食数不胜数,一个月不重样都吃不完!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广州,本来就是全国吃货们争相打卡的圣地。

早上,随便挑一件老字号茶楼,各式点心,可以吃到中午;

中午,在无鸡不成宴的广州,怎么可以不吃鸡,白切鸡、豉油鸡、水晶鸡、清平鸡、一心鸡......你一周都吃不完;

傍晚,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走走,伍湛记、吴财记、宝华面店......可能一份美味平价的粥粉,就能俘获你的心。

食评家庄臣说过“到底什么是广州人的味道呢?是食物的味道,还是里面所包含的人情味,或许把这些味道放在一起,才是百味广州”。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是广州风光不再,还是米其林不接地气?

对于“餐饮界奥斯卡”米其林高调宣布进驻广州,米其林能青睐广州,其实也是对广州作为美食城市的一种肯定——毕竟,一座城市能有多少米其林餐厅,是反映了国际对当地餐饮界的认可。但,米其林的摘星多寡却不一定能反映出这座城市的真实水平。

正如两年前,米其林推出《2017上海米其林指南》,居然上海和江浙菜在主场居然没优势,连唯一的三星级也颁给了主打粤菜的唐阁。因为米其林选了这么多外地菜系,被当地不少吃货直指这份指南名不副实。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不是广州风光不再,而是广州的美食文化与米其林的价值不搭

在香港的评级中,在香港的6家三星餐厅中,也只有唐阁和龙景轩属粤菜馆,其余都走杂糅风的中国菜和外来的西餐厅日本料理。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主打高档料理,讲求食材高级,摆盘精致,推出的菜肴所需烹饪技巧,然后餐厅摘星的可能性就越高。

而在亚洲各国美食中,米其林偏好日餐,在东京,评选出的12家三星级餐厅中就有9家是日本料理店,《东京米其林指南》也成了米其林在亚洲本土化最成功的例子。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其实这个和日本料理本身讲求少而精,就很符合米其林标准有关系。

所以,其实过于评选高档料理的米其林在广州遭遇diss,一方面原因是广州美食与“高档无关”。

在去年11月,《2017年度粤菜产业发展报告》在广州发布。报告显示,虽然粤菜在中国具有最多的高档门店,但就北上广深而言,粤菜高档门店最多的是上海,而广州无论人均消费还是门店数量,都要比其他三个一线城市要低。

因此,不是广州风光不再,而是广州的美食文化与米其林的价值不搭。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其实,作为在广州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广州,还真的比较难找到所谓的广州最佳餐厅,也找不到完全能代表广州的餐厅。无论是粤菜,还是广式小吃,都是大隐隐于市,不求功与名。

无论是,玉堂暖春的高大上的酒楼,还是鹅公村一类的大排档,还是炳胜那种新派餐厅......都无法完全代表广州味道。所以,米其林选择发布广州指南,争议是预料得到的。

所以,其实广州人的性格,本来就是“求其啦”(随便啦),那么米其林餐厅怎么,只要喜欢吃就行了,不必太较真。

毕竟,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其实讲到底,不管有没有米其林指南,每个人心里肯定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榜单。毕竟吃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对于食客们来讲,好吃、吃得开心就足够了。

听着九声六调的广府话,穿过那带着时代烙印的老城和新城,用味蕾去品味白云山下的这座城,那漫长岁月积淀下来的唇齿盛宴。其实,食本来就在广州,何须米其林。

米其林: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舌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