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顾城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死亡意象

 置身于宁静 2018-06-29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顾城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死亡意象,认为:(1)顾城诗歌以自然和自我为底色,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从而表达了他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在其诗歌文本中体现了鲜明的生命意识;(2)顾城诗歌中,也一直存在着大量的死亡意象,正是对由自然意象所建构的虚拟童话王国梦想的失落,导致诗人必须面对人生的死亡;(3)两种意象并不冲突,正是这些死亡意象与自然意象一起,共同构成了顾城对于生命的整体思考。

关键词:顾城 自然意象 死亡意象 生命意识 死亡意识

 

作为朦胧诗人的代表诗人之一,80年代顾城以一系列宁静、优雅、美丽纯真的诗歌, 赢得了“童话诗人”的美称。早期的顾城以大自然为媒介,建造他理想世界的蓝图。他执拗地讲述绿色的故事,在诗和生活中偏执地保持自己与现实的距离,执行自我放逐。这时候顾城诗歌中的意象大多是大自然的意象,多是明亮的色彩。不过由于他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在感情世界里面也面临众多的问题,使得他不得不面对人生归宿、命运和死亡等话题,所以后期的诗歌意象越来越阴暗晦涩。但是不管是在前期还是后期,顾城诗歌的意象之丰富,组合之奇妙,意味之多义,在朦胧诗人及至新时期诗歌史上皆为突出。本文主要就其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死亡意象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自然意象

诗人顾城就像是一个一直守候在自然童话里的孩子,他拒绝世俗的尘雾,抑或说是为了逃避社会纷扰,希望像古人那样寄情自然万物,超脱红尘。在其诗《初夏》中,诗人“脱去草帽∕脱去习惯的外鞘∕变成一个∕淡绿色的知了”,自由地吟唱,快乐得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所以顾城用一序列的自然意象构筑起他的童话世界。在大自然里,顾城曾感觉到了无限生命与非生命的历史。他用自然无机的自然意象、生机勃勃的自然界生物、变换的自然景观宣布了他的童话世界的不及物性。在顾城的诗歌中,出现一系列优美的自然意象:雨滴、雪珠、雪花、彩贝、螺壳、星星、云朵、浮云、蜜蜂、蟋蟀、姻蛔、鸟儿、小草、紫云英……优美自然物象的意象化,成为顾城诗歌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和艺术特征。

与其他朦胧诗人不同,顾城探求普通人的生存价值和人性,主张回归人的自性本真,在自然意象的选取中,人的异化的东西去掉了,而人的自然美的东西显现了。他说:“那时候我对自然有一种信仰,我对我的自性也有一种信仰。我觉得我到了自然之中我就不再有许多妄想,我到了自然之中,我的生命的自然美就会显示出来。就像我在诗中说:‘风在摇他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从他的作品看来,这种“自然”和我的“自性”是诗歌的底色,并且在顾城看来,物我是合一的,它们正是被特殊时代异化而失去的最珍贵的东西。于是诗人主张返朴归真,恢复人的自然性。在他的作品中,自然意象随处可见,“我是鱼,我是鸟∕长满了纯银的鳞和羽毛”,诗人也要实现“把琴送给河岸∕把蜜送给花的恋人”(《梦痕》)的人生价值。《感觉》中的“鲜红”“淡绿”象征由“孩子”为主体的童话世界,又隐喻人的自然性:“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在这里,灰色是令人失望的色彩,也许只有淡绿,能给诗人以未来的遐想。在一个红色黑暗的时代,他们达到了朦胧的觉醒,或者,即使完全醒悟,也只能出于自律以朦胧意象来表达他们的反叛。另外,顾城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意象是“小草”,它是在苦碱的土地上长出来的,那么细小,又那么密集,站在天空下面。但在乌云和烈日下面,迎接着不可避免的一切,没有谁知道它们。没有彩蝶、蜜蜂、没有惊奇的叹息、赞美。然而他们却生长出枝叶,并开出小小的花来,骄傲地举过头顶。

正是使用着许多这样的自然意象,使得顾城诗歌中到处弥漫着一种生命意识的萌动。他的诗歌在一种时空作用之下,揭示出人类对生存的期待,内在的意识浮现出一种美而新的气质,诗人自由的信仰突出了纯真的自然观。像他的一首长诗《水乡》:“清明∕淡紫色的风∕颤动着∕溶去了繁杂、喧囔∕花台布∕和那布满油迹的曲调……∕这是水乡小镇∕我走来,轻轻的∕带着丝一样漂浮的呼吸∕带着湿润的影子∕鲜黄的油菜花∕蒲公英,小鹅∕偷藏起∕我的脚印……”这些来自大自然的万千意象,“风”、“油菜花”、“蒲公英”、“小鹅”、“萍花”、“绿麦”等都飘荡着自然界恬纯的气息,诗人如此细腻的心理,如此纯洁的性灵,哪还容得下现实的灰迹,这一系列鲜明而又清新的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新活的自然图景。而他早期的许多诗歌更是处处透露出他对世界的好奇、关注以及崇拜。《无名的小花》中:“它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把淡淡的芬芳∕融进美好的春天。”诗中通过无名的小花自比,与秋菊、牡丹的对比而表达一种朴素的美好。对生命的崇拜和礼赞饱含在这些意象中。

再如诗人创作于十五岁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时间的马,∕累倒了,∕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太阳烘着地球,∕象烤一块面包。∕……我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融进了∕我的生命。∕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十五岁的少年已经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但在这样的无奈中作者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唤起对生命的热爱而去赞美和歌颂个体生命的伟大。喷薄而出的旺盛的生命力正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写照。“阳光”这一意象被诗人比喻成瀑布,阳光的照射则顺理成章地“洗”黑我的皮肤;而“太阳”这一意象则被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处理转而成为“我的纤夫”。尽管被阳光“洗黑了皮肤”被太阳“用强光的绳索拉着”诗人依然不屈服于强压之下而是“赤着双脚。∕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图章”这一意象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标志,一种无法抹杀的力量的象征,更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用“阳光”、 “太阳”这两个意象与“图章”这一意象作对比,更彰显了诗人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的勇气,更要让这种勇气有了承担的载体——“图章”。最后诗人更是“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小“我”不小,与宇宙的融合彰显了人类的力量。连顾城的父亲顾工在提起这首诗时都说:“我和十四岁的顾城在河滩上晒着黝黑的肢体。他用手指在沙砾中写了一首歪歪扭扭的《生命幻想曲》——我至今还在为那些美妙的诗句而惊喜。多么好,我真惊奇他那细小,柔软的手指怎会划出这样的宏丽、壮美的句子。”这个“早熟”的少年已经有很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瘦弱而黝黑的身体中蓄积着强大的力量,骨子里的倔强透露出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生命的礼赞。

二、死亡意象

研究顾城以及顾城的诗歌,“死亡”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因而,死亡意象也是顾城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意象。顾城诗歌中有太多的死亡意象,顾城对死亡的思索由来已久,早在他少年时代,顾城就“开始想到死亡—那扇神秘的门”。“死”是一个贯穿主题,写到“死”的诗歌也多,如《静静的落马者》《硬币中的女王》《新街口》《后海》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把顾城称为“死亡诗人”并不为过。在这些诗歌中,他多次谈到与“死”有关的词:“饿死了两对袜子”“芳香柔软的尸体”“当场输给了死亡”“为死亡之感到惊异”“杀人是一朵荷花”“把鲜艳的死亡带来”,等等。有的诗甚至超验地预见了他生命的轨迹。像《牺牲者,希望者》《祭》《永别了,墓地》《我的墓地》《就义》等诗篇也均以死亡为主题:“是的,我不用走了。∕路已到了尽头……”。他甚至无怨无畏地去追求死亡,“自杀过很多次”,在诗中更频繁地描绘着:“杀人的时候,最苦恼的是时机……∕昨天杀了四个∕两个在卧室,两个在他身边∕你把刀给她看”(《后海》)……顾城把死亡当作他最后的艺术事业,一直走,走进了他的《墓床》“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人时己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我们看到,顾城有大量的诗作来感受死亡,发现死亡,生产死亡,颂唱死亡,想象死亡,死亡是他至高无上的神像,死亡是他从一而终的追求,死亡意象也同样是他诗歌的一道风景线。

他用诗歌解读着生命也解读着死亡,从另一个角度讲,死亡就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生命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也正是生命意识的另一个侧面,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顾城这样一个如此关注生命的诗人,却对死亡有着刻骨铭心的迷恋。但是顾城对死亡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由恐惧害怕到热烈歌颂,再到宿命的冷静。顾城在十三岁时就写出了“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美》)小小年纪就已经意识到了不管多美的生命到了最后也终究不过成为灰烬,一种无奈和失落油然而生。诗中虽未出现明确的“死亡”意象,但“灰烬”这一意象已暗指死亡。在明白了生命最终要消失的悲哀之后,诗人进一步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昨天,∕象是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它活着∕是那样冷∕死了,更不会热∕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昨天象黑色的蛇》)诗中“”黑色的蛇”这一意象虽指那个特殊的年代,不特别指个人,但我们依然能从那对死亡的阴森恐怖的描写中窥见一个少年对死亡的恐惧。而慢慢地当诗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之后转而品味死亡甚至颂扬死亡,我们来看看他的《就义》:“站住!∕是的,我不用走了,∕路已到尽头。∕虽然我的头发还很乌黑,∕生命的白昼还没开始。……∕风,∕别躲开,∕这是节日∕一个开始;∕我毕竟活过了,∕快乐的,∕又悄悄收下了∕这无边无际的礼物……”诗人借助“头发乌黑”、“风”、“礼物”等意象写出了一个孩子的死亡。没有什么比夺去一个孩子的生命更加残忍,但面对这样的死亡,诗人却说“我毕竟生活过了”,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死亡的态度已比以前“超然”许多,而到了最后,诗人对死亡的态度最终转向一种宿命的归宿,诗中也越来越热衷于谈论死亡。顾城在《我不能想得太多》中写道:“花谢的时候,并不伤心,生命要在死亡里休息,变得干净。这是同一件事,一朵花就是“一朵墓园”。”墓园是另一个世界,没有烟火气,没有喧嚣和骚动,有点内似于他所说的“一间安静的屋子”。人世间,他该做的事都已做完:劳动、阅读、写作、恋爱、结婚、生子。在这首诗《墓床》里,他平静淡定的述说:“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顾城也多次说过:“死亡是没有的,死亡是文化的结果,死亡是我们的想象,所以它是没有的。”

总之,在顾城一生中,尤其是其生命的最后阶段,死亡成为他写作的支点,也成为他继续前进的方式,最终他又以死亡来完成他生命之诗的最后一次辉煌在顾城的头脑中生命是永恒的,不是瞬间的,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生活是暂时的,生命是永远的。他的生命指挥着诗歌,诗歌指引着生命,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引入“死亡”这一意象,但是没有哪一个诗人象顾城一样热衷于“死亡”的讨论和描写,也没有哪一个诗人如同顾城一样用死亡来完成对生命的扪问。张捷鸿曾说:“他的死不同于海子、骆一禾等诗人的诗人之死。他的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深刻的本质的生命的死亡,是典型的从灵魂到肉体的人的死亡。”而这从他的长篇自传体小说《英儿》得到鲜明的体现。当顾城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他是一个活死人的身份在写的,从一个未来人的角度,将现在当作过去来书写。在书中,顾城已经宣判了自己死刑,所以当他真的死去的时候,可以算是对死亡的二度造访,因为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这从其中很容易看到顾城死亡意识之强烈。

 

在顾城的诗歌中,无论是自然意象还是死亡意象的使用,都呈现出亦浅亦深、亦讽亦隐、亦灵亦幻、亦明亦暗的意味。他的诗歌及行为都混合着灵与肉、罪与罚以及无限的明与暗的较量和挣扎。他说过要用他的黑眼睛去寻找光明,而他寻找的光明,很纯净却又很脆弱。在《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中,他说,“走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要变成另一种颜色。”在其中,并没有明确表明什么样的黑暗阻碍着他,他用灯这个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证实了现实黑暗的存在,他的诗歌意象极其明亮,极其美丽、纯净,哪怕连死亡,也是显得那么温和;然而隐藏在诗歌中的这种美又是如此脆弱。他不善于探索现实的黑暗,他有一双不习惯于正视现实黑暗的眼睛。他只能用他的带着矛盾、带着美丽诗歌意象去不断证明或证伪现实社会中的光明与黑呢,童话式的幻想使他的心灵导向光明,但当幻想破灭,他又走入了内心的黑夜。在顾城的诗歌中,常常会出现心理阴暗的意象,诸如死亡意象在后期诗歌中的大量出现,如《鬼进城》。在顾城的诗歌中,梦是真的,生活却假起来了。于是他带着他亦浅亦深、亦讽亦隐、亦灵亦幻、亦明亦暗的诗歌,在若明若暗的现实世界的阴影中穿行着。

总之,顾城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诗人,是一个把生命当作诗,用生命来写诗的人,他用诗歌沟通了现实世界和人类的心灵。顾城对自然美、女性美的高度追求,使他戴上“童话诗人”桂冠的同时,又给他的诗和人生蒙上了死亡的阴影;其自然哲学观、生命观和爱情观,在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合力中未达到统一,又使其诗和人生在理想与现实中失去平衡。

 

 

 

参考文献

 

[1] 顾城.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顾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 顾城·顾城新诗自选集:海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3] 顾城,雷米.英儿[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

[4] 顾城.顾城文选:别有天地[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

[5] 江熙,万象.灵魂之路——顾城的一生[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6] 麦童,晓敏.利斧下的童话[M].上海:三联书店,1994

[7] 唐晓渡.顾城之死[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6

[8] 张捷鸿.童话的天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

[9] 许艳.顾城的死亡意识[J].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

[10] 李咏吟.红楼梦幻与顾城的生死哲学[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5

[11] 彭卫鸿.一个童话的终结——顾城诗歌散论[J].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5

[12] 邹向东.顾城后期诗歌美学理念与艺术方法管窥[J].济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4摘要:本文重点分析顾城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死亡意象,认为:(1)顾城诗歌以自然和自我为底色,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从而表达了他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在其诗歌文本中体现了鲜明的生命意识;(2)顾城诗歌中,也一直存在着大量的死亡意象,正是对由自然意象所建构的虚拟童话王国梦想的失落,导致诗人必须面对人生的死亡;(3)两种意象并不冲突,正是这些死亡意象与自然意象一起,共同构成了顾城对于生命的整体思考。

关键词:顾城 自然意象 死亡意象 生命意识 死亡意识

 

作为朦胧诗人的代表诗人之一,80年代顾城以一系列宁静、优雅、美丽纯真的诗歌, 赢得了“童话诗人”的美称。早期的顾城以大自然为媒介,建造他理想世界的蓝图。他执拗地讲述绿色的故事,在诗和生活中偏执地保持自己与现实的距离,执行自我放逐。这时候顾城诗歌中的意象大多是大自然的意象,多是明亮的色彩。不过由于他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在感情世界里面也面临众多的问题,使得他不得不面对人生归宿、命运和死亡等话题,所以后期的诗歌意象越来越阴暗晦涩。但是不管是在前期还是后期,顾城诗歌的意象之丰富,组合之奇妙,意味之多义,在朦胧诗人及至新时期诗歌史上皆为突出。本文主要就其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死亡意象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自然意象

诗人顾城就像是一个一直守候在自然童话里的孩子,他拒绝世俗的尘雾,抑或说是为了逃避社会纷扰,希望像古人那样寄情自然万物,超脱红尘。在其诗《初夏》中,诗人“脱去草帽∕脱去习惯的外鞘∕变成一个∕淡绿色的知了”,自由地吟唱,快乐得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所以顾城用一序列的自然意象构筑起他的童话世界。在大自然里,顾城曾感觉到了无限生命与非生命的历史。他用自然无机的自然意象、生机勃勃的自然界生物、变换的自然景观宣布了他的童话世界的不及物性。在顾城的诗歌中,出现一系列优美的自然意象:雨滴、雪珠、雪花、彩贝、螺壳、星星、云朵、浮云、蜜蜂、蟋蟀、姻蛔、鸟儿、小草、紫云英……优美自然物象的意象化,成为顾城诗歌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和艺术特征。

与其他朦胧诗人不同,顾城探求普通人的生存价值和人性,主张回归人的自性本真,在自然意象的选取中,人的异化的东西去掉了,而人的自然美的东西显现了。他说:“那时候我对自然有一种信仰,我对我的自性也有一种信仰。我觉得我到了自然之中我就不再有许多妄想,我到了自然之中,我的生命的自然美就会显示出来。就像我在诗中说:‘风在摇他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从他的作品看来,这种“自然”和我的“自性”是诗歌的底色,并且在顾城看来,物我是合一的,它们正是被特殊时代异化而失去的最珍贵的东西。于是诗人主张返朴归真,恢复人的自然性。在他的作品中,自然意象随处可见,“我是鱼,我是鸟∕长满了纯银的鳞和羽毛”,诗人也要实现“把琴送给河岸∕把蜜送给花的恋人”(《梦痕》)的人生价值。《感觉》中的“鲜红”“淡绿”象征由“孩子”为主体的童话世界,又隐喻人的自然性:“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在这里,灰色是令人失望的色彩,也许只有淡绿,能给诗人以未来的遐想。在一个红色黑暗的时代,他们达到了朦胧的觉醒,或者,即使完全醒悟,也只能出于自律以朦胧意象来表达他们的反叛。另外,顾城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意象是“小草”,它是在苦碱的土地上长出来的,那么细小,又那么密集,站在天空下面。但在乌云和烈日下面,迎接着不可避免的一切,没有谁知道它们。没有彩蝶、蜜蜂、没有惊奇的叹息、赞美。然而他们却生长出枝叶,并开出小小的花来,骄傲地举过头顶。

正是使用着许多这样的自然意象,使得顾城诗歌中到处弥漫着一种生命意识的萌动。他的诗歌在一种时空作用之下,揭示出人类对生存的期待,内在的意识浮现出一种美而新的气质,诗人自由的信仰突出了纯真的自然观。像他的一首长诗《水乡》:“清明∕淡紫色的风∕颤动着∕溶去了繁杂、喧囔∕花台布∕和那布满油迹的曲调……∕这是水乡小镇∕我走来,轻轻的∕带着丝一样漂浮的呼吸∕带着湿润的影子∕鲜黄的油菜花∕蒲公英,小鹅∕偷藏起∕我的脚印……”这些来自大自然的万千意象,“风”、“油菜花”、“蒲公英”、“小鹅”、“萍花”、“绿麦”等都飘荡着自然界恬纯的气息,诗人如此细腻的心理,如此纯洁的性灵,哪还容得下现实的灰迹,这一系列鲜明而又清新的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新活的自然图景。而他早期的许多诗歌更是处处透露出他对世界的好奇、关注以及崇拜。《无名的小花》中:“它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把淡淡的芬芳∕融进美好的春天。”诗中通过无名的小花自比,与秋菊、牡丹的对比而表达一种朴素的美好。对生命的崇拜和礼赞饱含在这些意象中。

再如诗人创作于十五岁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时间的马,∕累倒了,∕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太阳烘着地球,∕象烤一块面包。∕……我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融进了∕我的生命。∕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十五岁的少年已经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但在这样的无奈中作者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唤起对生命的热爱而去赞美和歌颂个体生命的伟大。喷薄而出的旺盛的生命力正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写照。“阳光”这一意象被诗人比喻成瀑布,阳光的照射则顺理成章地“洗”黑我的皮肤;而“太阳”这一意象则被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处理转而成为“我的纤夫”。尽管被阳光“洗黑了皮肤”被太阳“用强光的绳索拉着”诗人依然不屈服于强压之下而是“赤着双脚。∕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图章”这一意象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标志,一种无法抹杀的力量的象征,更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用“阳光”、 “太阳”这两个意象与“图章”这一意象作对比,更彰显了诗人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的勇气,更要让这种勇气有了承担的载体——“图章”。最后诗人更是“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小“我”不小,与宇宙的融合彰显了人类的力量。连顾城的父亲顾工在提起这首诗时都说:“我和十四岁的顾城在河滩上晒着黝黑的肢体。他用手指在沙砾中写了一首歪歪扭扭的《生命幻想曲》——我至今还在为那些美妙的诗句而惊喜。多么好,我真惊奇他那细小,柔软的手指怎会划出这样的宏丽、壮美的句子。”这个“早熟”的少年已经有很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瘦弱而黝黑的身体中蓄积着强大的力量,骨子里的倔强透露出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生命的礼赞。

二、死亡意象

研究顾城以及顾城的诗歌,“死亡”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因而,死亡意象也是顾城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意象。顾城诗歌中有太多的死亡意象,顾城对死亡的思索由来已久,早在他少年时代,顾城就“开始想到死亡—那扇神秘的门”。“死”是一个贯穿主题,写到“死”的诗歌也多,如《静静的落马者》《硬币中的女王》《新街口》《后海》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把顾城称为“死亡诗人”并不为过。在这些诗歌中,他多次谈到与“死”有关的词:“饿死了两对袜子”“芳香柔软的尸体”“当场输给了死亡”“为死亡之感到惊异”“杀人是一朵荷花”“把鲜艳的死亡带来”,等等。有的诗甚至超验地预见了他生命的轨迹。像《牺牲者,希望者》《祭》《永别了,墓地》《我的墓地》《就义》等诗篇也均以死亡为主题:“是的,我不用走了。∕路已到了尽头……”。他甚至无怨无畏地去追求死亡,“自杀过很多次”,在诗中更频繁地描绘着:“杀人的时候,最苦恼的是时机……∕昨天杀了四个∕两个在卧室,两个在他身边∕你把刀给她看”(《后海》)……顾城把死亡当作他最后的艺术事业,一直走,走进了他的《墓床》“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人时己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我们看到,顾城有大量的诗作来感受死亡,发现死亡,生产死亡,颂唱死亡,想象死亡,死亡是他至高无上的神像,死亡是他从一而终的追求,死亡意象也同样是他诗歌的一道风景线。

他用诗歌解读着生命也解读着死亡,从另一个角度讲,死亡就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生命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也正是生命意识的另一个侧面,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顾城这样一个如此关注生命的诗人,却对死亡有着刻骨铭心的迷恋。但是顾城对死亡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由恐惧害怕到热烈歌颂,再到宿命的冷静。顾城在十三岁时就写出了“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美》)小小年纪就已经意识到了不管多美的生命到了最后也终究不过成为灰烬,一种无奈和失落油然而生。诗中虽未出现明确的“死亡”意象,但“灰烬”这一意象已暗指死亡。在明白了生命最终要消失的悲哀之后,诗人进一步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昨天,∕象是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它活着∕是那样冷∕死了,更不会热∕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昨天象黑色的蛇》)诗中“”黑色的蛇”这一意象虽指那个特殊的年代,不特别指个人,但我们依然能从那对死亡的阴森恐怖的描写中窥见一个少年对死亡的恐惧。而慢慢地当诗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之后转而品味死亡甚至颂扬死亡,我们来看看他的《就义》:“站住!∕是的,我不用走了,∕路已到尽头。∕虽然我的头发还很乌黑,∕生命的白昼还没开始。……∕风,∕别躲开,∕这是节日∕一个开始;∕我毕竟活过了,∕快乐的,∕又悄悄收下了∕这无边无际的礼物……”诗人借助“头发乌黑”、“风”、“礼物”等意象写出了一个孩子的死亡。没有什么比夺去一个孩子的生命更加残忍,但面对这样的死亡,诗人却说“我毕竟生活过了”,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死亡的态度已比以前“超然”许多,而到了最后,诗人对死亡的态度最终转向一种宿命的归宿,诗中也越来越热衷于谈论死亡。顾城在《我不能想得太多》中写道:“花谢的时候,并不伤心,生命要在死亡里休息,变得干净。这是同一件事,一朵花就是“一朵墓园”。”墓园是另一个世界,没有烟火气,没有喧嚣和骚动,有点内似于他所说的“一间安静的屋子”。人世间,他该做的事都已做完:劳动、阅读、写作、恋爱、结婚、生子。在这首诗《墓床》里,他平静淡定的述说:“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顾城也多次说过:“死亡是没有的,死亡是文化的结果,死亡是我们的想象,所以它是没有的。”

总之,在顾城一生中,尤其是其生命的最后阶段,死亡成为他写作的支点,也成为他继续前进的方式,最终他又以死亡来完成他生命之诗的最后一次辉煌在顾城的头脑中生命是永恒的,不是瞬间的,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生活是暂时的,生命是永远的。他的生命指挥着诗歌,诗歌指引着生命,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引入“死亡”这一意象,但是没有哪一个诗人象顾城一样热衷于“死亡”的讨论和描写,也没有哪一个诗人如同顾城一样用死亡来完成对生命的扪问。张捷鸿曾说:“他的死不同于海子、骆一禾等诗人的诗人之死。他的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深刻的本质的生命的死亡,是典型的从灵魂到肉体的人的死亡。”而这从他的长篇自传体小说《英儿》得到鲜明的体现。当顾城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他是一个活死人的身份在写的,从一个未来人的角度,将现在当作过去来书写。在书中,顾城已经宣判了自己死刑,所以当他真的死去的时候,可以算是对死亡的二度造访,因为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这从其中很容易看到顾城死亡意识之强烈。

 

在顾城的诗歌中,无论是自然意象还是死亡意象的使用,都呈现出亦浅亦深、亦讽亦隐、亦灵亦幻、亦明亦暗的意味。他的诗歌及行为都混合着灵与肉、罪与罚以及无限的明与暗的较量和挣扎。他说过要用他的黑眼睛去寻找光明,而他寻找的光明,很纯净却又很脆弱。在《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中,他说,“走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要变成另一种颜色。”在其中,并没有明确表明什么样的黑暗阻碍着他,他用灯这个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证实了现实黑暗的存在,他的诗歌意象极其明亮,极其美丽、纯净,哪怕连死亡,也是显得那么温和;然而隐藏在诗歌中的这种美又是如此脆弱。他不善于探索现实的黑暗,他有一双不习惯于正视现实黑暗的眼睛。他只能用他的带着矛盾、带着美丽诗歌意象去不断证明或证伪现实社会中的光明与黑呢,童话式的幻想使他的心灵导向光明,但当幻想破灭,他又走入了内心的黑夜。在顾城的诗歌中,常常会出现心理阴暗的意象,诸如死亡意象在后期诗歌中的大量出现,如《鬼进城》。在顾城的诗歌中,梦是真的,生活却假起来了。于是他带着他亦浅亦深、亦讽亦隐、亦灵亦幻、亦明亦暗的诗歌,在若明若暗的现实世界的阴影中穿行着。

总之,顾城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诗人,是一个把生命当作诗,用生命来写诗的人,他用诗歌沟通了现实世界和人类的心灵。顾城对自然美、女性美的高度追求,使他戴上“童话诗人”桂冠的同时,又给他的诗和人生蒙上了死亡的阴影;其自然哲学观、生命观和爱情观,在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合力中未达到统一,又使其诗和人生在理想与现实中失去平衡。

 

 

 

参考文献

 

[1] 顾城.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顾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 顾城·顾城新诗自选集:海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3] 顾城,雷米.英儿[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

[4] 顾城.顾城文选:别有天地[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

[5] 江熙,万象.灵魂之路——顾城的一生[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6] 麦童,晓敏.利斧下的童话[M].上海:三联书店,1994

[7] 唐晓渡.顾城之死[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6

[8] 张捷鸿.童话的天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

[9] 许艳.顾城的死亡意识[J].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

[10] 李咏吟.红楼梦幻与顾城的生死哲学[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5

[11] 彭卫鸿.一个童话的终结——顾城诗歌散论[J].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5

[12] 邹向东.顾城后期诗歌美学理念与艺术方法管窥[J].济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