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学习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关键在于这一点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6-29

原标题: 语文学习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关键在于这一点

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新课标中将原标准里的诵读篇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从14篇增加到72篇。将原来只要求阅读的古诗文纳入了背诵篇目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高中语文课本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各个部分。未来语文的学习在广度、难度上有所提升。这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挑战。

语文学习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关键在于这一点

随着大语文时代的到来,语文的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的学习不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更加注重对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大语文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关于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古诗文阅读中,也就是文言文和古代诗歌的学习方面。

学好古诗文有什么作用?

学习古诗文在语文考试中的作用

古诗文相对来说学习难度比较大,而且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分值也较高,在考试中容易拉开差距。从历年的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就可以看古诗文所占的比重。在2018年高中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文阅读为34分,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文言文阅读占19分,诗歌阅读占9分,篇名句默写占6分。同样在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也占有较高分值,以中考北京卷为例,100分的试卷中古诗文阅读占有18分,其中默写占4分,诗歌阅读占9分,文言文阅读占8分。

学习古诗文在语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更多的是关注语文学习的工具性,而随着新课标的提出,语文学习更加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习古诗文不在局限于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名篇名句的背诵上,更加注重通过文言文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增加文化自信,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蕴。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曾表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无论是服务选才,还是引导教学,高考都应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如何学好古诗文?

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在中高考古诗文阅读部分,文言文阅读的分值占比高,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是看懂文言文的前提基础。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文言文实词、虚词、文言文句式等方面的积累,另一方面是关于文学常识,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包括节气习俗、雅集清谈、礼仪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搭建文言文阅读语境

朗读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加深理解、训练思维等功能。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文言文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搭建文言文语境,培养文言文语感。语文的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要注重平时的练习。通过朗读的形式加深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文章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言文中的情意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掌握古诗文学习技巧

有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发现,背了很多名篇也积累了很多文言基础知识,但是在做题的时候发现提升效果不是很明显。这就是没有掌握文言文的解题技巧。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除了要注重积累文言文基础常识,搭建文言文语境外,还要不断地做题,在练习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