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伦敦2062︱大都市未来的复杂性

 燕子地理图书馆 2018-06-30

 何以夏凉。一览众山小

在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当下,有无可能对城市未来50年进行预测?如果未来无法预测,为何仍需开展城市未来研究?这是因为关于如何建设城市在当下做出的种种决定,都将塑造城市的未来。因此,与其说开展城市未来50年的研究是一种预测,不如说,是在借对未来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思考的机会,提醒人们在当前做任何决定都应深思熟虑。


  Imagining the Future City: 

London 2062

编辑团队

原文/ 相欣奕、殷湖北、张美华 

校验/ 众山小

  编辑/ 众山小  排版/ 古佳玉

城市

交通

作者导读


城市星球业已成为事实,当下关于如何建设城市以及在城市中如何生活的种种决定,都将塑造城市的未来。然而,针对城市长远未来开展的研究却鲜于见到。伦敦2062项目是一个少有的案例。这是以伦敦50年后的未来为研究对象的项目,研究成果是Ubiquity出版社出版的著作,Imagining the Future City: London 2062(后文简称《伦敦2062》)。本文对《伦敦2062》一书加以述评,分为以下四个部分:①项目缘起;②伦敦城市未来分析方法与视角;③若干发现与结论评析;④ 对开展城市未来研究提供的思路与借鉴。希望通过本文,为中国城市未来研究思路和方向提供若干启发。

在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当下,有无可能对城市未来50年进行预测?如果未来无法预测,为何仍需开展城市未来研究?这是因为关于如何建设城市在当下做出的种种决定,都将塑造城市的未来。因此,与其说开展城市未来50年的研究是一种预测,不如说,是在借对未来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思考的机会,提醒人们在当前做任何决定都应深思熟虑。

 

“伦敦2062”就是以伦敦50年之后的未来为研究对象的项目,成果是Ubiquity出版社出版的著作Imagining the Future City: London 2062(后文简称《伦敦2062》)(参考文献1,如需下载请后台留言索取)。本书绝妙之处在于汇集不同行业人的见解,科学严谨的研究论文与富于想象展望未来的文章并存。本文对《伦敦2062》一书加以述评,希望借此对中国城市未来研究的启动和努力方向提供若干启发。


图一、1960年代伦敦东区简陋的尼森小屋,二战防空洞的放大版(摄影师史蒂夫·路易斯,来自于网络)


一、伦敦的未来能否预测?

Imagining the Future City: London 2062是伦敦大学学院(UCL)所承担的“伦敦2062”项目研究成果,该项目于2010年启动,2013年出版书籍,对伦敦50年后的未来将面对的复杂状况展开了跨学科和多角度分析。

 

然而,开展伦敦2062项目并非易事。首先,学术声誉并非建立在大胆推测之上,而需经由对数据谨慎透彻的分析以及对理论深思熟虑的发展获取。对伦敦未来开展研究,从学术角度来看存在若干阻碍。其一,无法获取数据。关于世界如何运转,的确有一些数值模型可供使用,但这些模型要么是基于理论建立,要么是通过对过去事件统计分析获得。在对伦敦这样复杂而多样的对象加以预测时,数值模型可供使用,但远非充分。其二,伦敦未来这一主题,与当前学术界的学科结构无法对应。

 

学术界之外,伦敦不同职业、政府部门和社团组织都认为预测未来困难重重。这些为伦敦做出决策的人、制定政策的人、创建计划的人、设计系统的人以及为城市中的特定利益鼓与呼的人,他们都在为未来而工作,然而却都罕有时间去思考一下未来将会如何!面对日常职业和政治生涯的压力、年度预算的磋商以及5年大选的周期,人们几乎不会进行长远的思考。对特定领域特定细节之外的未来做出考虑,更是闻所未闻。

 

预测未来的另一个挑战在于范围。伦敦如此庞大而多样,难以条分缕析,也无法完全囊括。那么,该项目对伦敦哪些方面感兴趣?项目中应纳入哪些细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项目参与者和文章作者自行决定。他们把各自的知识运用到伦敦未来的研究中,并未逾越经验的界线。

 

50年的跨度,得以让畅想未来者跳脱于年度预算和大选周期的限制。在未来的50年中,使伦敦产生剧变的“大”事件仍将存在,“大洪水”、“大高温”,如同幽灵般挥之不去的恐怖主义,以及新兴的智慧城市支撑系统的可靠性,都将检验城市应对意外事件的韧性。

 

此外,该项目也明确指出,伦敦“是由其人口所决定的”,并明确了正是伦敦的人口,成就了在艺术、商业和创新等领域全球领先的伦敦。伦敦是一个年轻又充满朝气的城市,富有天资的青年人从四面八方涌来。研究强调,面对城市自身对各类人群固有的筛选作用,伦敦应认真考虑如何增强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包容性。期望达成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将是做出决策的基本驱动力,城市未来由人口决定。


最后,该研究也提到了城市的包容性发展。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城市独具魅力,吸引人纷至沓来,并无一定之规,但势必包括城市提供的就业、教育和娱乐的机会。城市因为容纳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充实丰富。相反,狭隘的城市,或者无法提供可负担住房以及足够就业岗位的城市,则会承受失去活力进而变得暮气沉沉的风险。


二、《伦敦2062》的内容

即便学术界报之以沉默,专业人士也面临种种限制,然而城市的未来却为人们呈现出一系列无从逃避的问题。未来将会有多少人生活在伦敦?他们以何为食?能否得到充足的供水?如何实现低排放的交通系统?谁将负责?住房所有权属于谁?


《伦敦2062》分为四个部分:联系 (Connections)、物质(Things)、力量(Power)和梦想(Dreams)。


1.联系的视角


联系篇章,主要阐述的是伦敦作为全球城市和英国首都所发挥的功能,以及框定伦敦未来的各个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食物、水和能源的流通,伦敦无法存在。没有与本地、全国以及国际市场的联系,伦敦不可能繁荣昌盛。


数据联系对于城市内部以及与全球其他地区之间的通信而言至关重要。文化联系使得伦敦内部及其与外界之间富于创造力并拥抱多样性的文化交流时时发生。政治性联系则成就了伦敦为英国首都和西欧最大的城市,成为全球政治、辩论和外交的中心。而人口的流动与联系,则是伦敦成其为伦敦之根本所在。


2062年伦敦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将是做出决策的基本因素,也会是生活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研究借助人口统计和趋势,来讲述伦敦的过去、现在和可能的未来。未来有极大不确定性,然而从业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做出的决策却有赖于以预测(也就是对未来数据的最佳猜想)为基础。这样做极不安全。比如,关于伦敦人口的预测:先前预测伦敦2030年人口为900万,但近期把2030年伦敦人口预测修改为1000万,因为2020年伦敦人口即将达到900万。一方面,为如此庞大的伦敦新增人口提供住房、交通、就业和公共服务绝非易事。另一方面,伦敦还雄心勃勃想要同时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碳减排、可负担性、社区参与、消除空间分异和增进可达性,均在议事日程之中。最大的挑战并非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也并不是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从而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对伦敦2062以及更长远的未来带来真正挑战的,在于如何在人口增长和生活品质之间达成谨慎的平衡。

 

人口的迁入和流出,为伦敦和英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提供了广泛的人口联系,并对伦敦人口的规模、多样性和年龄分布状况产生巨大影响。伦敦是受年青人喜爱的城市,当他们进入育龄和老年阶段,伦敦的吸引力会衰减。而未来人口增长率和构成状况,则有赖于这一城市对来自于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相对吸引力。

 

提及城市对人口的相对吸引力,不可忽略其他全球城市的竞争作用。人口、文化、货币和思想的流动,把伦敦和其他全球城市紧密相连,同时还为本地和全球分工提供支撑。纽约、东京和法兰克福等城市,连同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新兴全球城市,都在与伦敦进行着人口、资本、权力和名望的角逐。关于伦敦的未来所做出的选择,会波及遥远地点的人、经济和环境;而在世界其他地方所发生的变化,同样也会对伦敦产生影响。当前伦敦人口呈现的多样性被视为这一城市广泛而密切的全球联系的明证,然而与之相伴的却有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巨大分异。联系与分异,共同把伦敦塑造成为全球城市,同时也将会在未来数十年里为伦敦市民和城市领袖带来严峻挑战。


2. 物质的视角


物质篇章,主要阐述伦敦的物质实体,包括基础设施、食物和废弃物。从物质视角看伦敦的未来,明确了需要为应对气候变化需做出大胆决定。这既涉及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未来影响做出科学评价,也包括为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未来伦敦建筑和基础设施所涉及的设计方法与技术,将把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纳入考量。在建筑层面,建筑物改造技术极其重要,以降低能耗、增强韧性、减少需水量为目标。至于若干重大基础设施,如泰晤士水闸,到2062年时应当依然在发挥着防护作用,但到那时候,更新规划也必定列入了议事日程之中。


①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


在2062年,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将成为伦敦面临的重大隐忧,气候变化对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今日。气候变化关乎多种多样的城市系统,项目研究指出,为了实现碳减排,转变能源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必不可少。如果伦敦的领导者希望这个城市有可持续的未来,那么在未来数十年里,他们必须做出若干大胆的决定。

  

伦敦市长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碳减排目标:2025年所有领域的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的60%。这一目标,只有通过大量投入、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变更,以及降低私家车出行和提升能效等策略并行才有望实现。此目标对伦敦当前的交通和能源管理提出了根本性挑战。所需采取措施的尺度与政治话语不相容,政治话语中对于增量发展之外的方案完全不予考虑。然而当前迫在眉睫的,是认真考虑扭转依赖小汽车的交通体系,并对集中化的能源网络提出替代性方案。这种转变,应对气候变化之外,还可减少伦敦交通和能源网络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性,改善空气质量并提高能源安全性。如果伦敦在2062年能够真正达成向低碳可持续经济的转变,那必定是管治与机构转变的结果,同时也是技术与个人行为转变的结果。

 

②关于未来食物供应


伦敦食物的未来,既存在挑战,又充满机遇。当前而言,北半球国家的食品安全是以南半球环境退化为代价获得的。以土壤品质降低为代价获取农产品;城市食品供应体系压榨着农业生产者的劳动。研究认为,当今世界掠夺性的食物体系,将最终经由南半球底层人民的“食物主权斗争”所推翻。在这一背景之下,伦敦当地的食物系统也会逐步转变。因为外来粮食供应受限,会促成2062年伦敦的食物自给率提升,并将重塑与食物供应者之间的关系。与城市基本功能发生的其他改变相同,如若伦敦自行生产更多的食物,必将与相应的社会和政治改变相生相伴。农业环境与建成环境不再泾渭分明,粮食种植也将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城市森林(转变对“城市绿化”的态度,使其为水果和坚果生产者)、自给土地(致力于2062甚至更长远未来的食物高自给量,营建创新型都市农场,社区土地信托是良好开端)和超高产农田(凭借前沿科学技术实现)。从城市面貌上来看,会呈现出更多样和可食用的城市景观。伦敦看上去会更加“野生化”,出现大量绿色建筑和绿色廊道,鸟类、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生存其中并达成自平衡状态。

 

③关于泰晤士水闸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未来


伦敦最大的洪灾风险来自于海洋。伦敦位于泰晤士河的入海口,需要防范北海风暴潮涌的威胁,因而拥有悠久的防御洪灾的历史。在1953年大洪水之后,历经审慎防洪评审,自1974年开建泰晤士水闸,1982年建成使用。由于气候变化和陆地沉降,泰晤士河入海口的海平面每年上涨3毫米。在低排放的气候变化情景之下,预计2060年伦敦的海平面会比1990年高出22.2厘米;在高排放的气候变化情景之下,将高出31.4厘米之多。泰晤士入海口2100项目(TE2100)就泰晤士河入海口洪灾管理开展了研究。项目建议,为了确保泰晤士水闸在2070年仍发挥有效防范,应当在2035年之前持续对其投入维护,而在2035年之后,则应投入巨资对其进行更换与升级。TE2100项目还就2070年之后的若干防洪方案开展了评价,最具潜力的一个方案是在Long Reach横跨泰晤士河修建新水闸。2062年已经接近泰晤士水闸有效期之末端,因此到2062年,伦敦应当已经规划甚至开工建设了新水闸或其他防洪设施。


3.力量的视角


力量篇章,涉及的是城市管治、经济和住房。选择阳刚的还是女性化的城市气质?选择壁垒重重还是开放的伦敦?选择物质还是去物质化的伦敦?对于未来,每个伦敦人都可以巧妙地扭转权力的平衡,重塑行为规范,并引领伦敦进入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①关于市民的个人力量


当前伦敦具有很强的男性气质,并非必要的高楼建设、雄心勃勃的企业行为、自恋的决策以及破坏性的个人主义皆为明证。如果未加纠正,这些行为会加剧社会不均衡,消耗有限的物质资源,并制造出导致大部分伦敦市民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的环境。因而呼吁一个女性化气质的城市,关爱、照顾、包容、小型化生产与消费。为了实现可持续的伦敦2062,碳减排当然是必要措施,在市民中倡导与培育相互关爱的道德更是不可或缺。


2062年可持续的伦敦,包容和参与应成为常态,开放与透明也应成为惯例。在这样一个更为开放的伦敦,社会不公、环境破坏和财富不平等对于所有人而言更加透明,从而增强公众对其加以扭转的渴望,并促发从政者开展行动。


当前伦敦市民以及数以万计的游客像要迎接世界末日一样消费,花大笔钱购买完全无用之物。为了实现可持续的伦敦2062,要摒弃对物质的依赖,对城市经济和生活方式实现去物质化。用学习,代替花费;用歌唱,代替购物;停止囤积冗余而无用之物。

 

②关于城市管治的角力


从力量的视角出发,对伦敦的机构和结构加以审视,深入探究政治、商业和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权力的杠杆。作为最早的全球城市之一,伦敦由三个因素塑造:全球的、欧洲的以及地方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力;人以及思想的流入和流出;与其他城市和市场快速增长的联系性。而上述因素,则通过伦敦城一系列机构之间持续变化的关系加以调节和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活在伦敦的人对于这些机构施加影响和控制的能力、他们自身的生长与繁衍,以及伦敦城的发展与繁荣,都是起落变化不定的。以上三重因素会依从并呼应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塑造并将持续塑造着伦敦。这是伦敦经济竞争力和社会进步之关键。

 

力量篇章的一个主题,是关乎伦敦的管治、商业和公民社会之间日渐破碎的关系(的思考)。伦敦是在新自由主义共识的背景之下繁荣和崛起的世界经济领袖。沿袭同样的趋势,财富和权力都将汇集到极少数人手中,不平等状态不断加剧,商业利益被推向前列。在伦敦2062项目研究之中,设想未来的伦敦,应是倡导新凯恩斯主义和城市政府复兴的伦敦。政府将在社会和经济事务中重新发挥直接的干预作用。由政府实施城市治理,对城市管理和城市人口施加更大程度的控制,用以应对在新自由主义兴起过程中形成的相对混乱和破碎化的结构。无论未来数十年全球经济走向如何,伦敦都将面对城市控制的多重竞争与挑战。项目认为,政府机构和市民社会组织都拥有实施行动计划的能力和资源。意即,把那些行之有效的既有结构加以保持和强化,并按照情势需要去变革和创建新的结构。研究认为当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当然,在紧缩政策之下复归新凯恩斯主义或许不可能实现,但是现有体系的失效将可能促成向政府干预的旧有模式的复归。无论如何,伦敦向来都是容纳与孕育极致之城,自身拥有文化与象征之意义。历史告诉人们,未来50年伦敦城发生的一切,都会在更远的未来产生悠远回声。

 

③关于如何实现更加公平的未来


同时,项目也思考了公平与合理性。2062年的伦敦应成为一个伟大之地,每个人都可以在此生活繁衍,并实现其潜能。人们有权利拥有梦想,并有能力实现梦想。项目认为,伦敦当前所处的时代,政府只在市场失效时施加干预,经济自由主义导致财富在伦敦少数居民手中集聚,社会顶层与底层之间的差距日渐扩大。2062年的伦敦,表面上看与当前相差无几,然而细究经济构成和城市社区,就能发现差异之处。历经45年在绿色技术、政府干预和其他领域(比如社会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大力投入,伦敦经济将更为多样化并更加稳健。对可持续领域的投资,将创造出更多工作机会和培训机会,特别是针对年轻人。伦敦持续繁荣,却可能失去若干特权和影响力,政府也不再把金融服务的利益放在首位。摒弃了把GDP作为衡量繁荣的最佳方式,促使城市政策向实现社会发展和取得可持续进步的方向转变。

 

关于如何实现更加公平的未来,书中提及的一项创新在于实行每周四天工作日计划,从而让更多的人分担工作量。这有助于产生新的工作机会,同时,人们能获得更多与亲朋好友共度的闲暇时间。市民能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之中,从而成为更积极的市民。这有助于让伦敦更具凝聚力,就公平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

 

如何达成所设想的美好前景?目前已有多种多样自下而上的方法在伦敦城涌现和实施,某些堪称最佳实践措施的先导。例如,与40年前相比较,伦敦规模并没有太多变化,但当今市民得到了更多赋权,在日常服务的提供中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社区自行负责当地设施的运行、使用自己的开放空间,并取得重要建筑和基础设施的产权,这样的行动主义显著增加。向社会企业、志愿者和社区部门外包服务,则有助于进一步实现服务本地化,甚至可保证提供重要服务时不附加利润。提供服务的方法已经变化,合作和过程与最终结果同样具有价值。这就让城市更具凝聚力,当地社区自行做出决策,而政府则为社区的利益行事。挑战在于,把投资引导到这些社会项目之中,而不是投入到那些对末端使用者和邻近街区毫无益处的自上而下的公共/私人冒险事业中。


4.梦想的视角


梦想篇章,呈现的是对未来的若干推测,既包括采用正规方法推测的伦敦未来情景,也包括关于伦敦2062的个人想象。梦想的视角之中,美梦与噩梦共存。内容跳跃,富有逻辑,却又荒诞不经。


当对未来加以考虑时,总离不开情景规划。在梦想篇章中,对于情景规划技术的价值有不同见解。情景规划被认为是一种把现有知识和预测相结合的结构化的方式,可以对优先顺序进行平衡,并可供作为有效的规划工具。然而,情景规划却无法脱离妥协和折衷的特征,聘请大批咨询顾问,产出中庸而温和的声明。因此,梦想篇章中的一章,对四个不同机构产生出的伦敦未来情景加以分析,分别是Arup情景(来自于一家独立的设计规划工程技术顾问公司)、SLU情景(来自于瑞典农业科技大学)、Natural England情景(来自于一家环境保护机构)以及DHL情景(来自于一家多国邮递和物流服务集团)。摒弃惯常情景规划方法,对持有不同立场和关注角度的机构所提供的若干情景进行详细评价与分析,针对其各自对伦敦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别致的展示。这就让思维挣脱了保守的束缚。

 

梦想篇章以预警收尾,提供的最后信息,是一个警告。时光穿越,从2062年伦敦地铁张贴的海报中发布了一个警告——疟疾流行期!地铁隧道蚊虫孳生,进入此区域之前请服用药物!显而易见,在这一噩梦之中,2062年的伦敦地铁成为了与现在完全不同、危机四伏的场所。


图二、2062年伦敦地铁张贴的疟疾预警海报(来自Imagining the Future City: London 2062一书)


三、伦敦2062提供的借鉴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一方面,难题迫在眉睫,既有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又有每个城市面临的个别问题。另一方面,应对挑战的共同行动也已在全球展开。最鼓舞人心的莫过于2016年人居三会议达成《基多宣言》,对未来全球城市发展提供指引,并成就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公平城市。中国的大都市未来将呈现何种面貌?如何引导城市达成人们期待的美好未来?《伦敦2062》为城市未来研究提供若干思路与借鉴。

 

1.知古今,预则立,把控未来


城市有必要开展类似的正式与非正式并存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城市未来研究。这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启发思考、引起共鸣并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的过程。当然,国家与地方政府、城市规划与国土部门以及国民经济领域都有着分门别类的对于未来的预测及相应计划。然而无论是从时段,还是从覆盖范围及针对性上,都存在各自的限制。如若每个城市基于自身历史与现状,由立足本城的大学、研究院等学术机构牵头承担,召集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人士参与,不拘囿于常规方法,扩展视野,思考未来,进而引发对于当前面临抉择的思考,相信大有裨益。参与者众,得到的观点就会更为多样,引发思考的波及范围就会更广泛。从小处来看,可达到宣传教育之功效。从大处来看,触发人们对其所生活居住的城市未来的思考,把全球普遍问题与地方特征全部纳入,影响决策者以及市民思维和行动的转变。

 

2.研究方式、方法与角度选择


研究方法与角度并无一定之规。正如伦敦2062项目,一系列的工作坊、论坛、研讨会和对话,还有讨论与辩论,不拘泥于形式,但都围绕主题,其中的发言与观点记录,以及引发的后续思考,都为项目成果的最终形成做出贡献。项目的参与者与贡献者,有来自于伦敦学术机构不同专业的学者,来自于伦敦住房、城市更新、能源等政府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也有相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中的从业人员,还有自由写手和专栏作家。因此,《伦敦2062》一书既包含城市人口、智慧城市等专业严谨的学术论文,又包括颇具个人色彩和想象力的短篇(集中于“梦想”篇章),在开篇致谢中被主编自称为“略显离经叛道”。

 

3.研究立足点与着眼点


明确为何开展城市未来研究至关重要。以兴趣和切实的关注所驱动,而不仅仅以完成任务为驱动的研究,会产生超出预期的硕果。因此,特别建议对城市未来开展的研究,项目承担和组织者应当是当地学术机构,项目参与者应当是本城的多领域人员。他们除了是专业人士之外,也是本城的居民,更能把专业角度与对日常生活的熟知以及对家园的关心热爱相结合。类似城市研究项目,可以两年或三年为时段,更可分期定期开展。开展之外,更应编订成果,并在全城各个层面推广宣传。

 

4.如何达成期待的未来?


城市未来已来。它由历史、现状塑造,并在当前的行动和决定中酝酿改变。如何达成期待的未来?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已知和未知的多方努力都会对其有所贡献。对当今城市而言,既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能源、环境等不确定性危机,又有技术进展和全球治理共同面对的崭新机遇。


首先,对于各个城市而言,在关乎城市未来的决策之中,低层次且早有前车之鉴的重大失误必须避免,否则必会让城市承担不必要的重负,导致未来无法乐观。比如大量房屋空置的状态下仍无限制进行房地产开发,比如无节制耗用资源换取一时之利。

 

其次,既有前车之鉴,也有珠玉在前。应积极借鉴全球城市发展的优秀案例。在很多情况下,城市面对的挑战大同小异,典范与案例因而至关重要。全球城市合作网络与平台逐渐搭建,信息传播平台快捷多样,这就让范例分享学习成为可能。比如100城Cities100项目,目标在于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100个最佳城市方案。为了从全球遴选具创新性、突破性的项目,进行公开选拔,评审来自75个城市的160个方案,分10个领域选定100个范例,并汇集成册全球共享(项目成果已经编译成为10篇系列中文文章在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发布)。

 

最后,明确城市未来由城市中的每个人塑造。政府毫无疑问发挥极大作用,学界和专业人士无疑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政府和专业人士的引导之下,每个人的参与、思考与行动,才会最终塑造城市的未来。自上而下施加的影响,必须与自下而上的社区和个人的自觉行动结合,才能推动城市达成共同期待的美好未来。


致谢:本文基于Imagining the Future City: London 2062一书进行述评,对此书编著者表示致谢。


书籍出版信息如下:

书名:Imagining the Future City: London 2062。出版商:Ubiquity Press Ltd。出版时间:2013年 Bell, S and Paskins, J (eds.) 2013 Imagining the Future City: London 2062. London: Ubiquity Press. DOI: http://dx./10.5334/bag


此外,本文对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卫报看中国城镇化: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超过100个》一文及100城市方案系列文章有所引用,在此一并致谢。


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参考文献,因此未作参考文献罗列。


作者及文章信息:相欣奕和张美华就职于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殷湖北就职于重庆市长寿区规划局。本文为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18)论文修改而成。会议主题是“新时代的大国首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协办。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是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政府联合成立的服务于首都发展的研究开发机构。感谢澎湃新闻市政厅冯婧编辑就文章结构提出的建议。感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亚枝同学和韦建芳同学为文章删改校对提供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