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业为何要死在李陵碑前

 泰阳汉子 2018-06-30

首先得说这个故事本身是虚构的,杨业究竟有没有死在李陵碑前,这一点本身是存在疑问的,但是小说里面既然这么明确写了,肯定是代表。这个故事他有一定的寓意,而且故事能够传送这么长时间也证明了这个故事的寓意特别好,那么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呢?

李陵和苏武这两个人我给大家稍微介绍一下。

李陵,著名的汉朝名将李广的孙子,曾经率领5000丹阳步兵,在关外与10万匈奴狼骑血战数日,最终在杀伤敌人两万骑兵的情况之下,自身只剩400人被敌人团团包围。

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这位汉朝名将之后选择投降匈奴,为此,《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受到了宫刑,当然,大家对于这一位大佬所做的这些事情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派认为,既然你跟匈奴拼到这个程度,那就索性玉石俱焚,跟敌人直接拼了,死了还能落一个落烈士的名号,但是你偏偏却投降了,这一点有些晚节不保的意思,但是另外派人认为李陵投降绝对是形势所迫,他投降是能够理解的。

苏武,他是汉武帝派遣到匈奴去议和的一个使臣,后来他刚到匈奴,结果匈奴跟汉王朝关系恶化,他就被匈奴给扣留下来了,匈奴当时的单于一直要求他投降,投降了我就给你高官厚禄,但是苏武就是不投降,被逼无奈之下,匈奴人把他驱赶到北方苦寒之地,让他去放羊,苏武仍然选择一天到晚死死的抱着汉王朝赐予他的那根节杖,到了几十年甚至这一根节杖上面的代表他身份象征的那根毛都被他给磨没了,有意思的是,李陵在投降匈奴以后,曾经去尝试性的劝说苏武投降。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前面一句话说的就是苏武,后来汉王朝在北方的战争上面占据绝对上风,匈奴被逼无奈放人,回到汉王朝的苏武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

对比两个人的经过以后,还有人会觉得为什么杨业会死在李陵的碑前,而不是死在苏武的面前呢?

实际上我们得搞清楚杨业对于李陵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看法,或者说民间对于投降这种事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

关于投降,我们明天的话会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叫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你这个人做事儿不能忘本,你以前是效忠于谁的,你就必须得一直替他卖命,即便你死了,你也不能够投降。

杨业被人围困,可以说已经濒临绝境了,这个时候,他能怎么办,要么投降,要么自杀,杨业选择自杀,自杀的人会把自己鲜血践踏自己,英雄的庙前吗?苏武就是杨业的榜样,誓死不降,这个时候,叛徒李陵在小说里面正好出现,杨业也用自己的血玷污了他的石碑。

整个事情看下来,我有自己的观点。

杨业看不起李陵!或者说当时编这一段故事的人决定用李陵的故事跟杨业的至死不渝做一个对比,你觉得你投降对得起你自己的国家吗?我就设计一个故事让你觉得自卑,我用英雄的鲜血去洗涤你的灵魂,最终杨业变相的用自己的表现,震撼了李陵,誓死不降!多学学苏武!

这个故事究竟诞生在什么时代,真有点没有办法去做考证,但是很明显,这个故事代表着广大汉民族对于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时候,那种至死不渝,抵抗到底的那种情怀的舒展,曲线救国别逗啦,该投降的时候你就叫投降,你换其他的名词,我们都记住你这意思。

事实上,每种说法都有自己的狭窄性,李陵是一个英雄,杨业也是一个英雄,苏武只不过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只不过相比较于前面二位,苏武做到了功成名就,而其他两个人只能够魂归他乡。

不能够说哪个人做的是绝对正确的,或者是哪个人做的,绝对错误,我们只能够说对于这一些在历史长河里面用自己的七尺之身,去在历史之中创造起自己涟漪的人,我们表示深切的尊重,无论失败还是成功,至少你们曾经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民族,为了自己的家乡战斗过,你们仅凭这一点,就比我们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