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要“早吃多吃”这三样东西, 晚了就补不回来了, 别不信!

 黄贤发 2018-07-01

前几天一则新闻在国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一个高材生在毕业一年后因工作上的失意,只身前往北京,将正在中国科学院读研究生和自己同窗六年的同班同学残忍的杀害了。而事情的起因竟是因为两人在一年多以前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发生的口角所导致的。那件冲突发生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已经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就连被害人都认为这件事翻篇了,不曾想行凶者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最终因为自己内心的狭隘酿成了不可挽回的结果。

在周围同学的眼中行凶者和被害人在学习上都很优秀,甚至行凶者的学习成绩在高中时更略胜一筹,但成绩的优异也无法掩盖他狭隘的内心和斤斤计较的性格,曾教过他的初中老师对他的评价是有仇必报,毫不吃亏。正是这种性格让行凶者在学习成绩优异的表面下存在着有缺陷的人格,当惨案发生时,学习成绩再好有什么用呢?俗话说成才必须先成人,而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吃”这三样东西。

一、 吃苦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吃苦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许多孩子小时候在蜜罐中长大,成为全家人宠溺的对象,这种坏境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会特别娇气,受不了一点打击,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病或公主病,长大后怎么适应社会竞争?因此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适当的给孩子创造吃苦的条件,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这样孩子才会茁壮成长,不会轻易退缩。

二、 吃亏

老话说吃亏是福,有的家长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外面不要受气,更不要吃亏,有了父母的撑腰,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飞扬跋扈的性格,虽然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但孩子从小也应该学会在矛盾发生时适时退让,尤其是在不触犯原则问题的前提下,更不可以咄咄逼人。家长教育孩子吃亏也不是让孩子无原则的退让,而是要教给自己孩子处理事情的方法,用宽阔的胸怀包容别人,切不可以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让自己的心理过不去,让自己的内心受委屈,有时候,后退一步,就是最好的距离,而且在生活小事上愿意吃亏的人,都不会逞一时之快,做出的事情往往是理智而从容的。

三、 吃教训

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长记性的孩子才会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当孩子不小心犯错时,家长不要因为一时生气而对他们大发脾气,这样会让本就自责的孩子内心更加愧疚,也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阴影。面对孩子犯错误的正确做法是,和孩子一起找犯错误的原因,让孩子掌握不再犯错误的方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怕犯错,就怕一错再错,而巧妙避开这种魔鬼循环的方法就是吃教训,只有孩子从错误中不断吸取教训,他才会在成长的道路上,脚步迈的更加坚实。

宝爸宝妈们,你们在孩子小时候给他们吃这些东西吗?如果没有的话,那赶紧给他们补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