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子思想

 育则维善余言 2018-07-01


曾子思想


曾子的思想,主要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但在许多方面又有所发展。其主体部分是孝道和修身,在政治上、哲学上、教育上也有所发展,是儒家思想宝库中的重要部分。


曾子特别注重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曾子则把“仁”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何为富?则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贵,何为贵?则仁为贵也。”(见《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因此,应该为“仁”奋斗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见《论语·泰伯》)


在一些具体的观点和做法上,曾子也仿照孔子去说去做。如,《论语·述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曾子则说:“君子乱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远日益云。”(见《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再如,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则说:“君子思不出其位。”(均见《论语·宪问》)


曾子不仅忠实地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在许多方面有新的建树,最主要的是孝道和修身。


以孝为本是曾子思想的核心。他以“天地之间人为大”的人本思想为总纲,把孝作为“天下之大经”,从孝是“仁之本”推衍开去,以“身是亲之遗体”为逻辑起点,以“忠”(发自内心)为内在动力,以“礼”为外在规范,以“敬”为判断标准,以“治天下”为政治目标,构建了“孝”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由于有血缘亲情的维系和长期教化,使孝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并在海外也有重大影响。


修身为本是曾子的另一个重要思想。他把修身看作是实现仁政德治的根本。他以君子为修身标准,就如何说话、做事、待人、交友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他以学习、实践与自我反省有机结合为基本修身方法,强调“爱日以学,及时以行”,“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他的“吾日三省吾身”和“慎独”要求,是人们公认的修身规范;他的“冻饿而守仁”,“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君子气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奋斗不息。


曾子的政治主张是他的孝道和修身思想紧密相连的。他从“事父可以事君”相推衍(yǎn),提出“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的三部曲,进而实现以孝治天下。他以修身为根本环节,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从政者设立了人生的阶梯。

曾子还在其他一些方面发展了孔子思想:

在世界观上,曾子冲破了孔子没有定见的状态,提出了自然天道观。孔子的世界观是矛盾的,既相信有人格意志的上天,又把天看成自然的东西;既相信鬼神,又怀疑鬼神。因而常常采取对天和鬼神少谈或不谈的态度。但是世界观的问题是回避不了的。特别是春秋战国之际,崇尚自然的老子学说已经对孔子的仁义礼乐思想提出了挑战。为了捍卫孔子的学说,曾子在《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中提出了气和阴、阳的概念用来解释世界和人类社会。他认为,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是气,气又分阳气和阴气。各种自然现象都不是上天的意志,而是阴、阳二气的变化所引起的;世界各种生物都不是上天创造的,而分别是阴气、阳气和阴阳二气所化生的。这就否定了有人格意志的“天”的存在。曾子也谈神灵,但把阳气的精华称为“神”,把阴气的精华称为“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曾子把人说成是阴阳二气的精华,圣人又是人中的精华。因此,圣人是天地的掌管人,山川的掌管人,鬼神的掌管人。礼乐仁义都是圣人依据自然规律制定的。这就使孔子的学说与自然天道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捍卫了孔子的学说,大大扩展了儒家学派的理论阵地。


在伦理思想上,曾子把“礼”由典章制度向伦理道德转化。孔子把“礼”作为实现“仁”的道德规范。礼是维护等级名分的宗法制的产物,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保守性的一面。但孔子又注重礼的精神实质。如,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见《论语·八佾》)曾子从这一点生发开去,把礼节仪式的“礼”逐渐演化为待人恭敬、谦虚、礼貌之“礼”。


在政治上,曾子由孔子的积极入仕转向重人格气节。曾子一改孔子辱身求仕的做法,重人格讲气节而轻做官。他说:“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吾不长。”(见《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下》)。


在认识论上,曾子扩展了孔子重实践的思想,把孔子的学说变为可实践的学说。曾子的一生最重实践,不仅关于实践的论述多,而且身体力行。曾子认为实践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见闻。他说:“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见《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他还把实践的过程分为“思考、论证、行动、检验”四个阶段,他说:“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见《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曾子的这一思想,不仅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做事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