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度论集注(966)——二种不可得

 timtxu 2018-07-01


我的观点

详细解释二种不可得。


大智度论原文

“出三界”释义 

六、解释谁当乘是乘出者

1.释出的意义

【论】者言:“出”者,行是乘到佛道边出,又复以成就故名出,以是乘成就萨婆若,是名为出。


2.释乘法出三法空

此中佛自说空因缘:“乘者,是六波罗蜜。所用法者,是慈悲方便等诸法,六波罗蜜所不摄。出者,是菩萨。是三法皆空。”


3.依法空、众生空明诸法毕竟空

此中佛复说因缘:“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见者不可得,毕竟空故。五众、十二入、十八界、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须陀洹乃至萨婆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乃至三世、三相、增减等,是名法空。我乃至知者、见者,须陀洹乃至佛,是名众生空。”


4.释不可得

①二种不可得

问曰:有二种不可得:一者、有法,智慧少故不能得;二者、有大智慧,推求不能得。此云何不可得?

答曰:是法无故不可得。



②一切法不可得,于人有何利益

问曰:一切法本末不可得,于人有何利益?

答曰:此中佛自说:“毕竟清净故。”

毕竟者,若行者依“无”而破“有”,于“有”得清净;于“无”未清净,以依止故。


③不可得的因缘

此中佛自说不可得因缘:“一切众生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譬如:如、法性、实际等,乃至不作、不起不可得。”

复次,十八空故,法性不可得,乃至不起、不作。


④释十八空中、十地、严土熟生、五眼皆不可得

十八空中,无初地乃至十地,无成就众生,无净佛世界,无五眼;以十八空故空,毕竟清净故不可得。


⑤总结

菩萨用不可得法,乘是乘出萨婆若。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



 (未完,胜出等内容见接续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