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注》里的唇亡齿寒、假虞灭虢

 昵称32937624 2018-07-01

文/杨年生

△又东过大阳县南。

交涧水出吴山,东南流入河。河水又东,路涧水亦出吴山,东迳大阳城西,西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迳大阳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晋献公十有九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地理志》曰:北虢也,有天子庙。王莽更名勤田。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城在大河之阳也。

交涧水,今张沟涧。

路涧水,今盘南涧。《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路涧在平陆县东十里,即盘南涧。

吴山,即虞山。《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吴山在安邑县东南32里,跨夏县、平陆界,一名虞山,一名吴坂、一名虞坂、一名盐坂”虞、吴二字,古时字形相近而通用,到战国时虞、吴二字才逐渐区别。

大阳城,按注文结合考古资料推析即今太阳渡村南周代下阳古城遗址[1]。下阳城遗址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城墙残基高4—6米,厚约3—5米,夯层一般厚5—8厘米。出土的青铜器有:编钟、鼎、簋、豆、壶、鉴、鏊、钺、车马器等,以及编罄、铜贝、包金贝、骨贝、铲币、布币、玉器等珍贵文物。对于研究西周初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按注文:“(下阳城)北虢也”;则与之相对应的上阳城(虢都上阳城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青龙涧河北岸的李家窑村一带)当为南虢。作为虢国最重要的城邑,上阳和下阳是维系虢国运的两大支柱,上阳是都城,下阳是军事要塞。按照古人命名地名的规律,山南水北曰阳。上阳与下阳均在阳光照射度好的山南水北,上阳在橐水(青龙涧河)之北岸,中条山之南。上阳、下阳隔河相望,互为犄角,夹河控制着茅津古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河水又东,沙涧水注之。水北出虞山,东南迳傅岩,历傅说隐室前,俗名之为圣人窟。孔安国《传》:传说隐于虞、虢之间,即此处也。傅岩东北十余里,即巅軨坂也,《春秋左传》所谓入自巅軨者也。有东西绝涧,左右幽空,穷深地壑,中则筑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谓之为軨桥也。傅说佣隐,止息于此,高宗求梦得之是矣。桥之东北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尧妻舜以嫔于虞者也。周武王以封太伯后虞仲于此,是为虞公。《晋太康地记》所谓北虞也。城东有山,世谓之五家冢,冢上有虞公庙。《春秋穀梁传》曰:晋献公将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枣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曰:是取中府置外府也。公从之。及取虢,灭虞,乃牵马操璧,璧则犹故,马齿长矣。即宫之奇所谓虞、虢其犹辅车相依,唇亡则齿寒,虢亡则虞亦亡矣。其城北对长坂二十许里,谓之虞坂。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山相重。《战国策》曰:昔骐骥驾盐东,上于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盖其困处也。桥之东北出溪中,有小水,西南流注沙涧,乱流迳大阳城东,河北郡治也。涧水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左合积石、土柱二溪,并北发大阳之山,南流入于河。是山也,亦通谓之为薄山矣。故《穆天子传》曰:天子自盬己丑,南登于薄山窴軨之隥,乃宿于虞,是也。

沙涧水, 今圣人涧。

圣人窟(傅说隐室),平陆县城东北即傅说“版筑处”。而傅说做奴隶时藏身处被后人称之“圣人洞”,“圣人洞”前的涧被称之“圣人涧”。按《读史方舆纪要》:“傅岩,县东三十五里,即殷相傅说隐处,俗名圣人窟,其地亦曰隐贤社。”平陆县圣人涧镇圣人涧村之傅岩,在唐大历年间已建有傅相祠,(当地人俗称圣人庙),据清康照《平陆县志》记,祠内有主殿、配殿、碑台、戏楼、砖塔等建筑,亭台楼阁、斗拱飞檐、傅岩屏影、涧水环绕,平陆古八景之一的“傅岩霁雪”就在这里。

虞城,即今平陆县张店镇虞国古城遗址。虞国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及四周,据清乾隆版《平陆县志》记载:该城为春秋时晋献公所灭的古虞国都城。遗址南北长2.5米,东西宽2公里,现残存城外郭南墙300余米,墙基宽15—20米,夯层厚6—8厘米。此处的虞国,就是成语“假虞灭虢”中,被晋国灭掉的虞国。“假虞灭虢”和“唇亡齿寒”尽人皆知,而“假虞灭虢”甚至被列为兵法三十六计之一。虢国国君的墓地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但虞国国君墓地却迄今未明。1980年,从长治征集回刻着“虞侯政”名字的青铜壶弥足珍贵;由此“政”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虞国国君名。

《水经注》里的唇亡齿寒、假虞灭虢

积石、土柱二溪,《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积石、土柱二溪,在平陆县东,即马头涧。谢鸿喜认为积石溪即今西延河,土柱溪是发源与入黄河与积石溪相同的一条河流,形成“二源环麓”并南流入河,积石在左,土柱在右。(谢鸿喜,1990)

《水经注》里的唇亡齿寒、假虞灭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