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卖过减肥药?!真是服了任正非!

 timtxu 2018-07-02



在这个拼颜值、看身材的时代,能成功减肥,是很多身材“丰满”者的渴望。女性对减肥更是趋之若鹜,为了身材好看真是豁出去了。不少人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又嫌体育锻炼麻烦,难以坚持,于是就选择了吃减肥药之类的“捷径”,可是结果,你懂的。



一提到“减肥产品”,即使不谈是不是骗人,在大家脑子中,一般也会浮现起狗皮膏药广告的形象。


反观华为,位居世界前100强,是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唯一入围Interbrand“2017年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大陆品牌并位列第70位,专利数申请雄踞2015全球榜首。 


连全球对手都尊敬、形象高大的华为,和摆不上台面的减肥产品,怎么可能扯上关系?更不用说华为还卖过它了。



然而,华为创业元老、原华为副总裁刘先生,在回忆华为往事时,这样写道:“(华为)公司虽然名为技术公司,但开始做的都是贸易的生意。也没什么方向,什么赚钱做什么,还卖过减肥产品。”




创业初期,一定要“活下去”


现实很残酷。我们不妨把镜头转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那时,任正非转业到他太太所在集团下面一家电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但没过多久,他在一笔生意中被骗,有两百多万货款收不回来,于是只能从公司离职。



对于一般人而言,四十多岁,属于黄金时间已过、未来时光还长的尴尬阶段,这也是现在“中年职场焦虑症”广泛存在的重要原因。当时,被迫离开大多人羡慕、安稳的工作,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一儿一女要抚养,还有六个弟弟妹妹要照顾,非常窘迫。没办法,至少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被逼”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和人在南油新村一个居民楼里,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毫无疑问,任正非是一个自我驱动力强、有远大梦想的人。否则,早已功成名就的他,今天就犯不着七十多岁了还在全球各地奔波。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个理想主义者。


当远大的理想遇上窘迫的现实,痛苦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80年代的深圳,倒买倒卖盛行。没有什么市场经济经验的任正非,把理想暂放一边,忍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选择了务实,先赚钱再说,哪怕是卖减肥产品。



创业,首先要活下去!



初步成功, “最低GangLing是要活下去”


到1996年,华为全年完成销售额26亿元。1996年的26亿,购买力至少相当于现在的100亿。对于一般公司而言,这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但对于华为今天的巨大成功而言,只能算是初步成功了。


但任正非头脑非常清醒,在1996年发表的《再论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中,他说道:“我们首先得生存下去,生存下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拥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低成本。没有低成本、没有高质量,就难以参与竞争,必然衰落。”他不仅强调了活下去这根底线,而且阐明了要生存,就必须大规模拿下市场,才能赢得竞争、生存下去。



引入咨询,是为了“今后继续活下去”


在经历三年的迅猛发展后,华为的销售额于1999年历史性地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20亿元,利润17亿元。公司也在IBM咨询顾问的帮助下,开始大力推行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SC(集成供应链)等核心项目,持续了三四年才结束,我个人也有幸参与了相关工作。


任正非非常担心实施过程中的“好于幻想”、“走捷径”、“小聪明”,于是在《学习IPD内涵,保证变革成功》中,明确提出:



华为公司的最低GangLing是要活下去!

— 任正非,1999    



在2000年,任正非与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HAY公司的高级顾问Vicky,针对薪酬和绩效管理,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对话的主题就是:“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


在对话中,围绕“活下去”,任正非有五段富有哲理、很接地气的论述:


1、企业要一直活下去,不要死掉。作为一个自然人,受自然规律制约,有其自然生命终结的时间;作为一个法人,虽然不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但同样受到社会逻辑的约束。一个人再没本事也可以活60岁,但企业如果没能力,可能连6天也活不下去。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够顺应符合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其生命可能达到600岁,甚至更长时间


2、企业能否活下去,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别人,活不下去,也不是因为别人不让活,而是自己没法活。活下去,不是苟且偷生,不是简单地活下去。活下去并非容易之事,要始终健康地活下去更难。因为它每时每刻都面对外部变化莫测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内部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企业必须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中才能活下去


3、对华为公司来讲,长期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


4、对于我个人来讲,我并没有远大的理想,我思考的是这二、三年要干什么,如何干,才能活下去。我非常重视近期的管理进步,而不是远期的战略目标。


5、我们引入Hay公司的薪酬和绩效管理,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继续沿用过去的土办法尽管眼前还能活着,但不能保证我们今后继续活下去。现在我们需要脱下“草鞋”,换上一双“美国鞋”。穿新鞋走老路当然不行,我们要走的是世界上领先企业所走过的路。这些企业已经活了很长时间,他们走过的路被证明是一条企业生存之路,这就是我们先僵化和机械地引入Hay系统的唯一理由。


学习领先企业,长久活下去!



遇到危机,想方设法活下去


华为虽然看起来是一路高速发展,但实际上也遇到多次危机。


首先,在华为超常规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民营企业,又基本上贷不到款,可以说是一路高速发展、一路缺钱。华为在九十年代初,就通过内部持股的方式,既让员工对自己的账面工资收入满意,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缺口的问题。


再比如,在2001年初,任正非发表了被各大科技公司广为传播的《华为的冬天》,充满忧患意识: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 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下去。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2001    



任正非准确地预见到了,通讯行业的“冬天”即将来临。果不其然,2002年,华为销售额遭遇首次负增长。


在2002年,任正非在《公司的发展重心要放在满足客户当前的需求上》中,非常明确的指出:



华为在2011年,也就是在冬天来临前一年,把处于非核心业务的“安圣电气”,也就是之前的“华为电气”,以折合人民币约60亿的价格,卖给全球电气大王艾默生。这笔现金,为华为“过冬”准备了充足的粮草。


遇到危机是难免的,但要想方设法活下去!



全球领先,仍然谨记“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2005年,是华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海外销售首次超过国内销售,华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但是,任正非仍然经常苦口婆心地提醒华为人,不要忘记“活下去”:


1、在2008年发表的《逐步加深理解“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中,任正非说:“企业的目的十分明确,是使自己具有竞争力,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在市场上能存活下来。”


2、在2010年的《干部要担负起公司价值观的传承》中,任正非说:“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客户,最后的收益是我们获得生存”。


3、在2012年惠州运营商网络BG战略务虚会上,任正非说:“2012保证公司生存下来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内心盯住有效的增长及优质的服务。”分析、概括出了能继续活下去的措施。


4、即使在华为销售额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通讯设备制造商以后,任正非仍然高度重视“活下去”。在2014年发表的《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中:



活不下去就没有未来!

— 任正非,2014    



中小企业不够重视“活下去”


由于我长期担任上海市级或区级、全国多个创业大学的各种“导师”,包括科技创业导师或青年就业创业导师等等,因此接触到大量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创立不久的企业。创业者们预设的路径,往往是拿多轮投资 - 做大 - 上市。



这样的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能拿到风险投资的毕竟是少数,能拿到多轮投资的更是少之又少,最终真能IPO的更是凤毛麟角,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风投要求很高,不但要求赛道好、时机好,还要团队好……可以说,风投跟绝大数人压根没关系。退一步讲,即使都有希望拿到风投,本身就有生存能力、能够自我造血的项目,和要靠风投烧钱的项目相比,当然更受欢迎。


对于拿不到投资的大多数普通创业者而言,就更需要锻炼“活下去”的能力了。


但据我和朋友的观察,这些创业者,相当一部分拥有985高校的学历,有的还是硕士、博士,大部分没有深刻理解“活不下去就没有未来”。结果,绝大多数就干不下去,或者一直半死不活地拖着,非常可惜!


正如谚语所言,自助者天助。投资机构往往只是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练好企业的体质,有投资更好,没投资也要能够自己活下去。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若对华为、精益、六西格玛、科学管理等感兴趣,欢迎扫描朱老师的二维码交流。




更多文章

被误解的华为“床垫文化”:遵循科学,关爱员工,值得学习!

严重误导!印度管理超中国?中兴的管理能力培养远超华为?

华为成功也因为狼狈为jian?华为没提出过“狼文化”!

悲喜交加:华为三十岁生日竟悄无声息!很多人学华为但学错了

性爱机器人,啪啪比真人爽?!这对夫妇“动作分析”值得学

萨德催人警醒:99%中国企业管理水平,还不如100年前的福特

他把效率提高到4倍、老板和员工共赢的“秘诀”,你也学得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