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感慨往事如烟 2018-07-02


常州网

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99%的常州人都会关注

 



常州人吃得精细,是典型的江南饮食习惯,主食是米饭,一天不吃米浑身难受。


可就是这帮子依赖喷香大米和家常小炒的常州人,却也异常热衷于面条。今天家里没烧饭,去门口吃个面,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有人说面条嘛,还是北方的好吃,手擀面油泼辣子面或者拉面,那才够劲道。或者像四川成都那边的小面,热热辣辣的,才够有滋有味。



就常州这种机器做出来的细面有什么好吃的,一点韧性都没有,汤底还有点甜,算什么嘛。


但凡这样说的人,你一定不懂常州的面条。



外地人来常州旅游,都知道要去银丝面馆吃个银丝面。但要说百姓日常所食,那却都是开在家门口多年的小面馆子。



实时下午三点又余,我们推开小毛面馆的门。



“切嗲?”一声软软的问询声飞过耳旁。


小毛在常州是很有名的一家面馆,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给出租车司机提供夜宵口口相传,逐渐发展成为如今24小时不管何时前去都挺热闹的地儿。



下午三点多,不属于任何饭点,我们却不是唯一的客人。


世界杯赛季,店里的电视机也在放着足球比赛。



小毛是典型的当地人开的面馆。先取面,面分汤面或者拌面,汤面的话又分红汤或者白汤,面条给的特别实在,胃小的女孩子压根吃不完。


然后就是自选浇头了,荤素皆有林林总总,从鸡腿大排糖醋排骨到青椒肉丝韭黄炒蛋,日常的菜品都会有。



这样一份韭黄炒蛋 一个大排 一个素鸡,连面总共才17块。


是的,常州人就是把主食和菜分得很清楚的人,面条配菜,在许多人眼里是很怪异的事情,在这里却才是正常。



自己取面,自己加葱花,自己盛米汤,这种半自助方式才是打开任何一家常州老面馆的正确方式。


食客陆续走进面馆,有附近社区医院的小护士,有刚签下一笔合同喜形于色的保险业务员,有陪着女朋友来吃自己在一旁打游戏的小伙子,也有一进门就开始吵架的夫妻俩。



“你在看什么?不好好吃面,拿过来给我看看。”


“滚!十三点!我的手机凭什么给你看?”


几句你来我往之后,丈夫气呼呼出门抽烟去了,冷静了一支烟的功夫,回来继续吃。



还能怎么办,都是两份面同吃一盘菜的关系了,还能一拍两散不成?和好呗。


或许这才是常州面条的精髓吧,一人吃得自在,两人还能吃出亲密感。


店铺的装修不重要,热络的服务不重要,甚至连口感到底如何,也不是很重要了。



那种来过几趟老板就能记住你的口味,面多点还是少点,不忙时还能唠唠家常的温暖感受,是任凭去到哪里,吃过什么山珍海味都比不过的熟悉感和习惯。



每一家本地老面馆,都死死圈着一大票忠实顾客,小毛只是其中一家。


它们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分布在街头巷尾,毫不起眼,却最能暖胃暖心。



你不喜欢常州的面条不要紧,但也请不要指责它。


因为于我们而言,这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