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动态】学习黑陶文化 领略家乡魅力

 今夜星光灿烂 2018-07-02

6月9日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提高少年儿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6月9日、10日,焦作日报社组织沁阳市第一小学120余名小记者分四批次走进沁阳市神农陶艺术馆及神农陶生产基地,深入了解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沁阳黑陶。

小记者及家长首先来到神农陶艺术馆,聆听沁阳黑陶的生产历史、工艺变革,欣赏现代黑陶制品。顺应时代的发展,沁阳黑陶的产品已经由最早的陶罐、陶瓮、鱼盆等生活用品演变为现代的养生茶壶、人物塑像、房间装饰等精美艺术品,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基础是制陶工艺的变革、艺术创作的创新。小记者们看着琳琅满目的黑陶精美艺术品,聆听神农陶艺术第60代传承人汤丽总经理娓娓讲述黑陶产品融入的文化元素、制作工艺、文化价值,不由得啧啧称赞。

接着,小记者一行来到沁阳市神农陶生产基地。讲解员毛老师为小记者们讲解了古今制陶工艺的变化,引领大家对比黑陶用料――神农山黄土与黄河泥的不同,带领大家参观神农窑。别小看这一口简陋的窑,正是因为烧制工艺、烧制用材不同,黄泥坯才能华丽变身黑陶艺术品。然后小记者们进入室内,观看工作人员对陶坯修饰、打磨、抛光的过程。一堆黄泥,历经八九七十二“难”,才能破茧成蝶,变成精美的黑陶艺术品,真不简单啊!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小记者们坐到拉坯机前自己动手做陶坯。在工艺师的指导下,小碗、圆杯、花瓶等简单小物件陆续从同学们的手中诞生,虽然不是特别精美,但同学们仍爱不释手。部分同学还在作品上写了自己的名字、画了图案交由工厂烧制,20多天后,他们就能看到自己的黑陶作品了!


活动结束了,小记者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神农陶生产基地。此次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沁阳黑陶的历史,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因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