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浅谈语文主题学习

 张春莲123 2018-07-02

谈语文主题学习

江桥中心小学  张春莲

本学期我校迎着课改之风实施教研室的“主题学习”课题实验, “主题学习”中的“海量阅读”“课内阅读”的思想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关于我在语文主题学习上的一些做法及效果。

   一些粗浅的做法及其效果。

  (一)突出人文主题的灌输,强化人文教育。

  在语文“主题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我在讲授每一单元时都会首先揭示本单元的主题,并且在每一课题前都要板书单元主题,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在单元教材中进行人文教育,课尾升华主题,强化教材的人文教育观。如在第八单元“爱”的主题学习中,我将每一课中所体现的爱都会诠释一番:《掌声》中同学对英子的爱是鼓励是认可;《一次成功的实验》中同学之间的爱是先人后己的团结协作精神;《给予树》中的爱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同情、仁爱、体贴;《好汉查理》中的爱是同伴之间的尊重、理解、信任。通过学习这一篇篇贴近生活的故事,在阅读大量的《丛书》中关于爱的表达,孩子们会深刻的体会到:爱有无数种表达方式,只要心中有他人,爱就在身边。

  (二)重视《丛书》的阅读。

1、 每上完一课至少保证课内带读一篇《丛书》文章,以读为主淡化任务。其实由于我们手中没有《丛书》,不方便提前准备读的任务,遇到课后有阅读感悟的篇目,以此为主让学生自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较高。

2、利用家庭作业布置其他篇目的阅读。以“标划”喜欢的词句为任务进行。

  通过同桌互相检查进行评价,也发现一些不主动读书的同学,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主动读书。

  3、利用课首三分钟进行《丛书》欣赏。由于《丛书》到手时已经上了三个单元了,我就将二单元中的《丛书》篇目分配到人,在课首读给全班同学,并且评选了朗读优秀的同学。五单元安排了许多奇妙的神话故事,我们也进行了共赏。

  (三)阅读卡的导航学生阅读同类文章。

在我教学公开课《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我借鉴别人的做法,设计了一张神话故事阅读卡,神 导航。任务包括:故事名称,主人公,我喜欢的词语,画出精彩的故事情节读一读。课前我就发放了此单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填卡,课上进行了交流。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上次在临河五小聆听他们实验小组的做法时,以及最近我有阅读了一些有关“语文主题学习”的理论,都提到利用阅读卡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我觉得做法很好。

  (四)利用教材延伸到作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我们在教学《蜜蜂》一文后,鼓励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没有这本书,我利用学校周一20分钟的读书会这一契机进行了这本书的阅读,并且不时地发表一些感叹让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喜爱之情。孩子们听到有趣之处不时的会发出笑声。

  (五)利用国学教材进行主题阅读和生本教育相结合的尝试。

  我对“生本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吃透。开学初,我们又进行“主题学习”的实验,在阅读了《主题阅读三人行》这本书后,我才对“主题学习”有所了解。开学初,我们也没有《丛书》,真不知道从哪入手实验,我就把学到的一些“主题学习”的方法用到国学课上。第一二课时时,让学生自己阅读整单元的所有内容(三首古诗五则《千字文》及其译文、历史小知识),要求他们一字不落的全部阅读,读的快的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诗文读好甚至背会。在第三四课时,将讲台交给学生,我在黑板上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提示:我喜欢**我给大家读一读,请大家跟我读(领读),这样每一篇诗文都会读过,接下来就是进行背诵喜欢的诗文时间,同样的方法谁会背谁上台展示并且再请三个会背的同学背一背,最后进行拓展古诗,在我们学习第一单元:莲这一主题的学习时我提前布置,孩子们展示时读的不熟练,有几个同学根本没有没做,我给他们读了陶渊明的《爱莲说》,感受了一下文言文的韵味。之后的几个单元我没有坚持拓展阅读。但是国学课上我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坐在学生中当听众,这样的课堂确实很轻松。我几乎放弃了对古诗和《千字文》的理解,总感觉有些不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