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主题学习——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所在

 开心的桂花鱼ay 2019-05-30

2

语 文 主 题 学 习

——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所在

人间四月芳菲尽,语文主题之花始盛开。5月25日-26日,时值农历四月,落花随春去,余香伴夏来,而语文主题学习这朵花却依然笑得灿烂。这两天,吴雪佳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华樾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工作室首届联盟会议,本次会议在龙华区行知小学召开,参会人员有教育局局长、副局长、教研室主任、教研员,以及来自广东、湖南、江西、海南、湖北、贵州六省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共达三百多人。这是一场语文主题学习的竞逐,一场思维碰撞的盛宴。

会上,我们聆听了六个专家的专题讲座:胡立根部长的《突破语文教学的双重困境》,毕英春主任的《我眼中的好课》,潘继云主任的《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单元整合教学》,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赵家英主任的《谈教材与丛书的深度融合》,深圳福田区综合教育研究部部长的《聚焦价值,清晰表达——教育生活中的写作分享》,专家安文铸教授的《科研引路,促教研水平提升》,以及各工作室单元整合备课汇报、工作室团队建设汇报,一天半的头脑风暴轰炸,收获颇丰。

广东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胡立根老师:《突破语文教学的双重困境》。他慷慨激昂地阐述了教材价值的特点,也讲述了语文精讲选文式课程的局限:其一、使语文教学迷失于原生价值之中;其二、数量太少,教学价值的实现空间严重不足,无法形成语感、美感和文感,难以形成语文能力。其四、整个教学基本是在不厌其烦地进行文本的解剖,却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这就产生了一种尴尬: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拼命教这一篇,却绝对不考这一篇;只有老师的秀场,没有学生的跑马场。因此要突破教学困境,绝不能纠缠于单篇的死缠烂打,必须进行教材的整合,要突出语文的“趣、感、量”。

国培专家毕英春:《我眼中的好课》,指出了当今课堂的痛点:到拓展时,时间有限了;教师出现拖堂的现象;学生课堂上有时调动不起积极性;双线要素(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顾此失彼;组文阅读课等课型讲的少。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目标简明。把握学段特点,目标可检测,目标一课一得,双线要素要统一,一定要重视课后题。二、学生为主体,目中有人。三、有效整合,简单轻松。

十佳教师、特级教师潘继云:《初中语文主体学习背景下单元整合教学》。潘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整合教学,如何整合教学,整合教学的类型,环节整合策略,让人受益匪浅。

荔园小学教导处赵家英主任:《丛书与教材的深度融合》。赵老师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解了如何进行丛书与教材的深度融合,她先向我们讲解了毕英春老师的“1+X”,她指出,“1”是指我们的教材内容,“X”是整合文章,它可以是1,也可以是2,是3、、、、、、很随意,如果单有“1”,那么这节课就不完美,就会营养不良,就会显得单薄,“X”是“1”的共生体,它一定要,没有它还真不行,“1”和“X”,“X”和“1”一起,才能上出美妙的语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丰盈起来。赵老师还以低年级的《动物儿歌》结合丛书为例,示范如何通过丛书拓展学生思维。又举中年级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详细介绍如何与丛书整合设计,将课文由薄读厚,由浅入深,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

福田教科院徐燕部长:《聚焦价值,清晰表达——教育生活中的写作分享》。她向我们介绍了个人的写作法宝:燕式思维魔方。向我们分享了她多年在文学路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写作经验:如何挖掘有价值的写作内容?如何有价值地去写作。她指出,没有价值判断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你想不清楚就不可能写清楚,还提出了清晰表达的要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文铸:《科研引领,促教研水平提升》。安教授指出,教研是科研的基础,没有脱离教研的科研;科研是教研的深层探索,脱离科研的教研是表层的行为研究。并向我们剖析了现在科研存在的误区:一是追求科研题目的“唬人度”,研究目标过高;二是有开题、有结题,但缺少过程;三是忽视原始资料淡和数据的积累;四是课题研究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脱节。接着又为我们如何进行教研、科研指引了方向。最后,安教授也向教师们提出希冀:认真学习,扎实实践,以科研为引领,把“语文主题学习”的推进,提高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25日下午和26日上午,是分组交流活动,我们陆丰市和佛山市、潮州市、深圳市、海丰、英德六个地区的工作室同一组。各个工作室的单元备课整合与工作室团队建设分享,以及专家老师的精彩点评,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工作室组员之间的思维碰撞、经验分享,让我们感受到,虽然区域不同,但教师们都具有美好的教育情怀、语文情怀。我们从各自的发言、专家的点评中,也发现自己在整合备课及团队建设不成熟的一面。

一天半的培训在名师联盟盟主陈祥俊的精彩讲座《好风知借力,正是扬帆时》完美收官。陈盟主为我们讲述了“教育核心”,讲述了语文人的大情怀大智慧。

活动结束,踏上归途,虽是细雨蒙蒙,凉风习习,可大家的心却是热的。这次深圳行知小学一行,除了收获,更多的是反思。都说“得语文者得高考”,而高考的阅读量逐年增加,考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培养的。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改革,有别于传统的基本模式中以单篇独进、深深细究为主要的精讲教学,主题阅读教学架构起整个单元,从作品意蕴、体裁、创作手法等等角度,找到文章之间的关联性与主题的统整性,确定阅读主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语文丛书的整合,是必要的。以一篇带多篇,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能够增广学生的阅读面,更为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领学生更有效、更广泛地阅读课内外优秀作品提供了可能,真正实现学生阅读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四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为例,如果单一地学习课文听风、听水、听动物的内容,那就很单调,很乏味,显得很瘦弱,营养不良。但如果整合了丛书内容、课文内容,如《大地的话》+《花开的声音》+《海底世界》+《下雪的声音》,那么整节课的内容就丰盈了,学生的思维广了,眼界宽了——此时,如果布置学生练笔: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田野是神秘歌手……操场是交响乐舞台……马路边的声音此起彼伏……请你把生活中听到的一种声音写下来。孩子们在一篇课文,四篇丛书的引领下,很快写出了生活的声音,写得很美,因为你有支撑点给他,写起来并不困难。阅读的量不是随意的量,不是为了加量而整合,而是有定向的量,这样孩子们才能受益。

在语文教育的改革中,语文主题学习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材与丛书的整合才能奏响美妙的语文。当然,每一次的教学改革,总会有学习摸索期,也伴随“阵痛”!语文主题改革,刚开始,或许会付出一些成绩下滑的代价,可长久下来,孩子的能力是一定可以得到培养的,这就是回报。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加强学习,让主题学习改革得以发扬广大。

语文主题因语文而生,为花开而生,秉黄金之季,赋一生学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