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魏公子列传》,学经典写作方法

 冬天惠铃 2018-07-03

《魏公子列传》是《史记》卷七十七回的内容。全文通过写魏公子信陵君的主要事迹,刻画出信陵君谦恭有礼、仁爱宽厚的性格,从而让我们真正了解公子的贤德贤能及传奇的一生。

第一部分

文章开篇介绍了魏公子的背景。他是魏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并扼要介绍了魏国当时的处境不容乐观,秦国虎视眈眈,魏王及公子为之担忧。和结尾处秦国讨伐魏国,后魏灭亡的情节相呼应。

魏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争往归之。诸侯因敬畏公子不敢讨魏数十年。从而奠定了他在魏国的地位。

公子与魏王下棋,赵王在魏边境狩猎,魏王的心神不定和公子的淡定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事件后魏王对公子有了戒备之心,形成了两人之间的隔阂,从而引发故事的矛盾冲突。为以后的剧情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以信陵君“赴死救赵”为主线,以“救魏兴国”为支线,用故事及各种小人物贯穿其中,冲突的不断演变让公子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一个仁爱宽厚,谦恭礼让、重情义有勇谋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首先引入候赢这个人物的言行,来侧面衬托公子的礼仁下士的品质。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

“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硃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巿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作者通过引入候赢这个人物,通过候赢细小的动作及心理描写,侧面衬托公子的礼仁下士的品格。从公子给候赢留左座,到候赢当仁不让的傲慢及试探,再到公子执辔愈恭、始终颜色愈和的细节描写,作者用这种轻描淡写、不留痕迹的刻画手法,以人衬人的写作手法堪称完美。

接着,作者又借候赢在席间的一段话语描述出候赢心中的公子形象,让我们又一次在心底加深了对公子的印象。作者通过动作、心理、语言的相互融合,流畅自然地刻画人物性格。

引出朱亥这个人物,为救赵之事设下铺垫,照应上下文。又用插叙的手法简单叙述公子曾替如姬报父之仇,如姬答应偷符助公子。这种手法使故事情节更加严密,丰满人物形象。

通过“赴死救赵”一事可以看出公子是一个有情有义、视死如归之人,虽然行事有些鲁莽,但更显有血有肉之形象。同时也衬托候赢的机智多谋及对公子的赤胆忠心。作者以人衬人,以事见人的写作手法非常独到。

公子救赵成功,到了赵国之后拜访毛、薛两个宾客,遭平原君小看,公子谦以待士和平原君骄傲自满的形象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更加立体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毛、薛两人的出现,又为“救魏兴国”的事件埋下伏笔,当公子负气不救魏国时,他俩人站出来说服公子回国。公子终归魏。

这一部分每一个角色的出场都恰到好处,潜移默化中让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在起承转合之间把故事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公子回国后,与魏王言和。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诸侯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最终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把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当时,公子的声威震动天下,各诸侯国来的宾客都进献兵法,公子把它们合在一起签上自己的名字,所以世上俗称《魏公子兵法》。

作者短短几句言说,不动声色中就把故事推到全文高潮。

第四部分

秦兵反间计害公子,魏王信之终弃公子。公子一蹶不振,贪酒色抑郁而终。魏王死后,秦攻破大梁。故事首尾呼应,魏王及公子的忧虑最终成了事实。

文章末尾是全文的升华,通过汉高祖对公子的虔诚奉祠,通过太史公的高度赞扬,让公子的形象更加高大,公子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总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非常灵活,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手法穿插,衬托、对比各种叙述手法贯穿,让文章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全文用了上帝视角去叙述,没有正面的评价,只有起承转合之间的展示,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在情节铺设方面,作者也是非常独到,从开篇的伏笔到结尾的呼应,以“赴死救赵”和“救魏兴国”的两个核心故事为核心塑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并且全文按照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展开故事的叙述。

故事结尾处,汉高祖的虔诚奉祠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公子的人物形象更加高大丰满,给文章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