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王阳明(5)西江二相

 泮溪别馆 2018-07-03

信江景色,2011年冬摄于贵溪


 

坦率地说,擅长用兵与讲学的王阳明,在处理官场的人情事故方面的能力其实很差。在王阳明看来,高级官员们仿佛跟他不是同处一个话语体系,每谈论一些政见认知都有很大的差距;而那些内阁首辅们对这个既在宦途中建功立业,又在学术上开宗立派的人物十分忌惮,从杨廷和、费宏、桂萼甚至到对他有所提携的杨一清,每个人都不希望他从地方调回到中央来;能让他做地方上的巡抚、总督,或者通融一点让他在留都南京做兵部尚书都行,就是不能让王阳明出现在北京见到皇帝,何况是入阁。所以王阳明从正德八年(1513)到南京任太仆寺少卿,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回到北方。尽管他的好友席书、黄绾等人不断地呼吁皇帝在选拔内阁成员时考虑王阳明,但他的政敌们在对待王阳明重返北京一事上都能放下分歧,态度一致地反对王的北上。包括他受封新建伯,按照惯例要赴京谢恩,北京的大臣们连这个机会都不给他,让他遗憾终生。

 著名的首辅杨廷和也是王阳明的反对者。他与后来走向反叛的宁王有说不清楚的瓜葛,又与在政治上支持王阳明的兵部尚书王琼有着深刻的矛盾。而王阳明在平定匪患及宁王之乱中,几乎将所有功劳都给了王琼,在杨廷和看来,王的做法是视内阁为无物。确实王阳明给王琼的信中,都毫不掩饰对王琼的感激与酬谢,让指挥调度六部的内阁情何以堪。所以杨廷和对王阳明心存芥蒂,双方也心知肚明。

杨一清在政治上是王阳明的同盟者,但他也清楚王阳明的威望与才华,他认为让王阳明在地方上工作不进入中央,自己才是安全的,至少两人之间的友谊因距离而保持良好状态,反之一切可能就不那么美妙。所以在王阳明平定广西之乱后,杨一清与桂萼联名要求将王阳明加广西巡抚之职,企图将后者困在边境不得脱身,让王阳明始终陷入悲剧人物的角色。


安仁(余江)的龙溪书院,2016年摄



另外两位江西籍的宰辅费宏和桂萼,都对王阳明同样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只要有机会,就在嘉靖皇帝方面灌输王阳明“难以驯服”的描述,使嘉靖皇帝逐渐对王阳明建立了一个非常负面的印象:认为王阳明清高,自负和不可任用。王阳明毫无顾虑地聚众讲学,煽惑人心,在学术上挑战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迫使嘉靖皇帝亲自出面颁布御撰《敬一箴》来维护意识形态的稳定。所以王阳明身后被定为“奸邪”和“伪学”,与费、桂两人的推波助澜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费宏与王阳明的关系是一步一步搞僵的。按理说,费宏的堂弟费寀是娄谅的孙女婿,娄性的女婿,也是宁王的连襟;而王阳明是娄谅的问学弟子,与宁王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早期来说,费宏与阳明都是刘瑾乱政的受害者,一个被罢官家居,一个被赶到了贵州。两人很早就相识,意气相投时,颇有诗文往还。这一时期是两人的蜜月期,特别是对待宁王的态度上基本一致,宁王打击费家的时候,费宏、费寀兄弟都寻求过王阳明的支持,所以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等于帮费家了掉了一桩心腹之患,费家算是欠王阳明一个大大的人情,两兄弟对王阳明十分感激,撰写了不少溢美之词来赞美王阳明的功绩,两人的文集中都有很好的反映。

费宏与王阳明产生怨隙,有一种说法是源自一篇代笔文章,费宏应王阳明之请而作。费宏是明朝有名的状元、宰相,文笔自然不差。由于文中颇有过誉之词,王阳明读后颇为不快,可能弃用了此文,这对于费宏来说是很大的遗憾。

两人的关系开始不错,是基于相近的政治理念;但是,为人处事态度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在同患难之后分道扬镳。正德十四年(1519)七月王阳明击败并俘虏宁王后,押解着朱宸濠准备去献功。明武宗身边的太监张忠前来江西接收俘虏,双方在广信府(上饶)相遇。王阳明拒绝向太监张忠献俘,坚持要自己押解宁王去见明武宗。他知道如果交出了俘虏,不但没有了政治上的依据和资本,而且宁王一到政敌手上,就有可能变成对方打击自己的工具,任意网罗罪名,自己将彻底丧失政治上的主动权,这是王阳明不愿意看到的。同行押俘的陈槐颇为忧虑,便向寓居上饶的费宏报告了王阳明的态度,于是费宏主动找到王阳明,劝说他将手上烫手的山芋尽快交给皇上身边的人,以表明自己无意于政治斗争,政治上是清白的,是与中央保持一致的。但迂直的王阳明拒绝了费宏的建议,坚持自行前往御前交卸。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王阳明赶到杭州,却将俘虏献给了另一位太监张永,这无形之中,阳明不但得罪了先期到达江西却一无所获的太监张忠及一帮接收大员,也得罪了一直劝他交俘的费宏。

费宏像


嘉靖即位以后,杨廷和、费宏重新回到内阁,王阳明尽管刚刚获得了伯爵的封号,但内阁中对王阳明都不友好,其中就包括立场转变的费宏。嘉靖晚期的尚书郑晓说嘉靖初年宰辅,“数公中唯宏最下,虽有才,心行险测”,对费宏的指责毫不留情。王阳明止步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军务等职衔,与费宏等阁臣暗中力阻有很大关系。嘉靖四年(1525)两人几乎走向决裂时,阳明还借地震上疏,不点名地要求皇帝撤换当朝宰相,而当时内阁首辅就是费宏。从此两人交恶,只是没有当面闹翻而已。

费宏与王阳明化解矛盾的机会,是后者平定广西田州之乱后。其时费宏罢相家居,有充分的时间反思自己的政治生涯,而病中的王阳明也预感自己将处于生命的最后时光。嘉靖七年(1528)三月阳明遐方奏功后,中间人汪必东有意调停两人矛盾,请费宏写了一篇《田石平记》,费宏也乐于接受斡旋,把一篇为王阳明纪功性质的文章写得洋洋洒洒。这篇记文收入了《王阳明全集》,说明对方收到了此文,并得到了认可,首相与功臣之间矛盾总算化解(至少表面上如此),让不少局外人人松了一口气。八个月后王阳明去世,七年后费宏撒手人寰,让人不得不庆幸汪必东调停之及时。


桂萼像


在打击王阳明的影响力方面,桂萼比费宏走得更远。桂萼在中进士以后曾在老家安仁(余江县)家居,当时江西平定华林山和姚源洞的土匪以后,设立了安义、万年、东乡等新的县份加强管理。其中东乡县的领土,就是向周边几个县如安仁(余江)、临川、金溪等划割的。由于划去安仁县较多土地,弱化了该县的经济实力,引发了安仁地方绅士的不满,为了保卫地方利益,当地人在绅士桂华的率领下向处理善后事宜的王阳明申诉,要求重新调整行政区划。而桂华背后的影子,是他的弟弟桂萼。王阳明考虑到地方利益的切实需求,作出了让步,无形中让保护了地方利益的代理人桂氏兄弟扬名立万。桂萼后来参与了嘉靖皇帝即位后的“大礼议”,并在这场理论兼政治斗争中获胜,逐步迈入重要职位吏部侍郎和吏部尚书,最终进入内阁,王阳明削弱家乡实力的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导致桂萼与王阳明彻底闹翻的原因,还是王阳明受命去广西平定叛乱的时机。在人选上,杨一清与张璁推荐了王阳明。为了表示自己心胸宽广,随后桂萼也表达了对任命的支持。但是他暗自写了一封信给王,希望他能在平定地方叛乱的同时,看看能否趁越南(当时称安南)内乱之时,一鼓作气收拾越南的莫登庸,将宣德年间丢失的越南重新收归明朝版图。迂直的王阳明很清楚自己此行的目的,以及明朝的实力,拒绝了桂的建议。据说桂萼年轻时曾有过一个梦,梦见自己他日建功于万里之外的越南,王阳明的回绝让他的希望化为泡影,令桂萼颜面扫地,心中十分愤怒,所以王阳明班师北返,又在江西去世后,桂萼对他仍不依不饶,坚持让嘉靖皇帝剥夺王的爵位,禁锢他的学说,使王学一度陷入很被动的地位。所幸桂萼次年就罢相去世,才让王学损失不至于太大。

王阳明的迂直,使自己在政治上一直吃亏,郁郁而不得志,更谈不上进入更高的决策核心来施展自己的抱负;而正是他的迂直,才成就了他的勋业与事功,才使阳明心学扬名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