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二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

 水晶苹果360 2018-07-03

广义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是指课程层面的设计。它包括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内容设计、组织途径和方法设计等等。其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大致相同。这里所谈的设计是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狭义设计。由于幼儿园身体保健教育活动大多通过日常生活活动来进行,因此,本节内容主要阐述幼儿身体锻炼活动的设计。

狭义的幼儿身体锻炼活动设计,是指依据幼儿身体锻炼的目标(一般指年龄目标或单元目标)和身体锻炼的内容及形式,选择或创编相应的活动内容(教材),并拟订出一定时间内向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方案的过程。例如:

 

在图31中,需要幼儿教师去设计的重点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或创编具体活动的内容(教材);二是确定活动的内容后拟定具体的活动方案。

    一、幼儿园身体锻炼具体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创编

    幼儿园身体锻炼具体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游戏,另一类是基本体操。

    ()幼儿园身体锻炼游戏的选择和创编

幼儿园身体锻炼的游戏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见表31

 

1、幼儿园身体锻炼游戏的选择要求

(1)所选游戏的内容必须与幼儿身体锻炼的教育主题内容相一致。比如,游戏“找找小动物”和“快乐小木偶”等适合“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的游戏内容。

(2)由于同一教育主题可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实施,因此在选择游戏时,还应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身体机能的发展状况,注意游戏的选择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2.幼儿园身体锻炼游戏的创编

这里主要介绍体育活动性游戏的创编。

所谓体育活动性游戏,是指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的情节、角色和规则的身体锻炼游戏。

(1)创编幼儿园体育活动性游戏必须明确游戏的构成要素。

①游戏的任务。幼儿园体育活动性游戏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智力的任务,又有培养和发展幼儿良好品德和个性的任务。但其主要的任务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

②游戏的内容。游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内容来实现的。因此,它是游戏的主要成分。由于游戏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所以游戏的内容也必然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游戏的动作或技能,知识、品德和智力教育的内容等等。但其主要任务又约定了游戏的动作或技能是游戏内容的主要成分,其它内容对它都有一定的从属性和依存性。即使是身体素质练习,也是通过一定的身体动作练习来实现的。

③游戏的角色、情节和规则。有游戏的动作,必然有担任动作的角色。因为游戏动作需要通过角色的活动去完成。有角色特征的活动及活动方式,又构成了游戏的情节,它在游戏中具有激发兴趣的动力作用或教育作用。另外,每一个游戏必须规定游戏的规则(在有的游戏中,有时游戏的情节本身就是规则),它从属于游戏的内容、活动方式和情节等成分。

④游戏的条件。它是游戏进行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游戏的场地、器械和玩具等等。

(2)创编幼儿园体育活动性游戏必须贯彻游戏设计的原则。

①趣味性原则。身体锻炼中,机械的动作练习和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对幼儿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应该把幼儿比较难以理解的动作和单调的素质练习变成具体的有趣的游戏情节,使其成为幼儿模仿生活和周围事物的有趣活动,促使幼儿特别愿意和喜欢去参加活动,自然而轻松地进行身体锻炼。与此同时,又给幼儿的身心带来愉悦、欢乐的感受。这正是游戏应有的重要特征。

②教育性原则。体育活动性游戏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身体的基本动作技能和素质的发展。但教育的相互渗透性或活动的综合性功能,又约定了游戏同样具有智育和德育的任务。比如统编教材《体育》中的一则游戏“大风和树叶”,其目的是练习幼儿走跑交替的能力,但通过游戏又能使幼儿理解风力与树的活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游戏所蕴含的教育性。

③量力性原则。受大、中、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各年龄班幼儿不仅对游戏角色、情节、规则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而且学习新游戏的能力、对游戏目的性的认识、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坚持性和合作性程度等等,都存在着年龄差异。为此,在创编游戏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各年龄班幼儿活动的游戏。一般说来,小班游戏内容以模拟自然现象或动物的活动较适宜,而中、大班可逐步增加模拟社会现象(活动)的内容。小班的游戏角色为12种,中、大班可增加到3个或3个以上,且大班的游戏角色可以相互转换。小班游戏的情节较简单,中、大班的游戏可逐渐复杂化。小班的游戏规则限制性少,且无惩罚性规则,而中、大班的游戏可加强限制性和惩罚性规则。另外,在创编游戏时,也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规定游戏的活动量。

例如统编教材中的游戏“拾麦穗”和“送雨伞”,游戏的内容都是模拟成人的活动,游戏的任务都是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但年龄的差异,使游戏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有较大的差异,小班要求在长3米、宽25厘米的平行线(田埂)中间走,而大班要求幼儿在长6米、宽1520厘米的平行线(小路)中间走,两者难度不一样,活动量也不一样。

(3)幼儿园体育活动性游戏创编的步骤和方法:

①确定创编游戏的任务。举例:“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

②根据游戏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包括游戏动作。具有主题情节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性游戏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模拟自然现象”、“模拟动物的各种形态”、“模拟社会现象和活动”。而社会现象又包括成人的劳动、军体活动和科技活动等诸多方面。以“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为例,可选择模拟“兔子”、“青蛙”、“袋鼠”等动物(游戏内容)练习双脚行进跳、立定跳远、侧跳等(游戏动作),可选择模拟“小猫”、“小老鼠”等动物进行纵跳,或模拟“皮球”、“鞭炮”等练习纵跳,还可选择模拟“飞行员”、“运动员”等练习由高处往下跳,等等。

⑧把角色的游戏动作(内容)情节化,并确定游戏的规则。把角色的游戏动作情节化,具有激发角色(由幼儿担任)活动动力的作用,增加角色活动的趣味性。而规则的制约性又保证了游戏具有良好的组织性和教育性。以上述的游戏内容和动作为例,统编《体育》教材中的诸多游戏,如“小白兔”、“小青蛙捉害虫”、“猫和麻雀”、“大皮球”、“放鞭炮”、“跳水运动员”等等,都有明确的主题情节和规则,使游戏不只是简单的动作模仿,而是有组织、有变化发展、有约束的趣味性教育活动。

①提供必要的游戏条件。包括游戏的场地布置、游戏的玩具和器材、游戏前的知识准备等等。

(4)编写幼儿园体育活动性游戏的基本格式

编写游戏的一般格式是:

①游戏的名称(年龄班)

②游戏的目的;

③游戏的准备;

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有时规则可独立)

⑤游戏的建议或注意事项。

()幼儿园基本体操的选择和创编

创编幼儿基本体操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1.明确任务,提出总体构思

选编一套体操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即所选编体操的功用是什么?是作为早操、准备活动操、还是节日或运动会等需要的表演操?如果是早操,由于它属于保健操,且每天都要做,因此编排的操节动作要全面,以便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如果是准备活动操,则所选用的动作随意性较大,只要求能起到准备活动的作用。假如是表演操,则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应强调操节的艺术性和表演效果。另外,任务明确后,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构思体操的名称、全套操节的节数、每节操的名称、操节的节拍或呼数、操节动作的节奏(变化)、活动量和难易程度、对身体影响的特殊要求(形体矫正操中)等。一般来说,各年龄班体操的构思可参照表32

 

2.设计单个或成节动作,组织整套体操的动作顺序

这是编操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1)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及体操的类型来选编动作。

①动作总的要求是简单或难度适中、优美、轻快、活泼,并富有模仿性和表现力,突出动作的形象化和幼儿化,便于幼儿模仿和学习,且有较强的锻炼价值。

②体现各类操的特点。如选编轻器械操,不应将轻器械操看成是徒手体操的动作与器械的简单结合,而应该体现出所用器械的特点,充分发挥器械的锻炼功能。

(2)应注意动作编排的科学性。

①为保证身体锻炼的全面性,整套体操的动作应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躯干等不同部位的动作和同一部位不同动作类型和方向的动作。把发展肌力、柔韧、协调、平衡等动作组合在一起,把影响不同肌肉群的动作、用力和放松动作交替进行,并注意上肢活动与下肢活动、胸部锻炼和背部锻炼、活动量小的活动与活动量大的活动相互结合,使人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活动。

②动作的编排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即整套操的活动量应遵循上升一平稳一下降(小一大一小)的变化规律。动作由慢到快再到慢,由易到难再到易。一般是先从较简单或运动量较小的踏步动作、伸展运动或头部运动开始,使身体机能由原来的安静状态尽快转入兴奋状态,接着安排扩胸、体侧屈、体转、踢腿、体前或体后屈等动作,逐步增加动作难度和活动量,然后进入活动较激烈的全身运动或跳跃运动,使运动量达到高峰,最后以踏步或柔和缓慢和较轻松的整理运动结束。如果是准备活动操(也称运动辅助操),整理、放松过程应省略。

(3)设计单个或成节动作时,应了解影响动作的效果和难度的要素。

①身体姿势。指动作的外部表现形式。它包括开始姿势,动作过程中姿势和结束姿势。身体姿势的改变正确与否,都直接影响到动作的难易程度和锻炼效果。就幼儿而言,操节应以屈、伸、举、踢、转和模仿性动作为主,逐步增加绕旋、绕环、振、单脚支撑等动作。编操时应强调身体姿势的准确、自然、协调,以大肌肉群活动为主,注意选编能有效促进胸廓和脊柱发育,形成正确身体姿势的动作。

②动作方向。指动作经过一定的路线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动作方向不同,所影响的肌肉群也有所不同。幼儿体操的动作方向应以前、上、侧方向为主,逐步增加其他方向的动作。

⑧动作幅度。指做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距离的大小,它直接影响到体操难度和运动量的大小。幼儿体操动作的幅度不宜太大,以身体平衡、自然协调为宜。

④动作路线。指做动作时身体某部位运动轨迹的连线。动作路线的改变,可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由于幼儿的协调性较差,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控能力低,因而运动的路线变化不宜多,并注意动作的对称性。

⑤动作频率和速度。前者指单位时间内动作重复的次数,后者指单位时间内身体或身体某部位移动距离的大小,两者直接影响到运动量。幼儿体操要求两者较为适中,不宜过高或过快。但也应通过改变影响动作要素的方法来编排出新颖、独特、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体操动作,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和锻炼效果,并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3.整套动作的记写

整套动作的记写应包括:(1)体操的名称;(2)每节操的动作名称和呼数;(3)每节操的预备姿势、节拍呼数与动作说明(包括动作要点、要求、图示等)

4.选配体操音乐

在音乐伴奏下进行体操练习,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表现力和丰富的想像力,而且能激发幼儿学操的热情,加快掌握体操动作的速度。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体操应在活泼轻快、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

选配音乐时常用的方法有:

①先编操,再根据体操(动作)编配音乐。

②先选音乐,再根据音乐编操。

若为编好的体操配乐,则音乐旋律、节奏的变化、速度急缓、力度变换等方面,都应与体操的动作类型、动作的快慢变化及动作的力度和高低起伏等相互协调一致,达到音乐与动作之间的和谐统一。若根据音乐编操,则必须遵循音乐的韵律结构,尽量保证乐曲的完整性,使音乐和动作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模仿操的配乐应能表现出所模仿事物的特征。若根据儿歌编操,应使儿歌内容与动作统一,句数与动作节拍数一致。

二、幼儿园身体锻炼活动的设计

()幼儿体育课(教学活动)的设计

1.设计幼儿体育课应分清体育课的类型

幼儿体育课一般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新授课,即以学习新教材,并把新教材作为身体锻炼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另一种是复习课,即以幼儿已经学习过的教材作为身体锻炼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活动的要求和锻炼方式等可适当改变)。但幼儿园最基本、最普遍采用的体育课类型是综合课。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活动的内容既有新的,又有已经学习过的,即新旧内容(教材)的综合。另一种含义是指活动中多种类型的活动内容综合,即既包括基本体操(含队列、队形),又包括模仿性活动、游戏(基本动作类游戏、身体素质练习游戏等)、运动技能练习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幼儿体育课划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仅仅表明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侧重点有些不同而已。  

2.幼儿体育课的设计应依据人体机能能力变化规律

在分析幼儿身体锻炼的原则时,我们提到,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能力的变化经历了上升、平稳、下降三个阶段。

(1)上升阶段。它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在进行身体锻炼活动前,知道或想到即将开展活动,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选择性反应。一种是适应性积极反应,表现为人体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增加,心跳和呼吸加快,大脑的兴奋性提高,精神愉悦而振奋,等等。这些变化能使人体加速身体适应锻炼活动的需要。另一种是负性消极反应,即表现为大脑的抑制性提高,情绪低落,乏力,且动作迟缓,对活动不感兴趣。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平时必须把每次身体锻炼活动组织好,让幼儿听到要开展身体锻炼活动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另外,在组织活动的开始部分,应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幼儿情绪活跃起来。第二个过程是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克服各器官、组织的机能惰性,提高其活动能力,使其较快地达到较高水平。为此,教师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应利用适当的辅助活动(热身活动或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来适应活动开始时身体活动能力较低的状态,并使身体活动的能力较快地上升,以适应第二阶段活动的需要。上升阶段的变化,与人体的体质、训练水平、年龄特点及活动的内容等因素有关,其时间,有长有短。幼儿身体各器官的惰性小,易动员,活动能力上升较快,所以开始部分活动的时间较短,运动负荷的增加稍快。

(2)平稳阶段。身体各器官活动能力已达较高水平,且能保持一段时间。这时身体活动效率高,学习的效果好,且能适应较激烈的身体锻炼活动。因此,这一阶段相当于身体锻炼活动的基本部分,在活动展开时,宜将难度较大、较新的教材或运动负荷较大的练习内容安排在此阶段。一般运动负荷的高峰也出现在该阶段。平稳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幼儿的体质、训练水平、年龄、心理状态及活动内容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在乎稳阶段,幼儿的持续时间较成人短。因此,在此阶段,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并控制好练习的密度和运动负荷,既要保证运动负荷高峰的出现,又要避免因运动负荷过大或高峰过早出现使幼儿过早发生疲劳。

(3)下降阶段。身体锻炼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由于体内能量、物  质的消耗和恢复不足,身体出现疲劳,活动能力下降。这时,应停止较激烈的活动,进行一些放松活动。但不宜急刹车,应安排一些缓冲活动,以便幼儿较好地恢复身体机能能力和消除身体疲劳。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在设计幼儿体育课的活动过程时,各部分的任务、内容和时间安排应该是:

(1)开始部分。

①任务。组织幼儿、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明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激发他们参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兴趣;通过身体活动,克服各器官、组织的惰性,提高其活动能力,发展主要肌群;根据基本部分的内容,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适应性准备。

②内容。排队和队列队形练习;向幼儿说明活动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做一些基本体操或模仿活动;开展一些运动负荷不大,有利于发展幼儿体能的游戏,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和律动等。

③时间。一般占总时间的10%~20%。

(2)基本部分。

①任务。学习新的或较难的活动内容,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各类练习和游戏等,并通过幼儿自身的身体练习,从中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等。

②内容。发展体能的游戏、基本体操等;其他各类游戏。一般以《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规定的内容为主。一次活动一般安排12项活动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新旧搭配,急缓结合,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

③时间。一般占时间的70%~80%。

(3)结束部分。

①任务。降低幼儿大脑的兴奋性,使幼儿的身体由运动的紧张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放松肢体;合理地小结评价,有组织地结束活动;收拾和整理器材。

②内容。轻松自然地走步;徒手放松练习;简单、轻松的操节或舞蹈;较安静的游戏等。

③时间。一般占总时间的10%~20%。

3.设计幼儿体育课还应注意活动过程的游戏化

游戏能激发和维持幼儿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方法请参见幼儿身体锻炼的方法部分(“游戏法”)

4.幼儿体育课活动方案(计划)的表达

(1)活动名称(内容)

(2)活动目标。

(3)活动准备(场地、器材、知识准备等)

(4)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5)延伸活动。

(6)活动评价。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幼儿体育课三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各部分有自己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但在活动的结构上又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以共同实现身体锻炼的目标。另外,体育课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时间等方面的安排也是有变化的。例如,有些体育课只是教幼儿玩一两个游戏,其课的结构就是游戏活动的结构或两个游戏结构的组合。而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也应根据具体的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季节气候情况、幼儿的具体情况,以及场地、器材等条件灵活地组织和安排。

()幼儿早操活动的设计

幼儿早操活动没有固定的或千篇一律的活动结构或安排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在具体设计

1.活动的全过程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的规律。尤其是活动量的安排,应由小到中等,再由中等到小,绝不能过大。这是因为:

(1)在寄宿制幼儿园中,早操活动一般安排在幼儿起床后盥洗前进行。此时,幼儿机体的生理机能还未脱离抑制而完全处于清醒的工作状态,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较差,加上又是空腹运动。因此,活动中如果运动量过大,则幼儿机体不但不易适应,而且可能会导致机体某些部分(如韧带、肌肉等)的局部性损坏。而早操活动后不久,幼儿又将吃早餐,若活动量过大,也会影响幼儿的食欲和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在全日制幼儿园,早操活动一般在吃完早餐人园后进行,如果活动量过大,也将影响幼儿的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幼儿早操活动后,通常将进行一些室内教育活动。如果早操活动量较大,则易导致幼儿情绪过于兴奋;或导致幼儿机体的疲劳。两者都将导致幼儿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教育活动难以顺利地开展。

2.早操活动的内容应丰富多样。结合上述早操活动的要求,建议各部分内容安排如下:

(1)开始部分。排队;变换队形、慢跑或走跑交替(冬季尤为适合);在音乐伴奏下,做各种模仿活动或跳一些轻快而简单的舞蹈等。其目的旨在组织和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幼儿身体各器官组织的机能由较安静状态进入活动工作状态,为做操和其他身体锻炼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2)中间部分。在音乐伴奏下做一些节奏较快的律动(尤其在中、大班);做各类基本体操(可结合队形变化,类似小型团体操);进行各类器械练习和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或开展一些活动量较小的体育活动性游戏等。其目的旨在增强大肌肉群和骨骼的运动,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姿势和体格,提高幼儿的体能,全面锻炼身体,增进幼儿健康。

(3)结束部分。便步走;慢跑;在音乐伴奏下做一些轻快的舞蹈活动或组织一些安静的身体活动;简单小结并收拾和整理器材。目的是使幼儿的身体机能由较兴奋状态逐步转入安静状态,结束早操活动。

3.早操活动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幼儿园的早操活动,应将教师有组织的直接指导活动与教师间接指导的幼儿自选、自由活动,以及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合不同活动内容的不同活动要求。并灵活运用多样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4.合理地安排早操的时间和地点。早操活动的时间1030分钟不等,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气候的变化而酌情选择。对年龄较大幼儿或在冬季进行早操活动,时间可适当长些。另外,如果冬季天气特别寒冷,早操活动也可安排在组织室内教育活动后,并与上午的户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早操应坚持在户外进行,但若气候条件较差(如雨雪天或风大等),也可让幼儿在室内或走廊±做操。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设计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结构,在具体设计时主要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活动的全过程也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使活动量由小到大,由大到小,逐步变化。

2. 采用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类型有:

(1)集体封闭式。其特点是,活动内容单一,往往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一项活动,活动有较严密的组织性。这种活动形式多用于小班,便于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模仿,也便于教师直接组织和领导。但往往难以实施个别教育。

举例:游戏“捉蝴蝶”(中班)

目的:练习幼儿跳的动作,增加幼儿腿部的力量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玩法:游戏前在场地上划一个大圆圈,幼儿分散站在圆圈上。教  师手持挂有蝴蝶的长棒站于圆心。游戏开始,教师移动长棒使蝴蝶在  幼儿头顶上飞过。当飞过某个幼儿头顶时,该幼儿跳起用单手拍打蝴  蝶一次。游戏重复进行。

注意事项:教师应要求幼儿蹬地双脚起跳,并根据幼儿的能力差  异,控制蝴蝶的高度。

(2)分散开放式。该种活动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活动器材(由教师在活动展开前准备好)自由开展活动。在活动进行时,可单独活动,也可自愿结伴进行合作活动。因而活动形式本身更有利于培养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且有利于教师实施个别教育。但这种活动形式的明显缺点是:组织松散,教师往往难以落实对活动的全面管理和指导,尤其是活动的节奏和活动量往往难以控制。另外,由于活动前幼儿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器材和玩法,因此,在活动展开的不同时间,幼儿具有选择同一器材和相同玩法的极大可能性。这样,对某一个幼儿来说,活动中活动内容单一的现象往往依然存在,不利于身体的全面锻炼。

    (3)分组或分组轮换式。其特点是: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幼儿同时进行两项以上的活动。活动与活动之间有时是独立的,有时可以相互轮换,多用于中、大班。在活动具体开展时,有一组幼儿由教师直接指导进行一项活动(集体封闭式),其他组别幼儿或集体开展另一项活动,或分散进行自选自由活动,且活动的内容是幼儿熟悉的。这种活动形式的优点是:克服了第一种形式中内容过于单一的弊端,也克服了第二种形式中教师指导和全面管理薄弱的缺点,将教师有组织的活动与幼儿的独立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上活动方式变化的多样性,更有利于发挥和完善户外体育活动的功能。

    举例:“户外体育活动”(中大班)

    目的:通过玩棒、绳、球等游戏发展幼儿的体能,培养幼儿独立活动的能力及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通过玩“放鞭炮”游戏发展幼儿的纵跳能力,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玩法:游戏前将球、绳、棒若干放在场地一侧,另一侧画一个大圆圈。把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玩棒、绳和球,可独自选择器材和独立游戏,也可自愿结伴游戏。另一组幼儿由教师组织玩“放鞭炮”游戏。让幼儿分散站于圆周,教师手持一端系有“蜡烛”的竹竿站于圆心。游戏开始,幼儿随教师竹竿的旋转方向边走边念儿歌:“节日到,真正好,敲锣打鼓放鞭炮,大鞭炮呀小鞭炮,噼噼啪啪真热闹。”儿歌念完,幼儿全体半蹲。此时教师移动竹竿在各幼儿头顶上晃过。当“蜡烛”经过某一幼儿头顶时,该幼儿双脚蹬地跳起并发出“噼啪”的声音,待所有“鞭炮”放完后,游戏重复进行。

    注意事项:提供足够的游戏器材,并向参与自选游戏的幼儿讲清活动要求。活动一段时间后,可相互交换两组的活动内容。

    (4)循环式。该种活动形式是将分组轮换式户外体育活动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完善而逐渐形成的灵活性更大、操作性更强、适应性更广的户外体育活动模式。它是将活动的内容依次排列,且分组活动,依次循环。与分组轮换式户外活动相比,活动内容更为丰富,且不受分组组数的影响。尤其突出的特点是,活动内容依次排列时,可将活动量大的活动与活动量小的活动相互间隔,上肢活动与下肢活动、局部活动与全身活动相互配合,更保证了锻炼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在具体进行活动时,由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内容及循环活动的交替时间,控制幼儿活动的生理负荷;由教师确定重点指导的项目和幼儿独立活动的项目,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幼儿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

为了适应各幼儿园器材多少、场地大小及分布情况不同的实际情况,介绍几种不同的循环式游戏。组间循环式:即同一班级若干组进行不同内容的循环活动,适用于场地较大或场地较分散,器材较多的幼儿园(见举例1)。平行班循环式:即各个平行班每班准备12项活动内容,各自活动后,与另一个班交换活动,依次循环,这种形式适用于场地不大且较分散,活动器材不多的幼儿园(见举例2)。混合班循环式:即34个不同年龄班准备12项活动。各自活动后,班与班相互交换活动,依次循环。这种形式适用于平行班较少,场地较小且较分散,活动器材不足的幼儿园。另外,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同一内容在不同年龄班的不同玩法(见举例3)

在具体设计和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既可采用封闭式循环(见举例1),又可采用封闭式循环与小组有组织的集体活动结合式(见举例4)和半封闭半开放式循环(见举例5)等形式。只有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才能使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户外体育活动的功能发挥得更加完善。

举例1:户外体育活动(中、大班)

目的:练习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幼儿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等良好的品德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准备:将场地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放沙包若干;第二K放短绳若干;第三区放垫子46块;第四区放排球若干。

玩法:将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指派到各区。活动开始,第一区玩沙包,即将沙包以一定的间隔距离(约一步)分散放在场地上,幼儿依次在沙包上走,练习跨大步走路和平衡的技能。第二区玩绳子,即将绳子拼成各种图案,练习各种跳法或进行其他玩法。第三区进行垫上运动,即幼儿玩“摇小船”(双人合作)的游戏或进行垫上滚翻练习。第四区用球练习原地交换双手拍球及变化形式拍球,如转体拍球等。

注意事项:向幼儿讲清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教师重点选择第二区指导,其余各区的活动内容是幼儿熟悉的。一段时间后,各组听教师信号依次交换,循环活动。

举例2:户外体育活动(中班)

目的;练习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的体能,培养幼儿良好的  品质及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准备:在中一班场地上布置两项活动,器材为塑料圈若干;在中  二班场地上布置两项活动,器材为垫子和排球若干;在中三班场地上  布置一项活动,器材为两架平衡木。

玩法:把中一班分成人数大致相等的两组各玩一项活动。一组在  场地上玩“钻圈循环赛”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另一组让幼儿把圈放  在地上练习各种方法的跳圈。也可让幼儿练习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套圈游戏。一段时间后两组交换活动。把中二班分成人数大致相等的两组各玩一项活动。一组在垫子上玩“蜘蛛行”(教师重点指导)的游戏;另一组幼儿玩运球、花样拍球或自抛自接球、互抛互接球等球类游戏。一定时间后两组交换活动内容。中三班幼儿由教师组织幼儿玩平衡木游戏,如走平衡木、由平衡木上跳下、在平衡木下钻来钻去等。班内循环完成后,班与班之间相互轮换,依次循环进行活动。

注意事项:各班教师指导本班幼儿的活动,活动前应熟悉其他班活动的内容和玩法。活动前应向幼儿交待各项活动的要求,活动中控制好交换的时间。

举例3:户外体育活动(小、中、大班)

目的:练习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幼儿的体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准备:在小班场地上放排球若干(人手一只);在中一班场地上放垫子46块,大球46只;在大班场地上悬挂系有长铃的长绳二根;在中二班地上放沙包若干。

排球的玩法:小班练习相互滚球,即两人一球,你滚给我,我滚给你。中班幼儿练习自抛自接或互抛互接球和原地双手交换拍球等。大班幼儿玩行进间拍球,花样拍球等。

垫上运动:小班练习双手双膝着地爬;中班练习双手双脚着地爬或双手双膝着地,用双膝推大球向前爬行,使球不滑落;大班幼儿练习双手双脚着地,用头顶大球向前爬行,使球从垫子一端滚向另一端。

沙包玩法:小班幼儿练习从25厘米宽的平行线中间走,走到另一端手拿两袋沙包原路返回;中班幼儿练习头顶一只沙包,双手侧平举托两只沙包从平行线一端走到另一端;大班幼儿练习站在一组平行线内向距离2米远的另一组平行线内投沙包,使沙包落在平行线内(投准)

绳铃玩法:小班放低高度钻过绳子,尽量不碰铃;中班把绳子高度提高,练习“纵跳触物”,即双脚蹬地跳起用手拍铃;大班玩法同中班一样,但须升高绳子高度,或让幼儿跳起用头顶绳上的铃。

注意事项:各班先在本班活动场地上游戏,一定时间后班与班之间相互交换,依次循环活动。教师要相互熟悉各个班准备的器材,并在活动前创编好适合本班幼儿活动的内容。

举例4:户外体育活动(中大班)

目的:通过各种游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的体能,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独立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对尚未学会新操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准备:在场地上布置四个循环活动区,即沙包区、玩绳区、垫上运动区及玩棒区。

玩法:游戏前把幼儿分成四组(除还未学会新操的幼儿外)指定到活动各区。向幼儿交待各区的玩法和要求()。未学会新操的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下继续学习新操。各活动区的幼儿在自己的活动区活动一段时间后听教师的信号相互交换活动,依次循环。学操的幼儿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可加入循环活动区参加活动。

注意事项:幼儿已熟悉循环区活动内容的玩法,应向幼儿交待活动的安全事项。

举例5:户外体育活动(中大班)

目的: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体能,培养幼儿合作、团结、遵守纪律等良好的品质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准备:将场地分为一个循环活动区和一个自选活动区。循环活动区准备三项活动内容的器材。第一项为垫子45个,排球810个;第二项为板羽球和绳子若干;第三项为场地上画两架飞机。自选活动区的器材有羽毛球()、绳子、塑圈、高跷、排球等若干。

玩法一:①活动前将幼儿分成人数大致相等的三组,分别指派到各区。

②第一区的幼儿仰卧在垫上,双脚交替踩动拴在空中的两个排球,像踩自行车一样玩“蹬自行车”的游戏。第二区的幼儿玩“肩上挥臂投掷”,即用板羽球作投掷物投过一定高度的绳子。第三区玩“跳飞机”游戏,练习单足跳、双脚跳、开合跳等。

③一定时间后各区循环交换活动。

④循环活动完成后,幼儿可进入自选活动区进行自选自由活动。

玩法二:①活动前将幼儿分成人数大致相等的四组。指定三组到三个活动区各自活动,玩法同上;另一组进行自选自由活动。

②活动一定时间后,循环区有两组幼儿交换活动,另一组幼儿与自选活动区幼儿交换活动。活动一段时间后同上循环(注意活动不要重复)。直至各组幼儿在各活动区都进行活动后结束。

注意事项:教师应在活动前向幼儿讲清各区活动的玩法和要求,并确定重点指导组。

3.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小时。考虑到每次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且活动的安排应注意动静交替,因此,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最好安排上下午各一次。具体活动时间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产、活动内容及季节气候等条件而定。一般小班一次活动约20分钟左右,中、大班约30分钟左右,冬季可适当长些。考虑到上午集体教育活动较多,上午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可适当短些。

户外体育活动一般在本园的场地上进行。若幼儿园场地较小,也可去附近小学或公园的草坪上选择合适的场地开展活动。散步和远足一般在园外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