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鸣遐迩(2018.86)有效提升幸福感的三个方法

 WHC超级英雄 2018-07-04
    耶鲁大学教授劳丽·桑托斯开了一门“幸福快乐课”,吸引了耶鲁大学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桑托斯在课上给出了三个有效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得到订阅专栏“马徐骏·新知报告”介绍了这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叫做“拆分目标法”。具体来说有三步。第一步,明确一个目标,比如说减肥;第二步,想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比如你想减肥却爱吃垃圾食品;第三步,针对这个问题和障碍制定解决方案,比如想办法不吃垃圾食品。

    “拆分目标法”背后的原因,是纽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布里埃尔·厄廷根(Gabriele Oettingen)发现的一个规律,那就是积极的想法有时反而会引发不快乐,因为我们只把目光聚焦在理想的结果上,却忽略了实现结果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过程中很容易失败,从而引发失落。而用“拆分目标法”来分析和制定一套方案,会帮你更容易实现目标,从而带来更多的满足和快乐。

     第二个方法是用“正向奖励”建立好习惯。查尔斯·都希格(Charles Duhigg)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说,习惯有三个元素,线索、行为、奖励。线索就是一遇到这个事儿,就启动这个习惯,行为就是具体动作,而奖励就是你得到的正向反馈,然后不断加强这个习惯。比如,无聊是一个线索,不停地刷手机是行为,奖励就是用微博、抖音来打发无聊,但这种奖励只能浪费时间,是一个坏的习惯机制。

    那怎么培养好习惯呢?强迫自己不看手机是很难做到的,你能做的,是替换习惯机制里的“行为”和“奖励”这两个环节,用另一个同样能带来愉快的行为,比如说用运动代替看手机的行为,换来的奖励就是更充沛的体力。这样,一个坏习惯就被好习惯取代了,关键在于,对自己想要养成的好习惯,一定要设计一个马上能够兑现的奖励,这才能刺激自己不断重复这个好习惯,直到机制形成。

    最后一个提升快乐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成为“责任人”,不管是养宠物,还是照顾植物,都会让你变得更快乐。在一项研究中,一家养老院收到了一批植物,一半的人需要自己照顾这些植物,另一半的人不需要,有员工来为他们做。六个月之后,那些需要自己动手照顾植物的老人,得到的快乐更多,身体和情绪更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