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推荐:痤疮治疗药总结

 昵称22723945 2018-07-04

痤疮治疗药

痤疮——青春发育期,毛囊皮脂腺炎。

与雄激素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有关。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非抗生素类抗菌药——过氧苯甲酰和壬二酸。

(1)过氧苯甲酰——强氧化剂。

遇有机物分解出新生态氧而发挥杀菌除臭作用,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并使皮肤干燥和脱屑。

医生推荐:痤疮治疗药总结

【注意】过氧苯甲酰——

1、能漂白毛发——不宜用在有毛发的部位;与有颜色物品接触时,可出现漂白或褪色。

2、避免用药部位过度日光照晒。

(2)壬二酸

① 直接抑制和杀灭皮肤表面和毛囊内的细菌;

② 竞争性抑制产生二氢睾酮的酶过程,减少二氢睾酮所诱发的皮肤油脂过多;

③ 抗角质化作用,降低色素沉着和减小黑斑病损伤。

对轻中度痤疮者——显著减少粉刺、丘疹和脓疱。

2、抗角化药

(1)维A酸

——调节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更新,使病变皮肤的增生和分化恢复正常,促进毛囊上皮更新。

医生推荐:痤疮治疗药总结

(2)异维A酸——维A酸的异构体。

缩小皮脂腺,抑制皮脂腺活性,减少皮脂分泌,以及减轻上皮细胞分化和减少毛囊中痤疮丙酸杆菌。

对严重的结节状痤疮有高效——用于重度痤疮(尤其是结节囊肿型痤疮),毛发红糠疹。

【注意】致畸作用——妊娠期、儿童不宜使用。

医生推荐:痤疮治疗药总结

(3)阿达帕林——维A酸类化合物。

与维A酸细胞核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有强大抗炎作用,可抑制外周血液中多形白细胞的化学趋化,并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炎症介质白三烯。

医生推荐:痤疮治疗药总结

立即小结——痤疮治疗药的机制

1、过氧苯甲酰——强氧化剂;

2、壬二酸——直接抑制和杀灭细菌;抑制二氢睾酮;抗角质化;

3、维A酸——调节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更新;

4、异维A酸——缩小皮脂腺;减轻上皮细胞分化;减少痤疮丙酸杆菌。

5、阿达帕林——与维A酸细胞核受体有较高亲和力,抑制白细胞化学趋化,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白三烯。

【附】痤疮的治疗原则:

1、轻、中度——局部治疗。

2、中、重度——局部+系统治疗。

如:口服抗生素(四环素、米诺环素);女性可口服激素如孕酮和炔雌醇。

(二)典型不良反应——主要是异维A酸。

皮肤或黏膜干燥、脱皮、鼻出血、头痛、肌肉与关节痛、血脂升高、肝脏转氨酶AST及ALT升高。

妊娠期——自发性流产及胎儿发育畸形。

医生推荐:痤疮治疗药总结

二、用药监护

(一)针对痤疮的不同类型选择用药

1、寻常型痤疮(皮脂腺分泌过多)——首选过氧苯甲酰。

2、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维A酸。

3、轻、中度,炎症突出——维A酸和克林霉素磷酸酯。

4、中、重度,感染显著——阿达帕林凝胶,或15%壬二酸乳膏。

5、痤疮伴细菌感染显著者——红霉素-过氧苯甲酰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

6、囊肿型痤疮——口服维胺酯胶囊,或异维A酸。

医生推荐:痤疮治疗药总结

(二)规避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性

(1)尽可能使用非抗生素类抗菌药——过氧苯甲酰或壬二酸。

(2)如果某种抗生素有效,可重复使用该药物数疗程,疗程的间歇期配合使用过氧苯甲酰或壬二酸。

(3)外用抗生素的疗程为4~8周,一旦没有用药指征,应即停药。

(三)注意用药部位的保护

维A酸与过氧苯甲酰联合应用时,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应用有禁忌,应早、晚交替使用。

立即小结——疥疮/痤疮用药

1、疥疮、虱病——林旦、克罗米通、硫黄软膏、苯甲酸苄酯

2、痤疮

①皮脂腺分泌过多——首选过氧苯甲酰。

②轻、中度——维A酸。

③轻、中度,炎症突出——维A酸、克林霉素磷酸酯。

④中、重度,感染显著——阿达帕林,或壬二酸。

⑤细菌感染显著——红霉素-过氧苯甲酰、克林霉素磷酸酯。

⑥囊肿型痤疮——口服维胺酯或异维A酸。

医生推荐:痤疮治疗药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