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列宁格勒不能移动,所以边界必须移动,苏芬战争就这样开打了

 斯郎曲培卓拥 2018-07-04

1938年 4月,希特勒“按照奥地利人民意愿”,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随后又故伎重演,通过四国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纳入囊中,看到希特勒指天发誓再也没有领土要求,英法大佬们沾沾自喜,张伯伦挥舞着那张纸,激动地高呼为欧洲一代人带来了和平。

协定墨迹未干,第二年3月,德国找了一个借口出兵占领捷克全境,至此,全欧洲都知道希特勒欲壑难填了。作为当时少有的早已看穿希特勒的国家领导人,斯大林很快着手巩固苏联西部边境,构筑东方战线。为此,苏联向邻居芬兰提出缔结互助条约,并“慷慨拿出部分领土作为交换”。

因为列宁格勒不能移动,所以边界必须移动,苏芬战争就这样开打了

起初,芬兰准备以领土主权不容交换加以拒绝,但仔细回忆了这个庞大邻居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一番权衡后,芬兰还是同意谈判。1939年9月,依照分赃协定,苏联出兵占领波兰半壁江山。受此鼓舞,斯大林决定尽快与芬兰达成“领土置换”,构筑完整的东方战线。看到谈判进展缓慢,他不断对芬兰施压,苏联称现有的边界无效,苏联边界要求向芬兰扩张。斯大林对芬兰来使诚恳地解释道:“因为列宁格勒不能移动,所以两国边界必须移动。”

因为列宁格勒不能移动,所以边界必须移动,苏芬战争就这样开打了

1939年11月9日,两国谈判彻底破裂。11月28日,同希特勒攻打波兰一样,苏联宣布芬兰军队在边境挑衅,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苏军以20个师,2000量战车,1000余架作战飞机向芬兰发起全线进攻。

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芬兰人毫不畏惧,开始迎击苏军。由于北极圈内昼短夜长,气候恶劣,苏联的空军优势荡然无存,对芬兰主阵地久攻不克,两军交战竟然陷入胶着状态。

因为列宁格勒不能移动,所以边界必须移动,苏芬战争就这样开打了

善于冬季雪地作战的芬兰人来去无踪,搞得苏军晕头转向。面对苏军强大的坦克,滑着雪橇的芬兰人拿出“莫洛托夫鸡尾酒”——装满汽油的瓶子,直接扔到坦克发动机里。就这样,苏军装甲部队被困在雪地树林里无法施展威力。除了在北冰洋的一些地区作战进展较快以外,在卡累利阿和拉多加湖地区一带,苏军伤亡较大。

因为列宁格勒不能移动,所以边界必须移动,苏芬战争就这样开打了

战争进行到1940年,芬兰军队开始发动反攻,并取得一系列胜利,看到形势愈加不利,苏联人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苏芬战争,虽然苏联最终惨胜,逼迫芬兰签署了城下之盟。然而,整个战争苏军伤亡竟高达20万,而芬兰仅为其十分之一,苏联军队的糟糕的表现令世人大跌眼镜。

因为列宁格勒不能移动,所以边界必须移动,苏芬战争就这样开打了

为谴责这场侵略战争,当时的国联宣布将苏联开除。与此同时,希特勒不费吹灰之力争取到了无助的芬兰。为此,德国给芬兰提供大量先进武器,并帮助其组建一支现代化军队。芬兰人卧薪尝胆,时刻准备着报仇雪恨,向苏联索回领土。

如此看来,老谋深算的斯大林这次决策实在不高明,这场仗打得也实在不值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