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现在患脑梗,脑出血的人这么多?

 中单元东户 2018-07-04


宴请、聚餐……应酬多、压力大。

吸烟、运动少、体重超标、高血脂……不良生活方式成日常。

在这种情况下,脑梗在当今时代变成了并不罕见的“常见病”。

最近有这样一个病例,患者是46岁的宋先生。

作为公司的项目经理,吃喝应酬让他酒没少喝,觉不够睡。入院前的一次聚会上,推杯换盏,要“打圈”(接连敬每位席间好友一杯酒)的宋先生又举起了酒杯……突然手不好使,“越想握紧,越使不上劲儿。”



酒杯瞬间滑落,宋先生也摔倒在地,说不出话,嘴角歪斜。

急性脑梗确诊,宋先生经过及时的溶栓治疗,并没留下后遗症。

脑梗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除了像宋先生这样40多岁也得上,脑梗已经逐渐“年轻化”,威胁到社会的中坚力量。

调查研究估算,我国脑梗患者65岁以下首次发病比例占到近50%,年龄越来越小。高发人群是40岁至59岁的男性,这些人的普遍特点是:

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长此以往,血管极易发生动脉硬化。


脑梗发生有八个关键危险因素,对号入座,很多人占了不止一条:高血压、房颤、吸烟、糖尿病、运动少、体重超标、高血脂、卒中家族史。在当代生活方式下,这8种危险因素有时集体“发作”。

尽早地识别脑梗,并积极治疗,每个人都应该提高意识。

当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或语言理解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头晕、眩晕伴恶心、呕吐等症,要考虑脑梗的可能性,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赶到有溶栓条件的医院就诊。

溶栓有特定的黄金期,这个时间要控制在4.5小时内,以免梗死时间延长,受损的神经元就彻底死亡无法挽救留下终身后遗症。但是从发现患病、赶到医院、检查、用上溶栓药,一系列的步骤需要很长时间,所以送到有溶栓条件的医院,能够尽量缩短这一时间,降低致残率。

本期专家:徐冰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