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含答案)

 qjl666666 2018-07-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非选择题第5页至第8页;共32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S-32  K-39
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
2.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锌Zn    B.硅SI    C.氯cl    D.贡Hg
3.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长劲漏斗           B.量桶                C.坩埚钳                   D.椎形瓶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蜡烛燃烧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水    B.石油      C.生铁    D.氢气
6.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CO+O22CO2          B.H2CO3H2O+CO2↑
C. NaOH+HCl=NaCl+H2O     D.2A1+6HCl=2AlCl3+3H2↑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8.下列实验操作图示不正确的是
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
C.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2:1
10.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铁       D.水
1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牛浓厚的白烟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12.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2个铝离子:2Al3+      B.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氧分子:O           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14.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15.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陶瓷    B.硬铝    C.塑料    D.钢筋混凝土
1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铁桶长时问存放硫酸铜溶液    D.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18.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色
B.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
C.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D.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2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u2+、Na+、NO3-、OH-       B.H+、K+、CO32-、Cl-
C. Mg2+、NH4+、OH-、SO42-     D.Na+、Ca2+、NO3-、Cl-
21.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2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比较硬度
B.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
C.硫酸铵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后测温度
2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
D.向少量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蓝
2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A. CaCO3粉末(CaCl2粉末)——水          B.CaO粉末[Ca(OH)2粉末]——水
C.KC1溶液(KOH)——稀硝酸              D.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
2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A	H2SO4	H2	H2O		B	C	CO	CO2		C	Ca(OH)2	CaCl2	CaCO3		D	NaOH	NaCl	NaNO3		非选择题(共50分)
26.(5分)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相邻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27.(5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_____。
(3)用洗沽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沽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_____作用。
(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
(5)人体缺钙易患的疾病是______(用序号填写)。
①骨质疏松    ②贫血
28.(10分)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_______________。
(2)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_______________。
(3)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_______________。
 (4)少量CuSO4溶液滴人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
 (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Fe3O4)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
29.(8分)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裎式:_______________。
  (2)若用右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制CO:。连接好装置后, 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先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后________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3)实验窒收集CO2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
查阅资料:I.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1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0.(6分)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 ·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FeO+H2SO4=FeSO4+ H2O 、________________。
(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写2条,不考虑“搅拌”和 “使用催化剂”)。
(3)“还原”步骤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或Fe。
①若试剂X是SO2,转化原理为SO2+Fe2 (SO4)3+2Y =2FeSO4+2H2SO4,则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②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为Fe+Fe2 (SO4)3=3FeSO4。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______ 。
31.(8分)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l】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操作及现象		步骤1		振荡后静置:
(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___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步骤2		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人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结论或解释			(3)由图2所示现象可知:碘_____(选填“不”、“微”或“易”)溶于水
(4)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____(选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
(5)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____(选填“分层”或“不分层”)。
  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巾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32.(8分)实验室常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来处理酸性废水。
 (l)定性检测废水
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配制200 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
①计算
m (KOH)=_______g,V(H2O)=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为1.0 g·mL-1)。
②称取氢氧化钾
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______(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向烧杯中加氢氧化钾同体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③量取水;④溶解;⑤转移。
(3)定量测定废水
取酸性废水样品100 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右下图所示。(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钾反应且不含硫酸钾)
①P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
③计算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l%)。
1-10:DACBD   DCBDB  11-20:ABCBC CABAD  21-25:CCAAD
26.(5分)
27.(5分)
  (1)热  (2)隔绝氧气  (3)乳化  (4)吸附  (5)①
28. (10分)
(1) 2H2O22H2O+O2↑ (2)2SO2+O22SO3   (3) Cu+2AgNO3=Cu(NO3)2 +2Ag
(4) 2NaOH+CuSO4=Cu(OH)2↓+Na2SO4
(5) Fe3O4+4CO3Fe+4CO2
29.(8分)
 (1)  CaCO3+2HCl =CaCl2+H2O+CO2↑
 (2)B  A
 (3) AC
(4) CO2+Ca(OH)2=CaCO3↓+ H2O
(5)①D     ②除去CO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2
30.(6分)
(1)  Fe2O3 +3H2SO4=Fe2 (SO4)3+3H2O
(2)增大硫酸的浓度  升高温度  将烧渣粉碎(3点中任意2点)
(3)①H2O      ②铁消耗过量的硫酸,溶液酸性减弱
31.(8分)
(1)紫(紫红、红)
(2)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
(3)微
(4)碘的汽油溶液强
(5)①不分层
  ②与水不互溶,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32.(8分)
(1)取样,滴人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则呈酸性(或其他合理答案)
(2)①11.2  188.8      ②BA
(3)①K+、H+      ②4.9%      ③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