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骨骼健康越来越令人堪忧,特别是膝关节病痛,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29.7%,其中以女性居多。
膝盖是最容易损伤的关节之一,伤得越多,骨骼衰老得越快。很多人想通过锻炼来养护膝关节,却又担心“跑步伤膝盖”。
这是真的吗?怎样做才能拥有强韧的膝盖,上了年纪照样“健步如飞”?
据调查,在喜欢久坐不动的人中,10.2%的人有膝盖的关节炎。
这是因为,膝关节的软骨缺乏专属的血管,只有在关节活动时,周围的关节液和血管才能产生压力差,把养分输送给它。
长期不活动,膝盖比其他关节更易老化。
竞技运动员的膝关节伤病比一般人要多出几倍,可见过量的运动确实会给膝关节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任何锻炼都是“过犹不及”的,想要通过运动拥有健康的膝关节,首先得考虑运动量和运动方法的问题。
我们站立时,膝盖负重是你的体重;走路时,是体重的2倍;跑步时,膝盖受力是体重的4倍,跳跃时是6倍,下蹲时是8倍。
假如你的体重是60kg,那么蹲下系个鞋带的动作,就会让你的膝盖承受480kg的压力。
赘肉太多,时刻都在“压迫”膝盖。为了膝盖健康不受罪,还是早点减肥吧。
虽然医学上,关节炎和关节“受冻”没有直接关系,但长期湿寒的环境绝对是关节病痛的一大诱因。
本身膝盖周围的肌肉和脂肪较少,对骨骼的保温较弱。湿气和寒气更容易渗入关节之中,降低关节液的润滑作用,还会使血管、韧带变得僵硬、脆弱。
如果已经有了膝关节病痛,潮湿受凉更将导致症状加重。
双脚的骨骼对膝盖有联动支撑的作用,而高跟鞋减少了脚掌的受力面积,进而加大了膝盖的压力。
据研究表明,女性穿高跟鞋上下楼梯时,膝盖承受的重量比平底鞋高出1倍多。长此以往,膝关节的磨损必然加剧。
日常活动时穿耐磨、柔软的平底鞋,运动时换上专门的跑鞋,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随着年龄增长,膝盖软骨磨损、老化,骨与骨之间缺少了缓冲垫,直接摩擦、增厚、增生……关节炎就是这么来的。
膝骨关节炎,以膝关节的疼痛、晨起僵硬、屈伸不利、关节异常响声、甚至膝关节肿胀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
如果膝盖损伤了,活动受限,就容易引发下肢血流不畅。长期得不到改善,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的患病风险将大大增加。
有研究表明,在长时间久坐之后,无症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达10%。
养护好膝盖,就可以避免陷入“活动受限、血流不畅、血栓形成”的恶性循环之中。
如果你走路时感觉膝关节酸软无力,或者活动时膝盖响声明显,还伴随着疼痛感,有可能就是软骨损伤——髌骨软化症。
通过调查发现,髌骨软化症的患病率达36.2%,尤其以30~40岁的女性最为常见,发病率高达50%。
如果不在早期治疗和加以控制,会引起进一步的退行性病变,对膝关节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学名髌股疼痛综合征,是一种由于不当运动引起的损伤。
患有“跑步膝”的人,膝关节活动不灵活,一运动就膝盖疼痛、无法弯曲,或者每次运动不久,就会出现膝盖肿胀和疼痛,难以忍受。
喜欢跑步但热身不足、姿势不对的人最容易得这种病,如果不及时调养,就得跟运动说再见了。
韧带和肌肉是膝关节活动的重要保障,三者之间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都是属于人体膝盖的一部分。
如果骨骼伸展幅度太大,韧带和肌肉容易拉伤。而且韧带的损伤比肌肉拉伤更严重。
你可以这样理解,韧带就像是橡皮筋,太突然、或者太强烈的运动导致骨骼被牵拉得太远,韧带的纤维就会失去弹性,发生断裂。
韧带损伤会引起膝盖肿胀、疼痛和肌肉痉挛,恢复起来也是难上加难。
三、护膝试试这5招,骨骼坚韧更年轻
脚跟抬起,脚尖着地,保持10秒后慢慢放下,放松5秒后再次踮起,重复5~10分钟。
这个简单的动作既能锻炼膝关节的支撑力量,又可以增强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还能将腿部线条拉长。
平躺在床上或者垫子上,双腿交替抬起,保持10秒钟,每组做10~20下。
这样可以锻炼膝盖和肌肉的连接能力,当你感觉到腿部微微酸胀时就可以停止了。
平躺在床上或垫子上,双腿抬起做蹬踩动作,重复10~20次,或者根据身体感觉调整次数。
有能力的人,可以用手肘支撑上半身,这样还能同时锻炼到腰部肌肉。
找一处平地,双手平举目视前方,一条腿伸直,一条腿慢慢弯曲至半蹲姿势,然后再慢慢站直。
左右腿交替进行,如果怕站立不稳,可以扶着扶手。
在每次运动结束之后,不要急着停下来休息,用盐包热敷,对膝盖肌肉和骨骼进行保养,能有效预防膝关节伤痛和肌肉拉伤。
你学会这些方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