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韵读取吴江桥(三题)

 吴越尽说 2018-07-06

 凌子/文

松陵的桥


松陵为吴江县治所在,历来是。这得益于松陵的“松”——松江,又称吴淞江,发源于东太湖口,东流入黄浦江。这是吴江的母亲河,理所当然也是松陵这方水土的源起。同时,关系到“陵”——相对的高地。吴江为水乡泽国,整体是一块洼地,矮子里拔长子,无山无丘的这方水土,便被抬举为“陵”。松陵之名,最早见于《吴越春秋》;清乾隆《吴江县志》释为“地在吴淞江上,比江颇高,有若丘陵然耳”。

宋代词人姜夔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迷倒不少风流才子。中有“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由此留下了一个诗一样迷人的考据谜团——“十四桥”何在?事实上,这是艺术的铺张,就像杜牧渲染扬州的“二十四桥”。

但松陵桥多,桥动人,却是不争的事实。“垂虹秋色满东南”,光一座“垂虹桥”,就足以雄镇太湖,传奇千古。垂虹桥落成于宋庆历八年(1048年),相当于沈括《梦溪笔谈》中所载活版印刷术发明的年代,用木万计,长逾千尺,取名“利往桥”,俗呼“长桥”。元代改建为石桥,62孔,后增至85孔。(关于桥孔数目,说法不一,有说63孔、72孔,甚尔有说99孔。这也正常,一则桥的毁建属动态,一则文学笔调难免夸饰。)“环如半月,长若垂虹”“三起三伏,蜿蜒如龙”,恢宏壮观,独步江南。桥两堍分立“汇泽”“坻定”凉亭,桥心则建垂虹亭,“登以四望,万景在目”。历代歌咏、描绘垂虹桥的诗画不胜枚举,就桥联而言,最著名的一副是:“八十丈虹晴卧影,一千顷玉碧无瑕。”集宋人杨杰《舟泊长桥》诗句。八十丈大致260多米(未能免俗,落入机械思维窠臼了),石板,一拱联一拱,恰似彩带波上舞;今天新建的东太湖大桥长2600,钢筋混凝土,平铺直叙,捷达顺畅。古今呼应,两相对照,有何感想呢?1967年5月,垂虹桥坍塌,仅存东西两端二十余孔。今修缮17孔,断桥,象征性,聊作凭吊。“垂虹遗址”紧邻“千年县学”,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里波光连宝带,一弯月影映垂虹。”这联对应的浮玉洲桥已荡然不存,但给出的信息却激荡人心。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拱形三孔,位松陵镇北。上联中的“宝带”,直指风光无限的苏州宝带桥(53孔连拱石桥),下联中的“垂虹”,无疑依傍“江南第一长桥”垂虹桥。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垂虹”面前,“宝带”只有谦逊的份,俗呼“小长桥”。至于“浮玉洲”,世人大可而今却只可浮想了。

保存完好、体量最大的古桥,当数三里桥。位松陵镇北门外,东西横跨古运河。此桥始建于元朝,现桥为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独拱,花岗石,上下台阶共达90级,拱似优弧,矢高12.5米。可以想见,当年南来北往的“漕运”船只经由此桥时,将是怎样一番壮观景象。桥东岸为古纤道,造桥者匠心独运,于桥东台拱脚加设栈石,让纤夫“水到渠成”穿行而过。如此体贴、巧妙,令人叹为观止。现在,京杭大运河已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吴江松陵段的古纤道成为其间一个灵动的亮点。

虹桥,梁式三孔,近代所建。此桥外观平平,如一个不事修饰的“兀”,素面朝天,但不简单,她会无端让人联系到伟岸的垂虹桥,联想到优雅的典故与意象。此桥位镇区盛家厍,与垂虹遗址一衣带水。“厍”为“村庄”,盛家厍为镶嵌在松陵镇区的一田园、一后花园。此处原有城墙,为松陵老东门所在地。(可惜,昔时诗意盎然的“都市山林”被而今杂乱无章的“城中村”彻底玷污!幸喜的是,盛家厍又逢上了“保护与开发”的好时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2013年开始重新打造。)虹桥的桥联,美丽如虹又清新似水,曰:“春日几家还放鸭,秋风何处不思莼。”水乡风情,尽在其中。这里明示一风雅千秋的典故“莼鲈之思”——晋人张翰见秋风起而倍思家乡吴江的时蔬时鲜;又暗藏一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传说——唐人陆龟蒙在吴江的河塘中放养鄙视权贵的“能言鸭”。

太平桥,即吴家港桥。同样素朴,位盛家厍南尽头。原为梁式三孔,现改建成极单调的单孔,冷落衰败得让人不忍回眸。犹记,上世纪九十年代,站在太平桥上,远望,水塘连片,野趣一片。记取“野趣”,今已无觅的太平桥桥联依然叫人留恋:“千家城廓蚕桑地,万顷烟波鱼米乡。”

 盛家厍最堪入画的桥当数泰安桥。如若旅美画家陈逸飞大师生前有缘到此,泰安桥准能成为吴江版的“双桥”。此桥之美,留待“后陈逸飞们”发掘。桥为单拱石材,黛瓦粉墙的民居作背景。初建何年不可考,重建则在“光绪”。桥联境界开阔又语词贴切,云:“近傍城隅通笠泽,远连淞水隔垂虹。”笠泽为太湖别称,又是吴江的代名词;淞水即吴淞江,吴江得名之由来。有桥如斯,不亦幸乎?

盛家厍在城中,松陵的另一个“厍”——南厍,则名副其实在村郊。南厍的桥,多为独拱桥,端庄,古朴。始建于明、重建于清的聚龙桥,两面镶嵌对联,气象开阔,声势雄壮。其一曰:“文澜高壮银河色,虹势遥迎玉殿光。”初建无考的永宁桥,同样两面嵌联,桥联诗意汪洋,氤氲荡漾。其一云:“近通笠泽潆元气,遥接吴山毓秀灵。”笠泽为太湖古称,吴山则与“吴江”隔水相映。

时光流逝,许多的河流消失了,许多的村庄湮没了,许多的桥梁自然被拆毁了。这是社会发展的“进行时”,奈何不得。城市在天天高,城镇也在日益扩张。行走在归属镇区的“长坂路”上,蓦然忆起,那一座长长的“长坂桥”(梁式五孔,学名亦为泰安桥)还泰安吗?置身城市包围圈中,依然守望着的那一泓来自乡野的清涟?

    

震泽的桥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尚书》)。基因中,震泽就是水,而水关联着桥。

地缘吴越分界,守吴江西大门,震泽广义地诠释为“太湖”,为“吴江”,似乎顺理成章。

史载,震泽因濒临太湖而得名于太湖别称“震泽”。远古洪荒,震泽委实一泽国,“始为洪流,继为泽薮,卒为阡陌”。唐设“震泽馆”,宋以镇名之,明“地方三里,居民千家”,清乾隆年间繁盛,“货物并聚,居民且二三千,实邑西之蕃屏也”。由此奠定传统意义上的吴江大镇地位。

有两点必须说明。(一)太湖是中国著名淡水湖之一,在文人史上更是独具一格。别称有震泽、五湖、具区等。友人中有考证癖者曾游说,陨星撞击,擦溅成湖。这为“震”字、“五”字打了个擦边球的假说。一笑而过,不足信。(二)“震泽”的行政地位,曾与“吴江”相当,不容忽视:清雍正四年分吴江偏西地置震泽县,与吴江县同城分治;民国元年,两县重新合并为吴江县。

有了上述说明,我们不难理解古人诗文中,何以常把震泽演绎为太湖,又何以把震泽等同于吴江。事实上,吴江整个儿都是“水”都为“泽”,而震泽是近水楼台,是“水乡泽国”代表。

这就难怪,何以有禹迹桥。大禹治水,是否过此,尽可想象。但泽国水乡,得禹治恩荫总是事实,纪念大禹治水功德也终为情理中事。禹迹桥位震泽镇东栅,单拱优弧,长阶石,高峻端庄。清康熙年间建,乾隆年间重修,映衬慈云塔,遥对文昌阁,雄镇市河东,傲然成震泽第一景。录禹迹桥桥联一:“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迹;隆时特起,重恢古制值尧巡。”登禹迹桥,迎旭日东升,你真会有一种天地壮阔时空穿越的浩荡感。人不定胜天,但人可以沟通自然,可以架起“通天堑”的心灵桥梁。

遥相呼应,镇西有思范桥。思范,思念春秋名相范蠡也。据说当年,功成名就的范大人携美人西施归隐,泛舟五湖,垂钓碧波,于此留下不少风流佳话。思范桥,初建无考,元、明、清数次重建。制式与禹迹桥相仿,多用武康石,修存完美而气势略逊,缘“冷水湾头”?不远处,增修桥闸,上立三亭毗连,亦可观。桥闸外,頔塘(即荻塘)通苕溪,吴越相济,春秋悠久。思范桥内侧桥联对应禹迹桥:“禹迹媲宏模,望里东西双月影;蠡村怀故宅,泛来南北五湖船。”外侧桥联对接迢递越韵:“苕水源来,阅尽兰桡桂楫;荻塘波泛,平分越尾吴头。”

感喟砥定桥。頔塘河穿镇而过,带来荻花点缀的苕溪水,也带来春汛夏潮。但一入“震川”(震泽镇市河),一抵砥定桥,就舒缓,就宁静。砥定桥位市河中心段,俗称“大桥”,石拱高阔,真砥柱中流。当年,惹人的砥定桥上,人头攒动,朝市兴隆。惜,市河填窄,砥定桥拆平。凝视无需“底定”的河水,东西眺望“禹迹”“思范”,蓦忆清人徐崧曾有歌咏:“输他震泽名偏古,禹迹犹传底定桥。”

恍惚是虹桥。虹桥似虹,频现前人诗词中。此桥原近慈云寺塔,明月之夜,塔映清波,为著名的“震泽八景”之一“虹桥晚眺”。清人有诗云:“寺拥残霞明雁塔,波浮新月落虹桥。”民国24年(1935)震泽新开转道河,虹桥拆迁,移建至镇北,成“孤影”。摘录桥联一:“波平柳岸长虹卧,水绕渔村半月悬。”

澹定还是政安桥。桥位镇东郊,俗称张湾桥。石拱单孔,始建于明,重修于清。一泓河水平如镜,古寺钟声时相闻。此桥镌对联四副,录其两:“西往东来,径通梅堰;水回岸曲,断接荻塘。”“塔望慈云图入画,墩瞻分水柱留题。”梅堰在震泽东,毗邻;“分水”系分水墩,近政安桥,墩上建有文昌阁。

简朴莫若香花桥。梁式,两柱三孔。远看,淡淡一弯“石板眉”,如村姑,不惹眼,然飘逸秀气。此桥位震泽龙降桥村,这是个以“桥”命名的村,也是今日“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样板。考据桥史,则当刮目相看。香花桥建于宋代,为吴江境内现存三座“最古桥”之一,斑驳的武康石桥体依稀透露出岁月的印记。

“春在溪头荠菜花”。震泽乡村不少以古桥命名,村中不乏梁式“兀”字石桥。桥素朴,桥联则不俗。如怀后桥桥联:“普渡迷津,行人怀德;高擎砥柱,垂裕后来。”如梅家桥桥联:“梅桥高卧,以还水达两浙;家村美盛,而后恩逮四方。”

清道光《震泽镇志》载,震泽镇区各类桥梁共30座。最新统计显示,全镇有“文物控制单位”以上的古桥27座。其中“最古桥”香花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禹迹桥、思范桥、虹桥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慈云寺塔(有说三国时所建)、师俭堂(列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则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增添异乎寻常的浓墨重彩。今天的震泽镇已名至实归,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最后,值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古纤道吴江段列入其中,我们也一走震泽的一座纤桥——蠡思桥。梁式三孔,定格在大运河支流頔塘河畔。

    

黎里的桥


江南古镇黎里,大诗人柳亚子先生故里,也是我的故乡。现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行列,赶造“古镇游”,主打“南社文化”名片。

黎里,古为“梨花村落”。清代大才子袁枚一见钟情,挥毫题咏:“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源津。”

市河三里,穿镇而过。黎里故又有“黎川”别称。河上石桥毗连,各具千秋:拱形的,一弧三板,如月半轮;梁式的,三板两竖,侧看极似一“介”字平头;更有一种简朴小桥,桥墩接岸,三两长石,墩上一撂,无柱无栏,洗炼之极,最宜竹杖芒鞋轻轻踏过。清代名士徐达源,黎里人,所著《黎里镇志》,亲切记述了黎川之上的各式古桥,可赏可鉴。

黎里桥多,桥别致。位于镇北的秋禊桥,俗称“咭咕桥”,貌似平平却奇妙无比。桥面二十来块小石板如梯阶横嵌在左右两道石槽间,桥面贴水,登桥恰似行梯。更奇的是,足踩石板,块块作响,石晃而人不晃,妙否?秋禊桥通禊湖道院,道院在水中央,落霞孤鹜,空明澄澈。由“咭咕”走向心静如水,道家的智慧真是无处不在。

“物华天宝日,人杰地灵时。”黎里最富吸引力的桥当数镇东青龙桥。龙头高昂,一条“黎川”由此开启。此桥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清乾隆、道光年间两度重修。桥为单拱,取优弧形,态如旭日初升,势似蛟龙出水。拱肩伏卧四青龙,吞吐东西。青龙桥有气势,其桥联有两(段首所引即其一)均大气磅礴。遗憾的是北岸增造河阶,一桥联的尾字被掩埋。桥下流水汤汤,舟楫往来。夏秋时节常有摄制组或艺校师生逡巡两岸,或摄影,或写生。今据有关资料录全另一桥联:“长虹高挂千门月,巨锁遥连万顷云。”

镇南的道南桥,俗称“放生桥”,亦一岿嵬独拱桥。此桥初由私人募建,光绪二十三年(1897)又由全镇士民出资重建。道南桥之伟,一在其高,二在其奇。桥拱临水处,置一石碑曰“放生桥”,石与水平,唤鱼鳖知?桥中央为一正方石雕,饰一传统双“喜”,雕饰仅一平米见方,而桥高十米有余,奇哉?放生,乃佛家善举百姓善事。黎川另辟放生河,位镇郊,荫子积德,其上有“子来桥”,桥基今犹存镌刻“放生官河”字样。

镇北新丰桥,亦一奇桥。此桥又名清风桥、青枫桥,古名普宁桥。各个名称各有说法,足以引人浮想联翩。这是“有故事的桥”,据说系出家子弟为报答小时落水救命之恩所捐建。梁式三孔,初建年代无考,明时重建,清时重修。桥高齐檐,三五之夜,登桥望月,则天地悠悠,星几可摘。清风桥两面有联,其一曰:“清秀一川星可望,风高千古月分明。”另一为:“庚午重逢悦新盛,仲秋载造乐丰盈。”

新丰桥不远处,为望恩桥。无论造型、气势与史载,均与黎里“最大桥”青龙桥并举。可惜,地利不佳,偏僻不说,最要命的是让一座“文革”背景的水泥桥完全遮挡了风水。想当初,单拱的望恩桥,不但石拱特高,而且上建双亭(故俗称“亭子桥”),桥亭小憩,清风明月;桥心北眺,观寺在望(一为近处禊湖道院,一为不远处城隍庙、罗汉寺)。望恩桥绝对是一座入史入画的桥,拱圈用武康石(宋代桥料典范),桥身杂用青石(元、明桥料范本)、花岗石(清代桥料标本)。这是“有印记的桥”,与道院息息相关,桥拱圈嵌有莲花图案石碑,可见一斑。

黎川三里,百米一桥。若论险峻,则为迎祥桥。此桥为梁式三孔,桥柱由条石壁立而成,给人奇瘦之感,甭说桥梁,就是桥阶也由整石纵搁雕凿而成。雪后过桥,两股不免微颤。桥瘦,桥险,然其桥联却春光融融:“日色照临迎百福,风光会合集千祥。”另一联为“东西递接川流水,南北常通行旅人。”迎祥桥俗呼汝家桥,桥下原有汝家兄弟开的面馆,大铁锅下面,现炒虾仁腰花浇头,盛在海碗中,那份鲜爽,渗入胃底。

有险必有稳。黎川众桥,最为敦实处该数梯云、进登两桥。两桥对峙,均为清代梁式单孔,然桥墩敦实,骑水而筑。为防水冲,墩间辟一小小方孔。如此造型,既科学合理,又美观大方。两桥坐落市河中心,巧中求稳,欲喻世人平淡处世?而“梯云”“进登”的口彩又不免激发世人一如既往,向往“高中”“登科”。桥很中庸,也很睿智啊。进登桥俗称夏家桥,桥北堍人家祖传卖“老虎豆”,用的是本地小蚕豆,口感紧致,小家碧玉般。古镇改造,“老虎豆”人家搬迁了,“张记油墩”进驻了。油墩是黎里最具招牌的糕点,金灿灿,香喷喷,咬一口鲜糯无极限。吴江美食节上,现氽现卖的黎里油墩摊位前,引人注目排起了长队。

黎里古有“黎川八景”之说,杰出之景无不与桥关联。“揽桥残雪”,指的是站在镇东郊似弓的揽桥上看隆冬时节乡村田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而“玛瑙春游”,则是喻三春之际踏镇西郊玛瑙三拱桥念“春在溪头荠菜花”。可惜的是这两座桥都因紧跟时代步伐,应“现代化”之需而被“格式化”,改造成了普普通通的水泥大桥。镇东栅原有明代所建的单孔石桥“太平桥”,“文革”间更名为“东风桥”,推倒重建为双曲水泥拱桥。今录桥联以志:“西北珠渊涵福地,东南宝阁峙文峰。”珠渊、宝阁,指代桥附近的名胜积珠潭和中立阁(俗称八角亭)。镇西南方有一单孔石拱桥,名“万隆桥”,阅尽沧桑,保存完好。桥宏伟,桥联气势不凡。一曰:“越角吴根云横跨,左萦右带水交流。”一曰:“水流直达黎兼盛,界划始分浙与苏。”此桥所在处为江浙交界,黎里与盛泽接壤。

行文将尽再添一笔。2012年,历史悠久的黎里终于争回了历史名镇的荣耀。古镇开发,日新月异。沉睡于典故中的古桥由此也迎来了新生。市河上的12座古桥得到很好的保护,250来颗缆船石(半数雕有纹饰)更为一脉流水增添了珍珠般的人文光彩。2014年国庆,笔者回乡,“唤回乡愁”的老街已是游人穿梭、灯光闪烁。堪称意外惊喜,则是打造了古镇东入口,再造了一座壮观无比的“揽胜桥”——廊桥形象,皇家气象。不能断定,这样的壮举能否再现“揽桥残雪”的诗意,但有一点,野草茂盛的原生态保存可能还能唤回遥远而亲切的记忆。有总比无好,舍得总比不舍强。

梨花村落,水流脉脉,脉脉水流之上是一座座文化古桥。人杰地灵,古今贯通,但愿三里黎川再谱风流篇章。

(本文综合参考各类地方史志并吴国良《吴江古桥》一书,特此鸣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