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根溯源苏州河(399)吴淞江源

 余杭躬耕人 2016-10-20

   众所周知,苏州河发源于苏州的太湖。                                         马常宏先生考证:太湖的形成,主要是来自浙江天目山的苕溪和江苏宜溧山地北麓荆溪的水流,以及苏南浙西等周边地区的众多溇港注入,汇集而成。               古时,太湖的下泄出水口在菀坪浪打穿至松陵瓜泾口一带,太湖水由松江(今吴淞江)、娄江(浏江一带)和东江分泄入海。                                     即所谓“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是太湖的古名;三江,指的就是太湖进入东海的三条主要泄水通道东江、娄江和淞江。北支娄江即今浏河,自苏州娄门经昆山、太仓到浏河口入海;中支松江即今吴淞江,在近代,下游又称苏州河,从苏州吴江区向东进入上海后入海;至于南支东江,早已淤塞。),随东江、娄江、渐次淤废,作为三江中最宽阔的松江,承担着太湖的下泄主通道,维持了很长一般时间。吴淞江古名即“松江”,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又称之为“吴淞江”。古人曾以“吴淞之水震泽来,波涛浩瀚走鸣雷”的诗句,来形容它满载太湖之水滚滚东去流入长江汇入大海的壮观情景。                                                 由于地理环境的交替影响,茭芦塞路,太湖泄洪水道在历史长河中几经变换,原本气势磅礴的吴淞江也因为淤塞分流收窄”,昔日的大江,逐渐的演变成了现今的安静的小河。而原来细小的黄浦江由于众多支流的汇入等原因替代了吴淞江,成为太湖水入江入海的主渠道。                                                           今人对吴淞江源头研究,多倾向定于”瓜泾口”这一港名,认为吴淞江的源头在瓜泾口。其实,此种说法不完整。早期的吴淞江源头应该在松陵,也就是在  垂虹桥(旧时也称长桥)堍。在未建垂虹桥之前,这一带是茫茫一片水域,     左江右湖,是太湖的重要出水口。后来这里开凿运河,建“吴江堤”,修“至正塘”, 才逐渐显现河道水流,阡陌纵横。吴淞江的水域地位被确立,    为太湖泄洪引领了航向,起了主导的作用。垂虹桥上游还有“吴家港”,很短,但却是连接太湖与吴淞江的关键纽带。此后,吴江长桥河淤,松江进水口北移,  瓜泾口遂成为吴淞江源头。                                                                    吴淞江如从瓜泾口算起,穿过大运河,流经吴江、苏州、昆山、嘉定、青浦等县市,到达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全长约 125公里。                吴淞江在上海境内约54公里。在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上海成为外国殖民者的首选之地,一些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从这条河到达苏州,所以把它称为“苏州河”,一直沿用至今。但是中国官方资料仍一直叫这条河为吴淞江。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太湖泄水主渠道的吴淞江,历史十分悠久。古代,如今的上海滩是名副其实的一大片滩涂,黄浦江还不见踪影,    那时的吴淞江宽度超过20余里,浩浩荡荡,一望无际,汇入长江以及东海的终结处名为青龙镇,也即今天的青浦镇所在地。由于它当时的优越的地理位置,青龙镇可以说是古上海的中心,在上海的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上海航运和商业的发端,就始于青龙镇。考古发掘已经证明:在唐宋时期,青龙镇就已是繁华的名镇之一。南宋初年, 此地毗邻临安,长江、松江作为朝廷经济命脉的地位更加重要,青龙港也随之进一步繁荣,时人更称青龙港为“小杭州”。末,青龙镇因松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游日趋渐窄,大船难以直接出入,原有港口遂趋衰落,同时,黄浦江日渐扩大,港口商贸渐移至今上海的黄浦江边的老城区一带。     古青龙镇位于现在上海西部的青浦县之东北,在白鹤镇以东,重固镇以北,北临青龙江(今青龙河)。此青龙江即为古松江(今吴淞江)故道,相传三国时曾于此建造青龙战舰而得名。                                                               古青龙镇现已并入白鹤镇辖区。现在仍留有一段小河叫青龙河.附近有个小镇叫青龙镇,民间还流传着引青浦人自豪的当年的故事。                                 古青龙镇在唐代即建有报德寺,后改名隆福寺,并建塔,北宋时重建。清时康熙帝南巡,赐名吉云禅寺,故又名“吉云禅寺塔”。塔为砖木结构,七层八角。现塔仅存砖身,为宋时原物。现位于青浦区白鹤乡青龙村,又名青龙寺塔、 青龙雁塔, 俗称青龙塔青龙镇是上海第一古镇,青龙塔是上海最老的古塔。                       2016年10月12日我和老伴慕名造访了苏州市吴中区的名为“吴淞江源”的 一座沿江公园。现在的交通已经十分方便,去时我们乘坐11号地铁到终点花桥,然后乘坐昆山公交车151路转109路再转528路即可到达。它坐落在苏州大学儿童医院附近的 钟南路大桥的左右两边,是个开放式的公园。站在刻有“吴淞江源”四个大字的巨型石碑前,我思绪万千,原来,这里根本是一望无际的水面,太湖水从这里奔流而出,直奔大海而去,无比壮观。今天,在我面前的仅是一条安静的小河,人们为了纪念它辉煌的过去,在此立了“吴淞江源”这一块巨型石碑。                               瓜泾口就在离这里不远的苏州市吴中区最北部的松陵镇,中山北路太湖大桥下的湖岸边。这里,西濒东太湖,紧靠大运河,东望大上海,北近苏锡常。这里,就是东太湖的入海通道口,进出太湖的船只熙熙攘攘。这里,  已经建起了现代水利枢纽工程。这里的周边已是一大块湿地。离这里不远就是东太湖生态公园。写到这里,我浮想联翩,古代,其实瓜泾口周边直至今天的吴淞江源公园多是一片茫茫水域,他们都是太湖水东泄大海的通道,也是吴淞江的源头。(郑元兴写于2016.10.20)

                            探访吴淞江源

 图1-“吴淞江源”公园门口的巨型石碑 


吴淞江源松陵镇

  图2-垂虹桥旧照片(引自枫桥清水)古吴淞江太湖口,宋代,吴江县城为古松江

(即吴淞江)所分隔,往返均靠船只摆渡,遇到风浪,寸步难行。故松陵镇建垂

 虹桥,横截江流五六十里,东西长130丈,用木万计,取名利往桥,俗称长桥。为 

 方便路人歇息,桥之两堍还分别建有汇泽底定凉亭。桥中心也构宇其

 上,名曰垂虹,登以四望,万景在目,世人遂以垂虹名桥。垂虹桥南截太湖,

 北跨吴淞江,自古是太湖通泄洪水的主要水口, 因而此桥又不仅是一座交通道路

 长桥, 而且是一项古老的水利工程。

   

 图3-现今吴淞江源的灯塔
 
 图4-吴淞江源公园内的沿河风景

 
 图5-横跨于吴淞江源河上的钟南路大桥

 
 图6-吴淞江源周围的滩涂上正在建设一座规模宏大的体育公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