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园,寻梦见所期

 苏迷 2018-07-06

  本报记者 张丫 摄影 杭兴微

  留园路338号,就是留园。

  留园门前的这条路,原本是一条无名小径,园主盛宣怀在上海去世后,家族为了在留园盛家祠堂停棺治丧,将留园至广济桥路段拓宽、整修,方便运载灵柩的马车通行,便有了后来的五福路,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式更名为“留园路”。

  同为中国四大名园,留园与拙政园大不相同。留园历经的主人不多,广为人知的就是从徐氏两代到盛氏两代,中间有个寒碧主人刘恕。于今思之,从首任园主徐泰时开始,留园就有了让后人解读不尽的隐秘基因,那就是遗世而独立的“留园石”。

  石,原本不在园中,爱石成癖的园主四处问路寻石,留下许多佳话与传奇。有别于徐泰时与瑞云峰、盛康与冠云峰的声名大动,刘恕寻石显得颇为波澜不惊又细水长流。刘恕所好,是法书名画、香花奇石,“平生雅抱奇重癖,挥金辇尽太湖石。”他搜寻了十二名峰移入园内,并为它们认真取名:奎宿、玉女、青芝、箬帽、累黍、一云、印月、猕猴、鸡冠、拂袖、仙掌、干霄,请好友画家王学浩绘《寒碧庄十二峰图》,还自号“一十二峰啸客”。后来又寻到独秀、段锦、竞爽、迎辉、晚翠五峰和拂云、苍鳞两石笋,自此又有了石林小院和“石林小院说”。刘恕寻石喜欢不期而遇,把石头当作朋友一般,讲究自然天成,赋名也随心所欲,追求一个天性与率真。香花奇石之外,还有法书名画,刘恕将自己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廊壁中,也影响了后代园主,形成了留园“书条石”的特色,今天的留园还有书条石372块。

  刘恕寻石、写石、仰石,春夏秋冬皆入景,心性情感都藏真,让人读来如往事回放,随石穿越。然而,再回首,风拂过,一池碧水皱轻波。碧波之上,一叶扁舟轻摇,一名身穿古代服装的笛子手正准备为游客演奏曲目。当一曲《姑苏行》悠扬吹起,正在留园中部游览的游客都停下了脚步。无论是明瑟楼、绿荫轩,还是濠濮亭、小蓬莱,池边的建筑也如游客一般,陶醉在笛声中。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泛舟扬笛,却自然而然地被这笛声所吸引。这就是“留园寻梦”。每年的四月和十月,诸如昆曲、苏剧和笛箫演奏等节目都会在留园里演出。冠云峰下,“杜丽娘”与“春香”相伴游园;五峰仙馆,琵琶声声,倾诉《春江花月夜》;演艺厅里,《宣怀回乡》了……我在留园流连,只觉移步换景,亦古亦今。

  刘恕寻石,留园寻梦,皆有径。“留园石”从古传到今天,“留园寻梦”又将现代人引入古时生活情境,一来一往,融古铄今。当代人在传承与发扬中探索着,就如无名小径变成留园路一般,还要把这份礼物送给后人。

  园林名片

  名称:留园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338号

  园龄: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面积: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

  开放时间:3月21日-10月15日(7:30-17:30);10月16日-次年3月20日(7:30-17:00)(闭园前30分钟停止售票)

  概况:明万历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是留园的第一任园主,后又历经刘恕、盛氏等。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利用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厅堂庭院建筑取胜;北部陈列数百盆朴拙苍奇的盆景,一派田园风光;西部颇有山林野趣。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秀色迭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