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蔚:“龙城”无城

 昵称16627923 2018-07-07
 

 

 

 

 

辽阔的内蒙古草原

 

 

龙城王昌龄的《出塞》诗而广为人知:

 

时明月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马度阴山

 

诗人从描写景物入手,首先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万里”,指边塞和内陆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的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指的是曾经单军突进,捣毁匈奴龙城的汉代车骑将军卫青;而阴山则是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倘若攻袭龙城卫青而今健在,匈奴的骑兵就决然跨越不了阴山,南下侵扰中原地区。

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李攀龙曾推奖它是代七绝压卷之作”。

“龙城”重要如此,知名如此,那么,它到底在哪里?什么样儿?

龙城,地址在“察哈尔左翼旗界”,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镶白旗及其附近,系匈奴祭天、大会诸部处”。匈奴“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的习俗。“西方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

龙城亦作笼城茏城,又作龙庭匈奴游牧生活,居穹庐,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所以“龙城”是移动的,且并无真正的城郭存在。

 

 
 

匈奴人的服装

 

代开始,雄踞北方的匈奴就不断南下中原,烧杀抢掠,民众不胜其苦。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派出四路大军迎战。车骑将军卫青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代郡(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轻车将军公孙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将军李广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果敢冷静,进军神速,出其不意的“飞”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近千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封卫青为关内侯。

 

 
 

卫青

 

龙城之战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朝自高祖刘邦建国以来,屡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不能安居乐业,匈奴又屡施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冒顿单于趁机致书吕后,要她嫁给自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入关,斥候甚至一度略至长安附近的甘泉,实为朝的心腹大患。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卫青(?-106)后来 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作者王昌龄 (698756),盛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曾任江宁丞,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