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词文献:左主干分叉病变单支架好还是双支架好?

 duke2018 2018-07-07

      该研究探索现在新的药物涂层支架(C-DES)和早一代的药物涂层支架(E-DES)在左主干分叉病变的长期结果,并探讨支架策略的影响。

      1353位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有2个真实世界的注册研究,E-DES有889例,C-DES464例。主要终点是MACE发生率,MACE定义为3年随访期间心血管死亡或心梗、支架内血栓、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

      MACE3年发生率8.7%,单支架策略的比双支架策略的有更好的临床结果(4.7% vs 18.6%),新的支架(C-DES)比早的支架(E-DES)MACE发生率更低(4.6% vs 10.9%),尤其是比双支架策略的更好。新的支架(C-DES)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干预前分支血管狭窄≥50%是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新一代支架处理左主干分叉病变的长期预后可以接受,单支架比双支架的策略更好。



【晨读感悟】

      对于单支架还是双支架哪个策略好,分支有狭窄病变的比例比较重要,该研究也发现了分支狭窄>50%也是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具体的分型例数,1.1.1病变E-DES单支架103例(17.7%),双支架161例(52.3%),C-DES单支架106例(27.5%),双支架40例(50.6%)。0.1.1病变E-DES单支架14例(2.4%),双支架43例(14%),C-DES单支架8例(2.1%),双支架9例(11.4%)。单支架组1.1.0与0.1.0占50%以上,所以个人认为更多情况下是病变分型决定了支架策略是单还是双,对相同分型的病变进行单或双支架来比较可能更有可比性。也就是说能够单支架完成的左主干分叉病变尽量不用双支架。还有无论单还是双,IVUS应用的比例不是很高,该研究在一半左右。而且也没有FFR,这也是影响策略与预后的因素。侯江涛教授力挺左主干病变有IVUS等腔内影像学辅助,相信结果会更好。

      最后附一个上周做的左主干远段分叉1.0.0病例,因为经济关系也没有IVUS指导,请指正。

      男性,52岁,不稳定心绞痛。冠脉造影示左主干远段分叉病变(0.1.1)。

      经济困难,没用IVUS指导,先预扩+切割后植入4.0×21mm支架(LAD-LM),回旋支球囊拘禁。支架植入后造影分支完好,撤出回旋支导丝做第1次POT(5.0×8mm)。

    回旋支导丝rewire后5.0×8mm球囊做第2次POT(18atm)。

      单支架策略的最后结果,如果有IVUS辅助判断,并按照5、6、7、8原则,会更有利于预后。

引自震锋晨读(浙江湖州中心医院-程震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