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工作本土化之价值观的本土化

 水竹ezweqh53rj 2018-07-07

一、价值观被认为是社会工作的动力和灵魂,也是社会工作的生命线。可见价值观的本土化在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重要地位。请具体剖析价值观本土化在社会工作本土化以及强化社会工作应有功效中的地位和作用。

谈这个问题需要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需要更准确地界定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第二个前提是需要紧扣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这样才能弄清楚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是什么关系,才能清晰地说明它的本土化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应有的地位和功效;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说清晰地论证怎样才能强化其本土化的地位和作用。

1、专业价值观的界定。

所谓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等的规范体系,是从业者的专业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的据,也可以说是社会工作认定专业行为、辩明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它决定社会工作存在的目的和功能。社会工作价值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内容不同;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2、本质界定的含义。

从本质上说,社会工作是依托社会福利制度而存在的,运用专业方法调整和改善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状态,帮助其最大程度地实现潜能,以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为目标的一个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的这个本质界定,在本栏目之前有关“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和策略”等专题讨论中已有论证。[1]这里只是想进一步说明:社会工作的制度性这个最重要属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现为福利服务递送制度,即作为社会服务实践的社会工作;二是表现为社会福利制度的组成部分,即作为落实社会福利政策的途径的社会工作。参见下图。

3、基于本质界定的价值观构成。

按照社会制度理论,在构成社会制度的价值、规范、组织和设备等四大要素中,社会制度的价值要素是灵魂,它决定社会制度存在的目的和功能;社会制度的创设、沿袭或发展进步,通常是多种价值倾向冲突与整合的结果。[2]如果说社会工作的制度属性有两层含义,那么构成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也可以分为两层:一是社会工作所依托的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观,它帮助抉择社会需要怎样的福利制度,如何才能回应社会需求,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这一层面的价值观较为宏观或中观,主要包含服务、社会公正、人的尊严和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义和潜能等。另一个是社会工作实务制度的价值观,它帮助抉择面对具体的服务群体时,如何通过日常的服务制度性安排,让其中每一个服务对象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实现其最大潜能,从而缓解或者消除与服务对象群体相关的社会问题,提升福利服务品质。这一层面的价值观相对比较微观,如接纳、不批判、个别化、保密、案主自觉等。两个层面的价值观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彼此不可或缺。

4、价值观本土化的内涵。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中国的本土化,实际上是价值观的本土表达,核心内容不容篡改。所谓价值观的本土表达,是指根据我国本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现状,寻找能够完整表达既定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本土表述或者理论建构;不论是本土表达还是本土建构,都不能改变价值观的实质内容。例如,儿童社会工作的儿童权利价值理念,本土表述可以用“权益”,但其内涵和既有儿童社会工作中的“权利”,甚至“儿童的基本人权” 是一样的。

另外,本土表达可以指语言文字表达,也可以指实践行为表达。如儿童的受保护权;其内涵是指保护儿童免遭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等四大人为伤害,但是,截至目前,不论是教育界还是国家正式的儿童保护政策文档中,都没有原文照搬的界定,都极少向受训者讲解这个概念,但两个部门的政策文档都采用了列举式表达,将儿童受保护权受到侵害的具体现象或行为植入正式文档,要求将反对或者消除这些现象和行为开展工作;如儿童拐卖、强迫乞讨、不履行监护职责、校园欺凌等。

5、价值观本土化的作用。

综合上述论证,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首先对本土社会服务制度和本土社会福利制度都会产生影响;并且应该是正面影响,不仅能促进微观社会服务的改进,还能促进社会福利制度的改善,为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让每一个人过的更加舒心、幸福!其次,因为保留了社会工作既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其本土化带来的实际上是与西方社会接轨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因此,若要推进社会工作的良好发展,让社会工作发挥专业作用,除了提升从业者的专业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寻找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本土表述,并以本土表述为指导,首先界定能够改善社会公平和公正状态的社会福利领域,为社会工作在明确的社会福利服务领域,针对具体的服务对象,运用价值观建构专业的社会服务流程、规范和标准,从而实现对每一个服务对象生活状态的改善,让他们生活得更加愉快,进而让社会变得更加的公正和美好!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上而下”的改变模式。当然,社会工作也可以用价值观的本土表述做指导,甄别服务对象,通过基层一线的服务实践向上促进相关福利制度的改善,完成“自下而上”的改变。

 

二、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 它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本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本土化不但强调外来者对它所进入的社会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 而且特别强调后者的主体性。请谈谈源于西方,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利思想的结合点是什么?如何本土化?

想重点回应第一个问题,因为第二个问题在上面有关“价值观本土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中已经包含。

关于基督教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慈善精神;二是慈善管理。所谓慈善精神,就是扶贫济困,就是服务。不论是早期的强调精神帮扶,还是后期加入的物质帮扶,基督教倡导每一个教徒为身边贫困、残疾和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也是为什英美反映工业革命前后时代的电影里,常有富裕人家与贫困人家“结对”,定期带着食品和日常用品探访结对贫困人家的故事情节。西方基督教影响之深远,足可以让所有信徒成为慈善人。这也相当于让西方社会成为一个“我为人人”的社会;放在当下,就相当于有了有一个每一个人都是“志愿者”的现代社会。所谓慈善管理,是指针对慈善对象而开展慈善活动的一系列规范和标砖。不论是在政教合一的历史阶段还是在政教分离的历史阶段,基督教会都有一整套慈善活动的管理规范,包括对慈善对象的界定、慈善活动、慈善款项募集和款项花费公布等。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历了“科学慈善运动”,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包括社会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知识,去掉宗教神学的内容,形成现代慈善工作体系,包括慈善对象的甄选、慈善资源的培育和管理、慈善工作的规范和标准等。这个现代意义的慈善管理制度实际上就是从慈善志愿服务脱胎而成的社会工作服务制度。综合上述论证,基督教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最核心影响是“慈善精神”,即不计回报的服务,扶贫济困的服务;其次就是慈善的科学管理,即关于怎么做是对的,如何做是好的的判断。

这种宗教影响具有普遍性,即广大民众对慈善既有思想上的认知,也有行为上的认同。这也让社会工作在西方,从最初起源到后来成熟发展,长期都存在于民间慈善服务领域,即非正式社会福利领域。以美国为代表,社会工作在进入国家正式体系的时间,大约是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国家意识到了自身在贫困问题中应该承担责任,从而出台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社会工作成为落实这些政策的重要人员队伍被政府引进。因此,从慈善的角度,国家的福利制度是以国家名义,动用国家资源开展的国家慈善工作。

我国传统文化,包括佛教、道教和儒学等,和西方基督教一样,也教人向善,但缺乏可操作的向善行为指导,对个人的行为指导更多聚焦在“自我的修身养性”,即讲良心,没有形成民间慈善行为群体或者群体的慈善行为习惯;同时,不论哪一种传统宗教或学说,对“良心”或者“善良”都缺乏看可操作的规范。换句话说,目前我国民间慈善行为并不普遍,民间慈善管理制度并不成熟,管理水平也不高;这就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落地,即本土化形成了挑战。

基于上述论证,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福利思想的的优先结合点是慈善精神和基于慈善精神的服务制度建设,即需要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方法,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培育和发展民间慈善观念和行为;再从慈善精神的角度,理清政府的“慈善”职责范围,并制定“政府慈善制度”,即正式福利服务制度。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还遇到一些情境化的困境,如个别化与标签化的界限问题,社会工作要尊重和接纳个体的独特性,但社会工作者本身就生存于既定的文化环境,很容易对案主的态度或行为定论或标签化;又如“案主自决”中如何保障对案主及他人的“无害”。这些情境化困境在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过程中应予以怎样的关注?

我认为产生这种个别化和标签化界限模糊的问题,既有社会工作专业性有待提高的原因,也有社会工作实践环境有待改善的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实践中贯彻得不彻底。

从社会工作专业性不足这一原因来看,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者无法将学到的“尊重、无歧视、接纳”等价值观转化成为日常面对服务对象的服务言行,贯穿始终。例如,留守儿童,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单拎出来,是因为他们都属于有监护风险,需要社工关注的群体。“留守儿童”在这个时候,是一种监护风险,供社工用于划分儿童的风险类型。但是,每一个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服务,还需要社工进一步跟进评估;之后,社工根据评估结果,针对留守儿童群体或者个体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而不是用“留守儿童”指代他们,甚至与一些负面特征联系在一起。这样就避免了标签化。

从社会工作实践环境不佳这一原因来看,主要体现在社工服务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专业体系,目前大多存在于非专业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如社区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社工在与专业群体之外的行政管理体系、财务体系、其他如司法、共青团或者妇联等体系进行对接或者交流时,无法坚持使用专业语言,而需要使用非专业语言,从而导致个别化与标签化的界限模糊。

要改善这种情形,首先仍然需要社工能够吃透专业价值观,完成本土化训练,在日常实践中避免界限不清的情形;同时,希望随着专业队伍的扩大,专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社工面临的“外来干扰”能越来越少。

  

四、怎样看待“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建立能够指导实践的、具有操作性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

    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正式推进才刚刚十年多,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因此,有着社会工作专业灵魂之称的社会工作价值观,自然还会经历长期的不断的本土化的过程。

另外,如前文所述,社会工作是依托社会福利制度而存在的一个专业和职业,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我国已经取得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远远无法匹配。以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为例,长期以来只有针对弃婴的养育机构体系,2006年增加了针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服务;其他针对各类困境儿童,如留守儿童的服务体系,直到2013年才开始探索,至今未能形成制度体系。所有这些制度建设,一方面意味者将为社会工作职业化提供空间,另一方面更意味着社会工作可以借助专业价值观的本土化研究和发展,指导和促进这些制度的建成。

从操作化的角度,要让社会工作价值观对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可以采用两个途径:1、对照既有的社会工作价值观,逐一结合本土现实,研究本土化表达,进而为制度建设提供指导;2、针对本土现有的社会福利问题,寻找合适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以它为指导,在微观层面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在中观和宏观层面建构相关社会福利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