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易心得38:《周易·复》卦与反复其道

 超越自我极限7h 2018-07-07

 

 

《周易·复》卦与反复其道

一、复卦经文

                      卦第二十四

 

(震下坤上)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六二,休复,吉。

六三,频复,厉,无咎。

六四,中行独复

六五,敦复,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参考注释

⑴复:“复者,各返其所始。《易·系辞下》‘复,德之本也’”韩康伯注。指人体治水的逆反。

⑵朋来无咎:朋,“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说文》。朋来,喻指慧观到非恒名的显现。

⑶反复其道:意为逆反回归道的本来。

⑷七日来复:指七天为一个逆反变化的小周期。

⑸不远复:意为不远离反复之道。

⑹无祗悔:“祇,通‘振’,拯救。《墨子·兼爱中》:‘以祇商夏蛮夷丑貉。孙诒让闲诂:‘祇,当读为振······此谓得仁人以拯救中国及四夷之民’”《汉语大字典》。句义为不知反复之道以自救必然后悔。

⑺休复:“休,美也。《易·复》‘休复’”惠栋述。指比较充裕的、有周期性运行的治水反复。

⑻频复:频,《玉篇》急也。《广雅》比也《诗·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频。《传》频,厓也。《易·复卦》“频复厉无咎”。《注》谓频蹙之貌。以上释义均出自《汉典》。指比较枯竭、后天人为意识过重的治水反复。

⑼中行独复:指持守中气以为和的治水反复。

⑽敦复:“敦,厚也.《易·复》‘敦复’焦循章句。

⑾迷复:迷失于后天人心用事之复。

⑿用行师:指调动军队,行师征伐。

  

二、经文释义

复,内外出入都没有病患。朋友来了没有灾咎。逆反于本来之道,七天就会有一个反复的过程,认真践行会有吉祥和顺利。

初九,不要远离反复之道,就没有不知拯救自身性命的后悔了,大吉大利。

六二,有规律的反复,非常吉利。

六三,频发的反复,有危险,没有灾咎。

六四,持守中和,恆德不二的反复。

六五,自觉践行之复,无忧无悔。

上六,迷失之复,凶险,会发生灾难。如同用兵打仗一样,结果大败,对其国君灾难深重,以至于十年都不能征伐。

 

三、经文道解

复卦,上坤下震,地下有雷,一阳复生之象,此时为阴消阳长,故能“出入无疾”。有趣的是甲骨文“疾”字( ),正像一个大人受到两个小人的攻击,说明古人对于病患属于阴性信息的认识是非常明确的;人知道自觉修身,就能有效地涤阴增阳,防治疾病,出入无碍,成就事业。修身者在阳气增强时,可以慧观到体内众多精气神非恒名的活动,这正是修证进展的标志,是谓“朋来无咎。”人能够“上善治水”,使人体中的后天之水逆反升华阳化为先天的精气神,就能祛病保健,益寿延年,这就是“反复其道”,复归于道的本来;七天时间就是一个反复的小周期,只要认真践行,人生的道路就会吉祥如意。

初九,不远复。说的是实证逆反复归的基础,仍然为信德深厚。所谓道不远人,唯人自远,人被尊为万物之灵,就在于能够明德知道,自悟自证,复归于道,才算得上生命的圆满,人生光阴没有虚掷,就不会留下遗憾和后悔了。有这样弘深的精神追求,而且一步一步去践行实现了,人的一生必然充满光明,大吉大利。

六二,休复。指顺其自然的逆反复归。“休”是会意字,意为人靠着树木休息。甲骨文“休”字,有各种各样的图象,有的表示人坐在树根上休息;有的表示坐在树枝上休息;有的表示靠着树杆休息;有的表示扶着树枝或者树杆休息等等,表现的是非常自然、适意的情态。同时,也喻示“木”为仁德,人可以依靠修证仁德复归于道,而仁德正是上善之德,老子“上善治水”的修身真义,由此可会。

六三,频复。由参考注释看,“频”字的含义比较多,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表示多、频繁,然而质量不高的逆反;二是表示少、接近于水源枯竭的逆反。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合于自然规律的逆反复归,故难免出现危险;虽然如此,因为有“不远复”的信德基础,最终无灾无咎。

六四,中行独复。这一爻是在前三爻修证基础上的提高。既有“不远复”的信德为基,又汲取了“休复”之长、克服了“频复”之短,故能合于中正中和,是得一之复。正如老子《德道经·得一》章所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实现身国大治,得一而止,唯此为大,别无他途。

六五,敦复。敦,有敦促、敦厚等义,这里可理解为自觉践行德道修身,上善治水,明理得法,修证得一,复归于道,从而生命圆满,人生无悔。

上六,迷复。是最不可取的逆反复归。指迷失于后天、人心用事之复。这样的逆反,不仅不能复归,而且还有凶险,会发生灾难。如同用兵打仗结果大败一样,国家元气大伤,其危害对国君特别深重,以至于十年之久也不能征伐。

 

四、结语

《黄帝四经·道法》曰:“天地之恒常,四时、晦明、生杀、柔刚……”,是说天地有其自然的阴阳生杀规律,如每年的冬至日,正是“阴极而阳始至”(《孝经纬》)的转折点,作用于人体也恰好契合于“一阳复生”的运行机制。

复卦,正是对这种天人合一修身理法的系统表述。六个卦爻分别说明了上善治水,逆反复归的六种情况,告诫我们应该从“不远复”做起,顺其自然而“休复”,“中行独复”而得一,自觉践行而“敦复”;同时努力避免后天人为意识造成的“频复”和“迷复”,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德道修身的殿堂,“反复其道”,回归于道的本来。

老子说:“反也者,道之动也。”(《德道经·第四章·反复》)。复卦卦象也正好和剥卦相反,剥卦为五阴剥于上,若不知阻止,人的性命必然流浪生死,永失真道;复卦为一阳生于下,依次修复,必然回归于六爻纯阳的乾键之体,淳德归道。修身者一旦参破此理,就能够顺天时,识明师,法天地,治身国,常保身心健康,得大慧智,今生不证何时证?当下不行何时行?何乐而不为呢?

(参见熊春锦先生著作《老子·德道经校注》、《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医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