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子宫,那些你问不出口的问题我们来帮你问!

 渐近故乡时 2018-07-07

专家

推荐

任玉兰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宫颈癌的手术及治疗,以及卵巢癌的手术及化疗。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热点话题: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任医生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发生癌变而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育龄期女性的每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会发生一次增厚、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在子宫内膜反复修复的过程中,雌激素会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如果体内有较高的内源性或外源性的雌激素水平而没有孕激素的拮抗作用,可能会引发子宫内膜的持续增生,从而引发癌变,发生子宫内膜癌。

热点话题: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是否有年轻化趋势?发病的高峰年龄段?

任医生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的三大常见恶行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生率高居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首位,美国每年大约有49,560 新发病例和 8,190 例死于子宫内膜癌,是导致死亡的第二位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西化,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一般在50~65岁,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热点话题: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预警信号?如何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

任医生

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大多数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在年轻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被忽视,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可以是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绝经后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因此,当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热点话题: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

任医生

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方法中,最简便有效的就是B超检查。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回声不均或宫腔内赘生物,有无肌层浸润及其程度等,其诊断符合率达80%以上。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肥胖者甚多,因此经阴道超声比经腹部超声更具优势。由于B超检查方便及无创,因此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规的检查,也是初步筛查的方法。如果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或者有肿块,那么就需要做分段诊刮了。分段诊刮是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是否为癌,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还可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腺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对于围绝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的患者,分段诊刮还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分段诊刮的标本需要分别标记送病理学检查,以便确诊或排除子宫内膜癌。如果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做宫腔镜检查。与分段诊刮相比,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有无癌灶存在,癌灶部位、大小、病变范围,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直视下对可疑病变取材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较早期的病变,减少了对子宫内膜癌的漏诊率。此外,大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都是散发病例,小部分患者的家属中如果同时患有相关的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小肠癌、输尿管癌等,可能存在遗传相关的肿瘤,如Lynch综合症,建议患者和家属都进行基因检测,以帮助进行早期诊断和筛查。基因检测的费用根据检测的基因个数和检测方法不同,一般在5000~20000 元不等。

热点话题: 子宫内膜癌治疗有哪些手段?

任医生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术为主,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手术范围包括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等。术后按照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是否有复发的高危因素选择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放疗;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对于部分晚期和复发患者还可以采用激素治疗。

热点话题: 母亲得了子宫内膜癌,女儿的发病风险是不是很高?

任医生

大部分80%以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都是散发病例,并没有遗传相关性。但如果除了母亲外,如果家族里还有其他亲属患了相关的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小肠癌、输尿管癌等,可能存在遗传相关的肿瘤,如Lynch综合症,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帮助进行早期诊断和筛查。此外,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如果50岁之前发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也要考虑遗传相关的可能性,建议进行基因检测。

热点话题: 患了子宫内膜癌,还能有机会怀孕吗?

任医生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了子宫内膜癌,她们可能还没来得及怀孕生子,就被查出患有子宫内膜癌。这部分患者,是否就一定要切除子宫呢?对于一部分早期患者,如果肿瘤没有侵犯子宫的肌层,局限于子宫内膜,没有子宫外的转移,病理类型是高分化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有可能不需要切除子宫,通过孕激素等药物来控制肿瘤。但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疗效,以防肿瘤进展。因此,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能够保留生育功能,需要经过专业的妇科肿瘤医师评估才能决定。

热点话题: 子宫内膜癌手术后,女性是不是会提前衰老?是否需要补充外源性雌激素,让自己保持年轻?那会不会增加复发的风险?

任医生

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由于切除了子宫和双侧卵巢,激素水平下降,可能部分患者会出现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但对于部分早期的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早期的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概率很低,并且保留卵巢也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复发风险,因此,对于部分早期的年轻患者可以考虑保留双侧卵巢,以保持患者的激素水平,但术前需要经过专业的妇科肿瘤医师评估风险后决定。对于切除了双侧卵巢的患者,术后不建议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因为子宫内膜癌是雌激素相关的肿瘤,如果摄入过多的外源性雌激素,而没有孕激素的拮抗作用,有可能会增加复发的风险。

热点话题: 是不是越丰满越容易得子宫内膜癌?罹患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有关吗?

任医生

子宫内膜癌的三联症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因此,肥胖的妇女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其他女性高,这与肥胖妇女的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密切相关。由于乳腺癌也是与激素相关的肿瘤,因此有的妇女会同时或先后患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这与体内的激素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此外,部分患者同时罹患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原因可能是存在基因突变,如BRCA1/2基因突变等,从而引起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热点话题: 子宫内膜癌容易复发转移吗?复发转移后该怎么治疗?

任医生

一般来说,大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很好,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少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复发转移,子宫内膜癌的复发率约为20%左右。复发患者的预后较差,死亡率约为25%。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可采用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化疗主要用于广泛转移的患者,而放疗主要用于单发、孤立的转移并且之前没有接受过放疗的患者。病灶不多且局限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治疗,将病灶尽量切干净后再辅以放化疗。

热点话题: 子宫内膜癌患者康复期后可以同房吗?子宫内膜癌患者该怎么调理?有什么注意事项?

任医生

子宫内膜癌患者康复期没有特殊的要求,术后6个月后就可以同房了,但要注意不要过于用力,以免阴道残端裂开。所有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复查时间,前2年每3个月,之后4-6个月复查,5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饮食方面,正常规律饮食即可,可以减少摄入高雌激素的食品,包括蜂王浆、燕窝等。所有治疗结束后,如果患者有需要,还可以采用中医中药进行身体调理。

关于子宫内膜癌还有疑问?

可以在留言处继续提出~

或者

欢迎收听喜马拉雅fm节目

《肿瘤科普在掌间》

来获取更多的科普知识吧~




觉得好,请点赞!

编辑:刘雁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