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演义》第六回 二陆初来俱少年 一蓑烟雨任平生

 天高云淡zcg 2018-07-07
 
 
第六回 二陆初来俱少年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考试结束后,主考欧阳修和阅卷官梅圣俞等人对着一份试卷不知如何是好。本次考试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位考生引用了一个大家从没见过的典故,他说“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皋陶是尧舜时的法官,后世尊为律法和监狱之神。
  欧阳修问梅尧臣等人:“你们真的没有见过这个典故?”
  梅尧臣等摇头。
  梅尧臣字圣俞,欧阳修开玩笑说:“圣俞兄,你和皋陶同为‘尧臣’,连你也没听过这个典故,说明这位考生可能是自己杜撰。”
  梅尧臣说:“这可不一定。进士考试如此重要,我认为一般人不会用自己的前程冒险,胡编乱造典故。这位考生学问渊博,雄辩滔滔,他很可能看过一些我们都没注意的古书。”
  欧阳修自言自语:“要是有一台过目不忘的机器,可以把所有的古书都装进去,查询资料的时候只需搜索几个关键词就能找到原始出处,那该有多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场的一位李姓考官牢牢记住这件事,回去赶紧立下遗嘱,千年之后他的子孙依靠开发中文搜索引擎一跃成为中国首富。
  如果不考虑那个大家都没印象的典故,这篇文章肯定是所有考生作文的翘楚。欧阳修接着问:“我想把这位考生定为状元,你们什么意见?”

 

梅圣俞说:“这个考生才气纵横,完全可以定为状元。”
  另外一位考官不赞成,他说:“万一这个典故真是他杜撰,作为考官不能分辨反而把他录为状元,只怕我们会成为千古笑谈。”
  宋朝进士考试为了防范舞弊,所有试卷在评阅前都请书吏重抄一遍,所以谁也不知道这份试卷的真正主人。欧阳修最后同意把这位考生录取为第二名。除了担心考生所用典故是杜撰,他还怀疑这篇文章出自南丰曾巩。曾巩是他的门生,他必须避嫌。
  考试结果公布之后,大家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来自四川眉山的苏轼。苏轼的弟弟苏辙同时考中进士。嘉佑二年进士考试的主考是欧阳修,考生除了曾巩和大苏小苏,还有苏氏兄弟的父亲苏洵。也就是说这次考试唐宋八大家有五位参与,绝对是科举史上空前绝后的盛事。
  三苏父子一夜成名之后,带着自己的文集分别拜访欧阳修、梅尧臣等考官。到了梅尧臣家,梅尧臣偷偷把苏轼叫到一边。
  “老弟,你策论中那个皋陶杀人的典故出自什么书?我和欧阳大人都没见过。”
  苏轼说:“不是典故,是我自己临时编造。”
  梅尧臣哑然,改天和欧阳修一说,欧阳修放声大笑。敢在如此重大的考试中挑逗全体考官,说明苏轼极度自信并且不走寻常路,这正是成为一代宗师的基础。

欧阳修后来在给梅尧臣写信的时候承认“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他还对自己的儿子欧阳棐说,你记住我的话,有苏轼在,三十年后世人就不会再提起我了。不但欧阳修感慨自己即将被取代,皇帝宋仁宗参加完殿试回到后宫也对曹皇后说今天为后世子孙得到了两个可以做宰相的人才。曹皇后是宋朝开国大将曹彬的孙女。
  嘉祐六年苏轼兄弟又双双通过制科考试。宋朝的进士考试比唐朝简单,但制科考试却堪称史上最严。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必须由朝中大臣推荐,经过初试筛选,皇帝亲自出题并监督整个过程。南北两宋总共三百多年的历史,进士考试录取了超过四万名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的人不过41人,正好是进士的千分之一。制科考试分为五等,其中第一和第二等是虚设的荣誉等级,所以苏东坡虽然被考官定为第三等,但已经是王朝建立以来最好的成绩,在他之后也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得到了第三次等。此时距离北宋开国正好一百年,所以人称“百年第一”。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洵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欧阳修把他的《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文章进献朝廷,士大夫争相传习。他在宰相韩琦推荐下成为秘书省校书郎。

苏轼十九岁和王弗结婚,二十二岁金榜题名,二十六岁通过制科考试。正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他的母亲、年仅二十七岁的妻子王弗和父亲苏洵在几年之内先后病故。苏轼兄弟为了奔丧守灵,在故乡眉山和京城开封之间疲于奔命。
  王弗的堂妹王闰之长得和姐姐一模一样,苏轼忍不住频频张望,于是在苏氏兄弟回京之前,当年那个负责传递情书的小姑娘自己做了新娘。
  这时候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开始进行变法。后世习惯把司马光、欧阳修和苏氏兄弟划为保守派,其实当时差不多所有知名官员都是保守派,不信请看元祐党人碑。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是比较客观的,他也认为当时的北宋王朝需要变革,但是不宜操之过急,因为“法相应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但在王安石及其门徒看来,只要不和他们站在一起就非我族类。苏轼此时人微言轻,对政治斗争也不感兴趣,所以请求外放离京。
  熙宁四年,三十四岁的苏轼做了杭州通判。通判的意思是“同判”,名义上可以和知州共同处理公事,还有监察官吏的权力,实际上就是一闲职。当时他已经有疏浚西湖的想法,可是没人把他的建议当回事。既然说话不算数,他乐得自在逍遥,经常和同僚漫游西湖。那几首和西湖有关的著名诗歌就写在这个时候。“故乡无此好湖山”,他开始有了归隐江南的打算。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后来居上,超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柳永的《望海潮》。柳永的《望海潮》曾经引发战争,苏轼的这首诗却让西湖定名定性。现在大家都以为西湖的名字和西施有关,其实春秋战国时西湖根本没有成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他们有时会请歌儿舞女上船助兴。有一天苏轼注意到一个小姑娘歌唱得很好,只是始终不敢抬头,特意把她叫过来闲聊。这个姑娘正是王朝云,当时只有十二岁。王朝云是杭州本地人,苏轼听说她家境非常困难,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些钱给她家人看病。此后两人往来频繁,在苏轼三年任满即将离开杭州的时候,已经十五岁的王朝云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龄,经人说合定下婚约,朝云做了苏轼的小妾。有人认为正是王朝云启发苏轼写下《饮湖上初晴后雨》,朝云就是苏轼心目中的西子。冥冥之中苏轼似乎注定要做王家的女婿,他的三位妻妾都是王氏女子。
  在苏轼的杭州游伴中,经常有张三影张先的身影。此老曾经是前两代文坛领袖晏殊和欧阳修的座上宾,如今又来陪伴新一代文星。他就是宋朝的贺知章,见证了北宋的繁华过往。

这天经常在苏轼随笔中出现的好友刘贡父来到杭州,苏轼请人通知张先,三人同游西湖。一叶小舟靠近他们的游船。小舟上抱着古筝的美少妇羞红着脸对苏东坡说:“民女从小仰慕先生才名,婚前碍于礼教不能去见先生。如今我已经嫁人,听说先生游湖,冒昧前来拜见。民女擅长弹筝,愿为先生献上一曲。先生如果能以一首清词相赠,民女此生无憾。”苏轼不能拒绝,于是填了一首《江城子》送给少妇。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熙宁五年,新到任的杭州知州是比较爱才的陈襄陈述古,从此以后苏轼更加自由。两年后陈襄移守南都即现在的河南商丘,苏轼送行至临平并写了《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送别陈襄之后不久,苏轼升任山东密州知州。据说他去密州是自己申请的,因为当时苏辙在河南做官,苏轼希望离弟弟近一点。张先等人一直送到湖州,然后又相随到松江垂虹亭。已经八十五岁的张先填了一首《定风波》,“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苏轼在赴任途中写了另一首《沁园春》,回顾自己和苏辙的兄弟情份。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在密州期间,苏轼还是无法把杭州忘怀。他的《蝶恋花》(密州上元)把杭州和密州联系起来。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这首词写于熙宁八年元宵节,苏轼不过四十岁,但他已经有了人生易老的感觉。几天之后的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已经去世十年的前妻王弗,写下悼亡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当时只道是寻常。王弗是眉山邻县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苏氏兄弟曾拜王方为师。少年苏轼一边听王方讲“男女授受不亲”,一边和王弗眉目传情。他和王弗算是青梅竹马,可是当年王弗的离去并没有让他痛不欲生。十年之后的今天他才知道这种爱刻骨铭心,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苏轼曾经很不谦虚的谈论过自己的文才,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大致是说自己写文章随心所欲,总能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这首《江城子》就是最好的范例,无论是情感还是文字,看不出一丝刻意。
  这年冬天密州连续几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老百姓种的冬小麦面临颗粒无收。密州军警护送苏太守去常山祈雨,全副武装浩浩荡荡。祈雨仪式逐渐演变成狩猎军训,苏轼亲自射杀一条老狼。
  苏太守带领大家欢天喜地回到衙门,下令犒劳全体随行人员。他当即填了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令驻军壮士抵掌顿足而歌,吹笛击鼓以为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过了一段时间,苏轼想起自己打猎的雄姿,希望通判再组织一次。没想到通判推三阻四,反过来劝苏轼放弃。
  “大人最好别去,狩猎劳民伤财,传出去影响大人声誉。”
  “我们少去点人不就行了?”
  “必须去那么多人。”
  “为什么呀?”
  “这个季节山上的野兽非常少,如果不多去点人把野兽往大人这边赶,大人可能连野兽的影子都见不着。”
  “不会吧,上次铁沟的山羊野兔不是挺多吗?”
  “大人没觉得这些山羊野兔过于温顺吗?”
  “怎么啦?”
  “他们都是当地老乡自己养的家畜家禽。”
  “你怎么可以这样?那我射中的那匹狼呢?”
  “那不是狼,那是村长家的狼犬,和狼长得有点像。”
  苏轼从此再也没有打过猎。

熙宁九年苏轼调任徐州刺史。中秋节这天,苏轼欢饮达旦。他和苏辙兄弟情深,如此良夜当然会互相写诗填词问候。不过他主要是感怀身世,所以说“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水调歌头》“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继制科考试百年第一、《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诗词第一、《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悼亡词第一之后,苏轼再次登峰造极。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王安石变法以后,北宋党争愈演愈烈,朝臣形成洛党、蜀党、朔党三大党派。他们一致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以洛阳人程颐为首的洛党和以苏轼、苏辙兄弟为首的蜀党又互相看不顺眼。他们之间的斗争虽然不象中晚唐的牛李党争直接导致唐朝灭亡,但是同样影响深远。
  在司马光、欧阳修等人去世之后,树大招风的苏轼成为变法派的主要攻击目标。苏轼刚刚听歌女唱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发生“乌台诗案”。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根据苏轼诗文罗织罪名,指控他不敬皇帝谤讪新政。“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柏树上常有乌鸦筑巢得名。

李定等人指控的罪状,有些连皇帝宋神宗都觉得牵强,比如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写到“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他们对宋神宗说:“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神宗回应道:“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
  苏轼坐牢后,苏辙把他的家小接到自己府中居住,并一再上书请求用自己的官职俸禄救赎。苏轼的很多朋友表现正好相反,他们害怕受牵连,赶紧烧毁苏轼写给他们的书信。后来苏轼东山再起之后,他的书法价值连城,这些朋友捶胸顿足,死不瞑目。
  苏轼坐牢前和长子苏迈约定“如果听到要判重刑的风声,就送一条鱼来报信”。这天苏迈出城为父亲求助,请朋友代他送饭,忘记交代清楚。他的朋友想为苏轼改善伙食,特意送了几条熏鱼。苏轼以为判了死刑,含泪给苏辙写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的绝命诗,嘱托狱卒务必转交弟弟。
  此时曹太后已经常年卧病,但听说苏轼受审,她把孙子宋神宗叫到身边,回忆当年仁宗皇帝得到苏轼兄弟之后欢天喜地的情景。宋神宗和曹太后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是太后抚养成人,尊重太后的意见,对苏轼迟迟不愿宣判。一些大臣看出皇帝不想处死苏轼,纷纷出面为苏轼求情,连王安石也说“圣朝不宜诛名士”。宋神宗于是下旨对苏轼从轻发落。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发生后,杭州和湖州的百姓“作解厄道场累月”,祈求苏轼可以逢凶化吉。苏轼在狱中听说后非常感激,他在做杭州通判的时候已经打算长住江南,“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水好”,这件事让他更加相信自己的选择,“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苏轼拖家带口来到黄州,住在城外的临皋亭。临皋亭四面通透,夏天倒还凉爽,冬天能把人冻成冰雕。亭东有个土坡,这就是中国文学的圣地“东坡”。苏轼在当地朋友帮助下在坡上修筑了简陋的草堂。草堂筑好的时候正逢落雪天气,苏轼看见全家总算有个可以栖息的地方,高兴地取了“雪堂”这个风雅的名字。从此苏轼开始自称东坡居士。
  苏东坡擅长苦中作乐,在黄州这种黄芦苦竹绕宅生的地方,他品尝武昌鱼,发明东坡肉,夜游承天寺,而且把赤壁乾坤大挪移。他诗文中的不朽名篇,半数完成在这里。前、后《赤壁赋》文长不录,我最喜欢他在黄州写的《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故址在今黄冈城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光如水”是老生常谈,但只有苏东坡能真正写出这种意境。这篇笔记小品只有八十一字,现代作家以著作等身为荣,出版八百万字并不稀奇,有些网络作家甚至写过八千万字,但我相信几乎没人会认为他们的成就已经超越了《记承天寺夜游》。这才是真正的一句顶一万句。

元丰五年的一天清晨,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有人拍门。因为地处偏僻,黄州很少发生需要他早起的事情,所以通常他都一觉睡到自然醒。徐君猷最恨别人打扰他的清梦,他暗暗发誓,如果来人提前叫醒他的理由不充分,他就罚此人到边远山区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外面声音喧闹。徐君猷以为是推行新法引发农民暴乱,赶紧穿上便服开门。值班的官员和衙役见他出现,立刻围上前。
  “苏大胡子跑了。”
  “苏轼畏罪潜逃。”
  “我早就发现他有点不对劲,三天两头请假出门,原来是在观察逃跑路线。”
  苏东坡虽然挂名团练副使,但其实是个限制行动自由的政治犯。他如果逃跑,负责监管的徐君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徐君猷佩服苏轼的才华,所以尽可能照顾他,大小宴会通常都请他参加,还让他把吃剩的酒肉打包带回家。如果苏东坡真的不辞而别,徐君猷肯定会受朝廷处罚。
  “你们怎么知道他跑了?”徐君猷问。
  有个官吏把一张有字的宣纸递给他。
  徐君猷接过一看,上面写着一首词。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不用看落款,徐君猷也知道这首词是苏东坡所写。留下这首词苏东坡就不算不辞而别,可你江海寄余生,我怎么办呀?

“他的家人还在吗?”
  官吏们七嘴八舌回答。
  “他既然准备潜逃,肯定提前做了安排。”
  “我想起来了。昨天我还看见他在江边和渔夫聊天,很可能就是在雇船安排家眷。”
  徐君猷心乱如麻。
  “走,我们去看看。”
  徐君猷一马当先走出知州衙门。黄州官员和军警紧随其后。城里的小市民无聊得很,见有热闹可看,立刻收起老婆让他买早点的钱,在后面跟了一长串。
  此时正是夏天,喜欢醉酒夜游的苏东坡为了不影响家人,经常和家童单独住在临皋亭。徐君猷带领军民直奔江边,远远听到如雷鼾声。他下马一看,捧着大肚子酣睡的正是苏东坡,旁边还有个书童靠着亭柱打盹。
  徐君猷知道是场误会,赶紧约束大家后退,回去一问才知道原委。原来昨晚苏东坡喝醉之后写了这首《临江仙》,当时和他一起喝酒的朋友随手带走。黄州衙门的几个官吏恰巧看到,于是误以为苏东坡已经逃跑。
  徐君猷不希望这件事被苏东坡知道之后写进笔记,让自己千百年之后还被人嘲笑。但这件事最终还是没有瞒住,几个月之后宋神宗亲自派人查问。徐君猷只好如实相告。

苏东坡的江海寄余生只是说说而已,此时的他还是很有热情。他不但把黄州周围的好山好水游遍,还有深夜赏花的心情。请看他的《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雪堂在秋雨连绵的时候一度漏水,苏东坡带领全家借住寺庙定慧院。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记录了他当时的心情。除了偶尔感慨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大多数时候苏东坡心情都不错。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正是这种自我开解的能力让他调整心情,安然度过人生的种种劫难。他一生虽然饱经忧患,但他随时随地都能发现美食美酒和值得一游的风景。
  苏东坡这种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心态,在《西江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词前小序说: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人间仙境遭遇天上谪仙,这首词可以帮我们理解什么叫文章本天成。词中那种澄美的意境我只在梦中曾经身临。《碧鸡漫记》的作者王灼说:“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其高处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