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尖学生高考不确定性也大,博雅领军清北自招可适度规避风险” | 创知路低调学员分享

 长沙7喜 2018-07-09

要不是清华自招拿到了加分,原本裸分都够上清北的儿子,这次可能真进不了清华。 

了解2018高考的家长,一定会加深认识:高考不确定性是很大的。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林清和柒染,这是他们真实的故事。上面这段,是妈妈林清的原话。

林清的儿子柒染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并如愿进入了向往已久的清华大学。结果得偿所愿,过程却没有那么平稳,柒染最终高考成绩比估分足足少了20分,尽管他所在的重点中学是该省top2高中,每年稳定地为清北输送数量可观的优质生源,尽管他平时成绩稳居前十、凭借裸分也应该能进入清北,但最终的高考成绩却让他差点与清华失之交臂。

◆  ◆  ◆ 

自招和综评是规避风险的有效对策

20多分中间有多少人,大家应该都清楚,当高考题目很简单的时候,20分中间的人,就更多了。 

幸运的是,柒染和他的同学,尽管裸分都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失利”,但在出分之前,他们都已经拿到了清北两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的降分优惠。柒染本人,就获得了清华自主招生20分、北大自主招生20分,和北大博雅40分的优惠(清华领军已获良好认定,但由于和北大自招、博雅冲突而放弃考试)。 

有了降分优惠,柒染的成绩就可以顺利进入清北。在清华与北大的权衡中,他毫不犹豫接受了清华抛出的橄榄枝。 

儿子的名校之路,终于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回顾整个过程,林清说:“如果我们当初为图省事,没有准备自招和综评,而将全部的宝押在儿子裸分上,这一仗真的有可能打不赢。” 

来来回回,北大学科营+清华综合营+清华工物营三合一、清华双基营(金秋营)、高考后博雅领军,林清和儿子柒染,也是跑了三趟北京,还是在三合一的情况下。有时候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来来回回太多次了,折腾,还是坚持了下来。

对于林清和柒染,参加自招和综评,并及早为其准备,就是规避高考不确定性,不在一锤子买卖上倒下。

也许,这就是自招和综评最具现实意义的一点。 

林清很清楚这一点,博雅领军自主招生,是用来求稳而非拔高冲更好学校的,清北领军博雅自主招生,本身就对成绩排名有要求,而且主流降分为10-30分,所以这条路径,并不能作为裸分原本就不够资格的同学,去名校撞大运的捷径。自招和综评规避高考风险,程度有限,并非人人适用。

这种政策,用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去描述,都不准确。给顶尖同学的又一次平衡自己发挥的机会,可能适合一些。

  ◆  

越俎代庖?考进名校从来不是孩子一人之事

  别人的理念误区 

作为家长,林清通过自己的观察,觉得很多家长都存在理念的误区: 

  •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只要管好后勤,花钱提供资源即可;

  • 孩子高考能拿多少分、进什么样的学校,家长无可奈何,能上什么就是什么,没想过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改变。 

这两种做法,非但不能帮孩子学习、成长,更甚者,还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在大学招生路径越发多元化的今天,怀揣着此类被动理念的家长,事实上已拖了孩子的后腿,让孩子失去了更多好机会。  

早在两年前,其实林清也没有多少想法,只觉得儿子学校好、成绩好,学习自律,又是物理竞赛生,拔高的东西也有,未来考入名校应该不成问题。加上工作忙,她对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和发展上的规划,并不算很多。 

但在孩子高二开始,林清的工作渐渐轻松了一些,她认为如果此时不再给孩子亲密陪伴,等孩子上了大学,恐怕就更没有什么机会了。于是,林清又主动推掉了一些工作,开始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尽管孩子成绩好,但我还有什么可以帮到孩子,让他的名校之梦更有可能实现? 

这时候,机缘巧合之下,与林清交好的一位家长给她推荐了一篇关于自主招生的文章,她觉得十分有道理。好感心驱动之下,她加入了各路家长qq群、微信群,开始了正式的“水群”生涯。 

当时,作为群里的“小白”,林清最多的状态还是“潜水”,观摩其他群员(主要是高中生家长)讨论高考、自主招生和竞赛相关的话题,也阅读群主的答疑、文章,学习各种讲座内容。在这些信息的密集轰炸下,林清开始渐渐意识到:

这么多优秀的孩子都在积极准备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那么多家长也都关注着自招和综评的政策和实时动向,我们为什么不能去试一试呢?林清很冷静,她清楚,在尝试之前,必须首先将政策全部弄明白,才能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林清转变了自己的观念,此前,获取相关信息的心态,还只是“了解就好”,但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她便主动花大量时间,积极在群里询问问题、记录别人的答案,并反复阅读各类招生信息发布平台的文章,看见某些有深度的文章,她就打印出来,不断钻研,直至将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和清北夏令营的政策,悉数熟记于心。 

  战略性眼光

也许有人会认为,林清为儿子柒染做这么多事,而儿子基本不参与自招政策的了解,是不是太过越俎代庖?很多人肯定听过,这样还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让孩子压力大,不领情。

对于这个问题,林清坚定地认为,考进名校根本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而且,根据她的了解,大多数被孩子反感的“越俎代庖”,都是没吃透政策,方法也不对,如果吃得透,孩子也没什么理由不省点时间。

她还发现,往往人以群分,愿意花时间研究,能吃透政策的家长,互相都认识。

林清觉得,在这个时代,孩子的未来不仅仅只掌握在他一个人手中。一个孩子想要进入名校,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外,还需学校、家庭的助力。但有的家庭因为有了学校的存在,便心存侥幸,将孩子的一切都托付给学校——这对孩子是不负责的。

这里小编插一句,毕竟全国绝大多数高中不是衡中,没法给学生都安排地明明白白。

学校不会一对一、手把手地为每个孩子考量风险利弊、规划学习路线;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必须要家长的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上的疏通,对形势、政策加以判断,及时抓住机遇,以便为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更多、更优的选择可能性。 

参加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既需要有良好稳定的排名,还要求有出色的竞赛或自主招生拓展内容实力,单单这两件事,就已经足够孩子忙得脚不沾地,再让孩子自己去了解自招政策,时间真的有限。如果家长能够主动、积极地花时间了解政策,再花最少的时间,将最关键的内容讲解给孩子,与孩子一起做更重要的决定和规划,岂不是更加高效吗? 

林清一边使出读书时代的劲,钻研政策,一边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商量并调整努力方向。就这样,从开始决定准备自招,到将政策摸索清楚,林清用了半年时间,时间的脚步,也已经移到了孩子高二的寒假。 

  合理的规划

对自招和综评路径了解透彻的林清深刻意识到,这个时间节点,需要对孩子的整体情况进行细致分析,以便具体规划孩子的名校之路: 

1、孩子一直在学习物理竞赛,且综合成绩不错;而在自主招生与综合评价体系中,数学物理是核心,这就意味着孩子已经解决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科,时间会更充裕一些,所以并不急于寒假就开始自主招生培训。

2、孩子的综合成绩优异,年级排名稳定前十,但语文相对薄弱,这个寒假的空余时间,刚好可以用来补足短板,让孩子均衡发展、优上加优。在这样的计划下,孩子进行了一次优质的语文课程培训,语文成绩有了一些小突破。

3、物理竞赛训练为孩子解决了物理一科,剩下的自主招生难度的数学,打算让柒染在高二升高三暑期补足。

4、9月的物理竞赛复赛,值得去试一试,可以借此定位孩子物理竞赛的水平——金牌可能不太行,但省队有希望——只要拥有省队水平,孩子便可以报名清北金秋营,这时候,选择清华金秋营,选择双基,避开竞赛大牛,发挥数理均衡,应该要做的事。

以上是林清和柒染一起分析,一起规划得到的,想清楚了,就不要再重复想,抓紧时间做。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接下来就是验证了。

  • 报名北大信科营,并拿到了优秀营员,获得了北大自招资格,也在后续的北大自招考试中,拿到了自招降分20分的优惠;

  • 参加2017年429THUSSAT测试,并以全国前1%、该省第2名的好成绩,获得邀请,参加暑期学校,并取得了领军资格;

  • 报名清华工程物理营,获得一等奖,取得清华自招资格;

  • 获得物理竞赛省一等奖,与省队无缘,但是在接受范围内;

  • 报名清华金秋营(双基组),获二等奖,拿到清华自招降20分的优惠;

  • 报名北大博雅综合评价,获得A,降分40分优惠

就这样,柒染从高二暑假到高三毕业的一年时间内,集齐了北大、清华自招和综评的三项优惠。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冲突而放弃了领军考试(还是个良好),柒染大概率集齐全套大礼包。 

这样的好成绩,当然和孩子的辛勤付出、高度自律,与母亲的良好沟通密切相关,但不可否认,作为家长,林清所做的一切,对于孩子最终拿到的成绩,有战略性的积极影响。 

她提前了解政策,并在恰当的时间节点,做出明确规划、果断参与竞争,既没有过分民主,对儿子的未来参与过少,也没有过于强势,忽略儿子的能力优势,做出过高的要求,都精准地得到了最好的成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家长转变思维,没有将高考当作孩子一个人的事,那她就能成为孩子的战略军师,指挥方向、安排计划,为孩子夺得更多可能性。 

如今,林清已经从政策小白,变为能够独立给家长答疑解惑的过来人,经常给焦虑的家长解答问题。 

  ◆   

准备自招,不能一味依靠机构

在水群、给家长答疑的过程中,林清意识到,家长仅仅了解政策、参与规划,还不足够,更重要的是,要稳住心态,既不要因为焦虑乱走捷径,也不要忽略对孩子的了解,东走一步、西走一步,导致最后落得空手而归。 

  两类家长陷阱 

前一类家长,看到身边人人自招,在焦虑心态的驱使下,无心自行了解政策,为孩子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取舍,花了大把钱参加不入流的比赛,找人搞专利、论文,或参加“高初审通过率,低加分率”的大学自招,白白做了陪跑的炮灰。 

后一类家长,没有提前对孩子的分数、奖项,和适合的大学、专业进行深入了解,盲目报名,谁给政策就向谁动摇;或抱着侥幸心态,妄图通过自招,进入一个本就够不到的学校。 

这两种家长,有的还会因为乱指挥、瞎指路,而导致孩子的心态不好,综合排名受到影响,双线崩盘。

事实上,任何借助外力的行为,都应该建立在内力足够投入的基础上。家长做不好军师,孩子排名不行,任何机构、任何捷径,都无法帮你得偿所愿。 

所以,我们能从林清和柒染的成功经验中,获得什么? 

1、高考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力,如果能够通过自招和综评抵消一些风险,也不能因为麻烦放过机会,一次参营,是会耽误个一周两周,只要心态稳定,其实不会影响什么

2、要想通过自招、综评或竞赛进入名校,越早准备、越加从容,政策的了解、路径的规划,需要家长付出实在的时间,和积极的态度

3、充分了解孩子能力、特长,报考能力范围内的学校

4、时间规划,可以在高一、高二稳定排名、查漏补缺,同时了解政策;高二暑假前,开始关注夏令营信息,按照能力和成绩选择报考,认真参与,争取奖项

5、根据孩子的综合排名、学科特长,决定要走综评还是竞赛自招。如果两项都好,要对自己对时间的把握能力,进行权衡

6、在选择出现冲突时,果断取舍,切勿过多纠结,确定后的执行更重要,反反复复,影响心态。当然,足够的信息掌握,能消除很多纠结                         

这些抽取出的所谓经验,其实不如故事或者说案例,来得更生动,供后来者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