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易学文化促进会

 黄山市龙行天下 2018-07-09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风水有共同的生成背景和思想基础。古时民间的道术、神仙学说、阴阳五行八卦说、《易经》都是强有力的纽带,使它们在很多方面相吻合。
  
  道教源于古代神仙学说、道术,以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为要旨。认为高山为天地灵气所在,神仙所居。关于仙人的形象,《神仙传·彭祖传》是这样描述的: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
  
  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形象,怎样的环境才能成仙?而《释名·释长幼》中的解释是: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认为山林是最好的成仙之所,所以,山林成为人们理想居住的场所!也许从情理上说,山林更接近仙界,它能仰吸天气,俯饮地泉,以致道家修行之地或道观大都深处山林之中,特别是祥云缭绕的高山,成为修行入道,进入神仙世界的理想之所!
  
  事实上,在一些有关道观四周环境的描述中,也堆满了
风水名词。
  
  道教的殿场,对左右护砂、明堂、列帐、水口、水口山等均有讲究,显然是充分考虑了周围的风水形势。
  
  道教重视烧炼药丹,使得道观追求基址,大都位于名山,非名山无以成仙丹,凡古之士,制作神药,必入名山福地!因为小山无正神,有正神在其中,其药必成。
  
  由于道教讲究入仙化神,追求名山神药,所以道观选址有两个不同于一般居民的特点,一是建在名山,二是选择与天界接近的山巅,这与风水的典型模式,所要求的处山麓地带,山环水抱的地形特点有一定的出入。然道观的选址在满足其本身要求接近仙界的条件后,仍重视环境形势的风水特性。
  
  风水思想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道教,道教经典《道藏》中就收有风水经典之一的《宅经》。《道藏》中还收有专门的与风水有关的丧葬礼仪著作,风水理气论的重要著作《八宅周书》,所依据的九星说是从道教代用来的。
  
  《道藏·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对风水的望气说作过详细阐述:停停然如宝盖,郁郁然似灵芝,望之则有影可见,无形可拘,不抵真气上大下小,真气外淡内浓,真气有气而有光。除九星之名外,道教的许多名称对风水产生了影响,玄女之名,本来是道教神仙的名字,风水典籍《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就是借玄女之名命名的,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风水与道教的关系,风水中的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源自道教中四个方位的保护神。
  
  道教的斋醮、祝咒、符镇同样流行于风水中,可以说风水的符镇手法与道教的“符”同出一辙,都是将神力以“符号”的形式加持祝福附在所要保护的物品之上。
  
  道教和风水中,都注重镜子的作用,道教认为镜子有神秘功能,风水同样觉得镜子有奇特魔力,可以驱凶避恶。而真道士往往也使用如上的一些灵术替人探风水去灾消病。特别是一些营建祭祀仪式,非道士主持不可。
  
  道教与风水它们之间虽有一种渊源关系,但风水不是源于道教。事实上,有许多理论在今天已无从分辨是属于风水还是属于道教,而风水和道教都有各自的特性。但从根本上来说,风水和道教是两码事,这种奇特关系又与风水有着天然缘分。
  
  风水师是立足于尘世的,追求的是地地道道的科学与唯实,讲究人生畅顺、荣昌,其永恒性是通过一代代的繁衍来实现。而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得道成仙,笃信通过修炼而超凡脱俗!
  
  道教视道为穿越,道法自然的宇宙为最高法则,突出道的超越性、绝对性和神秘性。
  
  而风水的思维方式,是藏风聚气,其最高原则就是生气!
  
  道教讲究摄生养身,炼丹羽化,从而能够健康长寿,以达到白日升仙!认为人身通过宇宙的生命磁场,也是围绕着自然与人的和谐,从而保证人的健康与心理满足,其核心是如何选取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最佳位置,以获取大自然的庇护与恩宠!
  
  道教与风水,其共性最终都是达到天人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