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位高人知道“天地庄周马,江湖范蠡船”是什么意思?

 大象sxsiv23vtf 2018-07-09

“天地庄周马,江湖范蠡船”是盛唐诗人高适诗中的句子。这首诗的名字是《留上陈左相》。全文是这样:

德以精灵降,时膺梦寐求。苍生谢安石,天子富平侯。 尊俎资高论,岩廊挹大猷。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豁达云开霁,清明月映秋。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 阶砌思攀陟,门阑尚阻修。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 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幸沐千年圣,何辞一尉休。折腰知宠辱,回首见沉浮。 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风尘与霄汉,瞻望日悠悠。

陈左相名叫陈希烈。是与高适同时代的官员。没有查到高适写这首诗的背景。但从诗的意思来看,大概是对方被降职或是贬官之后写给对方的。这首诗的大部分内容,与此题无关,没兴趣的不必细看。从“幸沐千年圣,何辞一尉休”之前,几乎全部是文人间相互吹捧的套话。无非是说对方的才能多么了不起。之后的句子,是说,即使贬了官,也可以过得很好。其中的“知荣辱”与“见沉浮”都是宽慰人的话。“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是说,官当的小了,可以过的更逍遥。而“去此从黄绶”中的黄绶,指的是二百石到六百石之间的官位。 一般人做了这样的官是会很高兴的。可是陈希烈是从左相的位置上下来,大概是不会太高兴的。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船”,有人把“庄生马”理解为“庄子骑的马”,因为后一句是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而后边紧跟着,逍遥堪自乐,于是,把“庄生马”理解为逍遥了。认为庄生骑着马在天地之间很逍遥。这当然是个大误会,如果说范蠡的典故与逍遥有关。“天地庄生马”与逍遥是毫无关系的。读过庄子都应该知道,庄生马是《齐物论》里的形象: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 齐物论》)”这段话应该不是很好理解。解释的也有很多不同。下面我把《四库全书》本《庄子》中郭象的原注抄给大家看看。应该算做权威的:

“夫自是而非彼,彼我之常情也。故以我指喻彼指,则彼指于我指独为非指矣。此以指喻指之非指也。若复以彼指还喻我指,则我指与彼指复为非指矣。此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将明无是无非。莫若反复相喻,反复相喻则彼之与我既同于自是,又均于相非。均于相非,则天下无是;同于自是,则天下无非。何以明其然也?是若果是,则天下不得复有非之者也;非若果非,亦不得复有是之者也。今是非无主,纷然殽乱,明此区区者,各信其偏见而同于一致耳。仰观俯察,莫不皆然。是以至人知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故浩然大(宁?),而天地万物各当其分。同于自得,而无是无非也。(指,百体之一体;马,万物之一物)。”

如果上面的解释没看懂也不要紧。不太影响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总之,《齐物论》说的是万事万事是没有差别的。据郭象说,马是万物之一,所以,马就是万物,万物就是马。庄子的这个齐物的理论,后来与佛学理论相融合,形成了佛教中国化的成果,禅宗。其思想中有个观点,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是一样的。总之一句话,万物是没有差别的。

高适为什么要写这个?很明显,是在安慰陈希烈,告诉他,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大官小官都是一样的。钱多钱少都是一样的。官小了,事还少了呢,可以过逍遥了。诗的最后一句也是这样意思,风尘与霄汉,瞻望日悠悠,无论你在天上,还是在地下,不过都是过日子。

这当然是劝人的话。人在得意之时,不会信的,可是失意之时,这却是很好的镇定剂与安眠药。

现在再说说店铺以“天地庄周马,江湖范蠡船”是什么意思?人在天地间生活,开店也在天地间,人在江湖上,开店也在江湖之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既然大家都在天地之间,江湖之上。那么大家都是平等的,进我店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故而,“天地庄周马”讲的是,平等的对待顾客。这里边的文化感体现在哪里呢?不是他用了句古诗,也不是他用了庄子,而是他背后表达的意思。你到我店里来,我既不会把你当上帝,但也不会怠慢你。你是皇帝我不会高看你,你是乞丐,我不会歧视你。这才是格局和身份感。

“江湖范蠡船”讲的是逍遥,应该没错。范蠡做生意,三次散进家财,体现了超越的胸怀。挣钱不是目的。人不能为了名利所羁绊,要活得逍遥洒脱。既是提示顾客消费时洒脱点,不必把钱看得那么重,又是告诉顾客,本店不是唯利是图的。大家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超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