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轻风无意 2018-07-09

紫砂印包壶为明代万历晚期名家时大彬所首创,其壶艺影响后人甚巨。在当时印包茶壶的造型可说十分大胆和有创意。印包壶以其壶体形似包袱,包裹印玺宝诰,亦称“宝诰壶”或“包袱壶”,器形含有包裹财货奉赠之意,而广受欢迎。

印包壶的造型乃源自现实生活,明代的印包就是在上方打一个大结。时大彬原创的紫砂印包壶约高六点八厘米,底款为『墨林堂 大彬』,应手制于十六世纪末。画家唐云曾珍藏时大彬于丙申年手制的另一把紫砂印包壶,高七厘米,独特处为印包壶的流(壶嘴)为一凤首,壶把亦有一动物头部,可说是绝无仅有者。时大彬的印包壶皆为素身,并无加彩。紫砂器发展至乾隆与嘉庆年间,才开始流行加彩的。

印包壶之制始於时大彬,据载徐友泉、陈鸣远亦擅此式。传世印包壶近代为多,形制或正方或长方。大凡明末清初考,造型丰满,折纹自然。清末民初者,造型单簿,折被呆滞。近代之制,所见有底钤『壶痴』、『张鸿坤』、『慕陶堂』等款识,以壶痴所制为上。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明 时大彬印包方壶 高:6.9厘米 宽:7.7厘米 此壶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

此壶泥色呈紫红,砂质温润细腻。壶体长方形,塑作印包形式,包袱纹以线条勾勒,上部渐敛略有弧度。以袱结为钮,盖左右交替与壶身褶纹互接相通,口盖紧密、吻合。壶底刻有『墨林堂 大彬』五字楷书款。“墨林堂”乃明代收藏家项子京(元汴)的斋名,并非时大彬的作坊雅号。看来,此壶是大彬专为藏家制作的,故底款既有藏家斋号,又有作者的名款。

细看这件印包方壶,虽用陶土制作,却有布包扎的质感,褶裥规整匀净,卷曲自然,巧以布结作截盖,增添了几分飘动灵巧的美感,也充分体现了紫砂的材质,便于制作多种造型的茗壶,达到题材所需的表现力。

不过此印包壶尚有疑点:项子京卒于1590年(万历十八年),而时大彬则生于1573年。从印包壶所呈现的高超工艺,再对照大彬其他早期作品来看,可以推断此壶即便为项子京卒年所定制,大彬亦不过十七岁,很难相信十七岁的时大彬就有如此刚柔并济、韵致怡人的作品呈现。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明 时大彬 龙凤印包壶 高:7厘米 口径:4.5~3.4厘米

此壶材质为紫泥掺幼砂,紫黑相间,泛出星星白点,俨如繁星在天。壶体造型为一枚方印,用布包扎,形体饱满挺括,布纹褶裥,杂砂铺上,反映出紫砂的肌理质感,而壶盖正是一个印包花结的顶端。印包各个细部剔刻精细,线条流畅,壶腹中部伸出的壶嘴弯曲塑成鸣状凤首,形态生动,以示呈祥;设龙首纹饰为壶把,有龙眼、鬣鬣奋张,对称均衡,端握顺手。通体刚柔相济,韵致怡人。整器设计协调,制作严谨,不愧为大家名作气度。壶底刻有『万历丙申 时大彬制』八字楷书款,此壶作于公元1596年。龙凤呈祥,蕴藏官印,这是封建社会仕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紫砂壶虽小,步入文化殿堂,成为高雅艺术,品赏之余,令人遐想,玩味无穷。此后,各种款式的印包壶相继出现,成为紫砂艺人竞相模仿的“佳作题材”。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明 徐次京制 紫砂包袱壶 长:18cm

徐次京,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生卒年不详,仿古器精良,书法亦佳。《阳羡名陶录·家溯》:徐次京,善摹仿古器,书法亦工。张燕昌曰:王汋山长子翼之燕书斋一茶壶,底有八分书“雪庵珍赏”四字,又楷书“徐氏次京”四字,在盖之外口,启盖方见,笔法古雅。惟盖之合口处,总不若大彬之玄妙也。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明 陈用卿 包袱壶 长:15cm

款识:『陈用卿制』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陈鸣远包袱壶 通高:9.7厘米 现该壶为美国佛立尔博物馆收藏

这件包袱壶制作时作者将整个壶身处理成一个方中显圆的包袱状,继而又将包袱布两边扭束成一条带,连接壶的嘴和把柄,而带中间的结又正好落在壶盖的中间,这样结也就成了茶盖上的钮,显得贴切自然。在整把壶的上半部,还可见到包袱布的褶纹,线条十分流畅。壶的底部,刻有『两腋习习清风生,鸣远』字样,这里既道出了壶的制作者是鸣远(陈鸣远),又说明壶的功能所在,使壶更具文化品位。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包袱壶 陈鸣远款 李初梨藏

此壶做于1708年,壶为青色,呈一只包袱形状,做工细腻,甚至连包袱的布料的纺织的纹路也做得维妙维肖,别无二致。壶高9.7厘米,底款为『两腋习习清风生 鸣远』九个字,典出自唐代卢仝。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清 印包壶 壶痴 通高:8.cm 桃世英藏

底钤阳文篆书『壶痴』方印

此壶砂色紫红,壶体长方,塑作包袱形式,包袱折被以线条勾勒,上部渐敛略有弧度。盖面袱结为钮,盖左右周转交替而与壶身折被互接相通,异常吻合。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清中期 壶痴制紫泥印包壶 宽:18.4cm

此壶泥色呈深紫褐,砂质纯正,为盛清时期紫砂作品。壶身上方,斜肩略圆,状似包袱,钮为包袱布结形,口盖严密。壶底阳文章款『壶痴』二字方印。壶痴:清中期能工巧匠,所作以印包壶为主,独树一帜,颇具代表性。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清 壶痴(徐展庭)蓝彩印包壶 高:10.5厘米 宽:12厘米 此壶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

此壶泥色呈紫褐,砂质纯正,为紫砂兴盛期的产物。壶身上方,肩圆微敛,状似方印包袱,钮为包袱布结形,口盖严合,壶面施蓝釉花卉图案,技法属当时的上乘之作。其制技特点在壶流与把手上,流出水为独孔,流形呈直角折方,把手直角折方中稍加变化,富有古拙感。壶底钤阳文篆书『壶痴』二字方印。此壶臧于十九世纪下半叶。

优异的紫砂泥质,它收缩率小,内外均不施釉,口盖严密合缝,且可置换,底平简约,形制质朴,是其他陶瓷难以做到的。紫砂茗壶釉彩装饰,乾隆时期鼎盛,茗壶上追求繁荣,彩釉装饰布满全壶,多见锦地开光,全器彩绘,左右呼应。而此壶画工也由细致转为粗放,以白釉为底,蓝彩勾勒,其深邃蓝色则年代较早。道光至民国初期,则流行“点彩法”,是直接以色料绘之,蓝色轻而泛红,画工亦甚粗。

“壶痴”约道光年报间人,壶痴姓氏失考。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有一件壶痴作品,与此壶相类。壶底署『壶痴』,盖内钤『徐展庭』印。从壶底署款『壶痴』,可知其对紫砂茗壶艺术之迷恋。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清晚期 世德堂款 印包壶 长:19cm 高:11.5cm 容积:800cc

底印:『世德堂』

此壶为印包式,壶把耳形折线弯曲,壶流折线向外伸展,壶体为方型印包壶盖为嵌盖,钮为一较大的“绸缎结”,盖纽样式的布褶皱延伸至壶体上部,似一包袱布褶。壶体饱满向外突出弧线,整体有方壶阳刚之美。此壶拟为清道光年间清世德堂定做之物。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民国 陈光明四方印包壶 高:10.5厘米 宽:16.5厘米

此壶以紫砂团泥制作,呈栗黄色,古雅朴穆。壶身呈正方形,截嵌盖与壶身布满包袱褶皱合成一体,布结作钮,三弯嘴,方执把,平假底,形制奇巧,一时成流行壶式。底钤『慕匋室制』篆书方印,盖内有『光明』楷书小章。

陈光明(1859~1930年),名润宝,字匡庐,小名顺定。原籍金陵(今南京),字幼寓蜀山。善作果品、文玩、壶器,细巧玲珑,色形皆称绝技。中年以后依女寓上海,技艺尚根固周到,传器朴雅古茂,格调高雅。人或有所求,交货不限年月,能筑小窑独自烧成。尤以复制历史名作家称者,极有特色,精雅可观。且擅长泥色配制,塑技亦颇高超。早期有一凤形『慕匋室制』篆印为摹古之作。后期改用『陈』字圆章、『光明』方章及『陈光明制』阳文篆书方印,镌刻甚精,为名家所刻,成名之后用于茗壶,识者以此为鉴。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民国 陈光明制印包壶 宽:17cm

盖款『陈』『光明』二小章 底钤『慕萄室制』

此壶为砖红泥色,砂质纯正。壶体呈方形,塑作包袱形式,包袱折被以线条勾勒,盖面巧以袱结为钮,盖与壶身互接吻合,贴切自然。壶的上半部可见包袱布的褶纹,线条流畅。壶流三曲微妙,壶把折方变化,匠心独运,别具一格。此壶古朴雅致,形制奇巧,做工老到,细节自然,收放自如,不显拘泥,匀称大方,令人叹为观止,极富艺术性和价值性。

“慕萄室制”款印包壶为陈光明的代表作之一。此拍品古朴雅致,形制奇巧,做工老到,细节自然,收放自如,不显拘泥,匀称大方。陈光明所制壶器、文玩、果品,色形皆称绝技,朴雅古茂,格调高雅。人或有所求,交货不限年月,但每件保证品质,故陈光明传器件件极有特色,精雅可观。陈光明作品均是精心细作,故量也不多,求之者众多,但往往是一壶难求。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民国 张鸿坤款 包袱壶 高:10.5cm 宽:17.1cm

此壶造型独特,作被包袱自底包裹而上到盖顶结成系钮,皱折明显,线条流畅,刻划自然。腹置三曲方流,出水顺畅,环把硬折,呈四方,整体方中有圆,圆融有度。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汪寅仙印包壶 高:6.5cm 容量:180 cc

底款:『汪寅仙』 盖款:『汪』『寅仙』 把款:『寅仙』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胡耀庭 印包壶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王石耕 印包壶

长:17cm 高:11cm 容积:675cc

款识:『印字四号』(盖)『癸酉年夏月制』(底)『石泉年并记』

钤印:『石耕』(盖)『王记』(把)『王石耕七十后作』(底)

释文:『茶熟香温。石耕先生印包壶,方圆敦厚,古味浓郁,实为珍藏之佳品矣』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张红华制 包袱壶

高:6cm 容量:320ml

底款:『张红华制』 盖款:『张记』 把款:『张记』

题识:『张红华制癸酉年春3-1』

“包袱壶”为紫砂壶式中又一件经典之作,从清初便有紫砂艺人对此造型的创作。此壶将整个壶身处理成一个方中显圆的包袱状,继而又将包袱布两边扭束成一条带,连接壶嘴与壶把,而包袱结又正好落在壶盖的中间,成为盖钮,显得生动自然。壶的上半部可见包袱布的褶皱,线条流畅、干练。此壶胎质温润、做工精细、修饰完美。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谢曼伦 小龙头印包 长:13cm 高:8cm

钤印:『曼伦制陶』『谢记』『曼伦』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吕尧臣 印包壶 长:15.9cm

底款:『尧臣壶』 把款:『吕记』『尧臣』 盖款:『尧臣』

铭文:『尧臣造壶 辛未秋』

此壶体呈方形,塑作包袱形式,包袱折被以线条勾勒,上部渐敛略有弧度。盖面袱结为钮,盖左右周转交替而与壶身折被互接相通,异常吻合。印包壶之制始于时大彬,据载徐友泉、陈鸣远亦擅此式。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吕尧臣 包袱壶 高:8cm 容量:350cc

底款:『尧臣壶』 盖款:『尧臣』 题识:『尧臣造壶,辛未年』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吴培林 仿彭年包袱壶 高:8cm 宽:16.5cm

底印:『吴培林作』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李昌鸿 印包壶 高:12.6cm

底款:『昌鸿制陶』 盖款:『昌鸿制陶』 把款:『李』

诗文:『天渊百代出长安,气韵姿纵化笔端,骤墨驰稿惊翰苑,狂龙舒卷九重寒。戊子年昌鸿书』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葛陶中 印包壶 高:9.5cm

底部铭文:『壬戌夏陶中制』

此壶美在布包打结得意志张扬之姿,壶身布纹肌理美绝。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李涵鸣制 包袱壶 容量:510ml

底款:『涵鸣 丙子秋月』 盖款:『李』『涵鸣』 把款:『情浓浓』

“包袱壶”为紫砂壶式中又一件经典之作。从清初便有紫砂艺人对此造型的创作,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有华凤翔、壶痴二人。“李涵鸣制包袱壶”在很好的继承了古壶造型的基础上,稍加改动,使所创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此壶将整个壶身处理成一个方中显圆的包袱状,继而又将包袱布两边扭束成一条带,连接壶嘴与壶把,而包袱结又正好落在壶盖的中间,成为盖钮,显得生动自然。壶的上半部可见包袱布的褶皱,线条流畅、干练。此壶胎质温润、做工精细、修饰完美。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顾佩伦 包袱壶 长:15.5cm

底款:『砂海一粟』 盖款:『顾佩伦』


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印包壶

吴群祥 包袱壶 长:16.9cm

盖款:『吴群祥制』 铭文:『壬申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