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发二三事:开发个切削液有什么难的,一层窗户纸罢了

 阿明哥哥资料区 2018-07-09

 随便侃侃切削液的开发。应朋友之托,想聊聊这个主题很久了,迟迟没有下笔,因为不好写。写浅了,各位看得不过瘾;写深了,显得曲高和寡,难免嗤之以鼻。所以就想到啥写啥了,都是大白话,没有深奥语言,权当是对自己的一次粗鄙解析,鞭策自我。


国内切削液的研发从业者不少,高手如云,一眼望不到头;而我从事切削液等产品研发有年头了,淌过了不少泥水,多少有些心得,针对很多朋友的困惑,主要以乳化型产品为例,谈谈开发一款好产品需要哪些思考。


01

客户需求与现有经验


开发产品的第一步是立项(或立项预研),立项的依据可以是市场调研,可以是顾客要求,也可以是样品。

每一个产品都有其针对的应用范围。也就是说,在确定开发一个产品时,(大多数人)对该产品的应用场景是明确的,提炼成产品指标特征是可行的。此时不仅要抓住客户显性的要求,还要挖掘出潜在的需求,以明确产品开发方向和特征指标,这叫做“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采用多种手段分析竞争品是一条捷径,但不可全盘照搬或胡乱臆测,仅可供参考;且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任何技术手段能百分百还原一个略微复杂的配方(某说可以的,为毛经常连第一步分离都做不到?

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去实现这些需求?无需多说,这里就体现了人员产品研发经验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储备是否足够。经验的重要性不亚于理论知识。

 ▲ 不太小心的技术员

 ▲ 经验丰富的技术员


搞清楚了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本领,就算是“入门”了,而投入这一行的时间达到10 000小时(大致是5年吧)以上,才能算是“入行”。持续不断的学习是很好的。


02


产品的定位与成本


产品是要面向终端市场的,凡是脱离成本谈性能的都是耍流氓。“物美价廉”从来都没有真正实现过,只不过是降低要求,可以用“廉”来满足罢了,提高标准,则必须首先保证“美”。

很多同仁都想要做中、高端产品,就是因为饱受市场上的低价产品冲击之殇,企业生存环境恶劣,想尽早摆脱困境,说白了就是赚钱能更轻松些。然而“一分钱一分货”也是众所周知的硬道理,留给配方工程师的压力就很大了,要求产品价格便宜还不能出问题,就这么多米要做一锅粥,一颗鸡蛋炒一盘菜,您看着办吧,路边9块钱一碗的兰州牛肉面想要做成虹桥火车站里面45块钱一碗的质量,那是不可能的。如何平衡成本与性能,还要兼顾产品的应用面,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底线的低价竞争已成近些年的新常态

底线!底线!底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方面兄弟们要吃饭,另一方面客户低价标、账期长,莫名其妙原生天然背锅侠,出问题了还要被罚款,外加某些同业恶性竞争,有时候坚持底线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你去问客户,一百万块钱娶范冰冰,一万块钱娶凤姐,你选谁?谁都会说:当然是范冰冰!选择不同的对象,生活体验自然是不同的。

C位应该才是大家喜欢的


你再问客户,使用6000元/桶的产品、使用浓度5%、槽液寿命一年以上,或者使用2500元/桶的产品、使用浓度8%、槽液寿命3个月,你选谁?不同的客户却会有不同的选项。

离开感官刺激让选择变得艰难或者说有分歧了。也许这就是采购部(只负责买产品)和制造部(直接接触使用产品)之间博弈的根源之一了。

说千道万,切削液生产厂家还是要以适宜的产品品质为先导,这才是正道。所谓“适宜”,就是为客户、为区域、为行业开展“量身定做”,最大限度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满足顾客需要。但这也有产品型号变多、工作量增大、管理不便的问题,成熟、完整的团队是必要的。


03


理解各指标之间的平衡


任何产品的设计都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切削液用料很多、技术指标亦较多,因而对其平衡性要求很高。就像天平或跷跷板的两端,一端变强,另一端必然被削弱,保持平衡是必要的,因而进行适当的取舍也是必要的。

根据我的工作经验,目前已知的一些平衡关系有:

(01)油含量——水含量

(02)体系亲油性——亲水性

(03)酸碱平衡

(04)乳液颗粒度——乳化稳定性 [间接影响润滑]

(05)抑泡性——表面张力

(06)抗硬水性——抗泡性

(07)防锈性——有色金属缓蚀性

(08)润滑性/防锈性——被清洗性

(09)极压性——抗磨损性/刀具磨损

(10)电荷平衡 [如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配伍]

(11)pH缓冲能力——皮肤刺激性

(12)抗菌能力——皮肤刺激性

(13)微生物稳定性——可生物降解性

(14)微生物稳定性——废液处理难度

……

这些平衡关系构成了产品丰富的技术内涵。当然,它们也并非绝对,配方体系不是固定的,它千变万化。

要考虑这么多方面,不是为了让问题复杂化,而是为让知识体系和认知更加透彻,多考虑一点,多做一点,往往就进了一大步。做好一个平衡系便是一个配方体系。

配方框架搭好了,后面怎么“装修”就是你说了算了。


04


高度重视实验室工作


切削液配方所需的原料包括基础油、乳化剂、防锈剂、缓蚀剂、润滑剂、防腐剂、耦合剂、溶剂、消泡剂等10余类,绝大多数原料的选择面都很丰富。

比如说,单一个表面活性剂,就分为不同亲油端、不同亲水端、酯+EO、醇+EO、酚+EO、醚+EO、各类EOPO杂嵌等类型,分子结构千变万化,商用产品型号不下几百种。表面活性剂组合非常之灵活,这就涉及到如何去选择的问题,经验、理论、成本、采购、品质等因素起到重要作用。

还有一些功能料,选择面确是很窄的,供应渠道也很单一,这往往给产品开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2017年下半年,傲娇的二环己胺已经给大家上了一课了)。解决之道,一是继续找更多同类功能料,二是重新沟通、评估产品的技术要求,从设计上进行转向,避免使用这些材料。这些都是为了使原料的来源渠道更稳健、拒绝被卡脖子!因此,复合包/复合剂咱们就不说了,那是人家吃饭的工具,有很强的保密属性,但如果供应商不愿意告诉你单剂原料的大致成分,使之不具有被替代性,那基本上就可以考虑hehe了。

另外,有些原料国内不大容易采购得到,这是外资品牌的优势,对于国内同行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不过好在国际化工贸易越来越发达,技术上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多数时候换个路子也能搞得定产品。

大致确定了合适的原料库,接下来就要考虑在配方中去筛选各原料了。这绝对不是一股脑去调样品、做配方试验就可以了,不能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配方组合里去。还有一个风险,就是评价原料和样品性能的方法是否正确、全面?有时候漏掉一个检测项目,就引导人走了弯路,搞不好前功尽弃(前面说了,配方有很多性能需要平衡,不是单一指标高就行了)

所以说,有足够多的数据支持,或者有足够的经验对开发检测工作做“裁减”,能极大提高产品的成功率、降低开发测试成本。

一定要有全局思维、全面考虑、全盘掌握!

开发一个产品就是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证明“这样的组合不行”,这个过程是很痛苦而漫长的,但也不时有惊喜和成就感。当有一天体会到产品真正的核心技术是配方体系构架时,便会大彻大悟。


05


现场应用测试和跨部门配合


可以说,把一个配方由浑浊状态调整到透明,仅仅完成了全部工作的1%不到而已。把透明状态的样品调整至储存稳定(高温、室温、低温),也才达到了10%。余下的工作中,实验室性能筛选完成、稳定性合格时,进度大约为40%,此时产品实现了静态稳定性状态。

可见,实验室开发工作仅占产品研发周期中的1/3略多而已,且实验室可进行测定的指标有限,或测试条件与现场重合度不高,就难免有井底之蛙嫌疑,因而也就有在客户现场被推翻重来的风险。

能在客户现场做产品试验开发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机械力、微生物、杂油、空气、硬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性能会发生变化。一般把切削液最直接的性能,如润滑、防锈等作用称之为一次性能,而把起泡能力、致敏性、微生物稳定性、抗杂油性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考察的性能称之为二次性能。只有“一次性能”和“二次性能”均可稳定体现其功能的产品才能满足用户要求,这种稳定性叫做动态稳定性现场试验就是为了发现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足,针对性进行产品配方改良,所以往往是个很漫长(可能长达两三年)、很曲折(反复地修改配方细节)、压力山大(做技术的都深有体会)的过程。事实上很多产品就是在客户现场研制成功的,这一点实验室不大可能做得到。这里只说配方改良(现有型号),而不是配方升级,升级是另一项工作了(新型号)。

注意了,敲黑板了产品研发是一个多部门共同协作进行的工作,高层、生产、销售、采购、仓储、物流等部门贯穿了产品从立项到成熟的全过程。因而,我们除了在技术工作上下功夫,还要感谢其他部门、特别是销售部门的同事们,他们直接处于冲锋前线、顶住客户方的各种压力、争取试用机会,并且配合在客户现场的产品优化工作!

 团队萌才是真的萌(猛)!


现场应用试验和持续的配方完善工作达成后,项目和产品定型,才算是达成目标,有立项的话就可以开始结题了。曾和一些朋友聊过,采用某几款高端产品做保守估算,一个成熟产品从调研到完成、定型,付出的直接金钱成本(不包括人员工资)在10W~20W之间,其中大部分都是用在试用环节。如果算入人员工资、试验成本、差旅费等,就更多了。

最终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张果老天天骑毛驴,也不可能熟悉天下每一头毛驴。搞产品开发也是同理,我们这个行业不存在“独孤求败”。所以配方工程师一定要多去现场泡泡,客户虐你千百遍,你待客户如初恋,海枯石烂,初心不变。哪怕是天天守在客户生产线上也是值得的,有时候理性认识就是建立在足够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勤于思考,最终量变会引发质变。


06


永远要谦虚务实


随便选择十来种原料,调调配配,整透明了就行。也许这是很多人觉得切削液技术很简单的缘由。防锈油、清洗剂这些也是一样。是的,入门的确很容易,但要把产品做稳定、好用、先进、出类拔萃,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往往要花费一年乃至数年时间,不然为何时至今日行业里面技术实力出类拔萃的公司也不超过20家?要知道国内的同业者就不低于3000家。

国内品牌时至今日基本解决了配方技术“有与无”的问题,接下来面对的主要是“好与差”的问题。所以不要觉得别家的高端技术不过如此,窗户纸不捅破时,想要获得相当的技术效果,还是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代价,有的可能根本无法做到,因为没那个思路。思路其实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容易被无视的。

有的朋友可能见过很多配方,半页A4纸就打印完了,显得极其简单、价值寥寥。原料A,比例α%…… 姑且不说开发这个产品的各种付出,单从技术上来说要消化这个配方的设计思想、领会其背后海量的试验数据,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就像这个冰山:

做为一名配方工程师,我们能看到一个配方用了哪些原料及其比例,也要能回答这些问题(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1)为什么用这个原料/原料组合?含量为什么是这么多?

2)某原料“B”不用、多用一些或者少用一些会有什么影响?它们的组合对实验现象有何影响?

3)哪些原料是不能替换的?

4)能不能拓展该配方的应用面?或具备哪些改造潜力?

5)原料来源能否拓宽?成本还能不能降低?

不能回答这5个问题,就不算吃透,也就不具有再造能力。配方背后具有丰富的实验支持,有的答案恐怕仅配方设计者心知肚明,外人若想搞明白恐怕不是短期能实现的,况且也要有合适的应用场景去领会“纸面背后的故事”。


关于研发的其他事儿,我们后面再慢慢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