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下时代,各种信息触手可及,你可能以为自己坐拥这些信息会变得更审慎、更明智,但其实现在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天真、更具偏见性。那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怎样才能不受当下这一充满偏见性信息时代的影响,培养智慧与谦逊的品质?Benjamin Sledge 在本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实用性建议。 以前的便利店变成了一家酒吧,餐厅过道处仍然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冷冻食品以及酒水饮料。在柜台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偏好要一份印度菜或者是墨西哥风味玉米片。大多数人喜欢点一杯饮料,然后炎炎夏日的傍晚时分坐在户外的红色餐桌旁开始侃侃而谈。 我和妻子最喜欢的消遣活动就是在周二晚上出现在这家酒吧,参加由 Geeks Who Drink(在酒吧举办的常识问答活动)组织的常识问答活动。如果说在当今的酒吧常识问答比赛中有哪一条是共有的强制性规则,那就是:你不能使用手机来上网搜索答案。 在每一轮问答比赛开始之前,主持人都会提醒顾客“禁止求助手机”这一标准规则。然而即便是这样,每次我参加常识问答比赛过程中,我都要努力克制住自己作弊的冲动,克制自己不用 Google 来搜索那些让我脑子一片空白的问题答案。 大多数时候,我们团队虽然热情饱满,但却只能以失败告终,因为有些人参加这种比赛已经有很多年了,都是老手了。有一天晚上,我和妻子遇到了两位女性对手,其中一位可以说出美国历史上所有的总统名字,而我则比较擅长军事历史领域知识。最终,我和妻子赢了她们一轮,但最终又输给了另一个团队。 那天晚上,在离开这家酒吧之时,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想法,这一想法其实已经困扰了我好几个星期了,挥之不去。 “怎么了?你看上去有点失神”,妻子对我说道。 “没什么”,我喃喃自语道,但思绪却停不下来。 Alexa,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去年圣诞季,我有许多朋友都要么入手了亚马逊 Echo,要么购置了 Google Home。圣诞假期,我去我弟弟家,我们一起围坐在壁炉旁,他就通过他家那随处可见的 AI 设备下了指令,让它播放一些节日歌曲调节一下气氛。 我去参加派对,会听到人们向他们的虚拟助手发出各种指令,让他们播放音乐、下单产品或者是搜索答案来终结某一个辩论话题,这让我感觉很有意思。 “Alexa,甲壳虫乐队第一张专辑是什么?” “Alexa,40 码短跑记录保持者是谁?” “Alexa,你听过的最好笑的段子是什么?” 我甚至可以向 Alexa 询问一些我永远都不想了解的一些最普通的问题,例如太阳的周长是多少,对于这些问题它都能给出你答案。但它也有不知道的问题,它无法回答那些需要智慧与思考的问题。 你不能问 Alexa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它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怎么知道自己爱上了一个人?”这样的问题。同样,它也绝对不能告诉你该跟谁约会,怎样选择朋友,怎样解决工作场合中的冲突或者怎样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虽然 Alexa 很聪明并且通晓很多的事实,但这些事实性信息也就是它所有的一切。 而现在的我们跟 Alexa 相比似乎并没有那么不同了。 “我喜欢那些支持我已有观点的信息”每当我与妻子一起离开酒吧常识问答比赛,在回家的路上时,我的心里总是会洋溢着震惊的情绪,震惊于那些对手都是那么的有智慧。但后来我意识到用“智慧”一词来形容他们其实并不恰当。诚然他们了解有关历史、流行文化、电影以及音乐方面的诸多信息,但了解这些信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充满智慧或者说他们很聪明。有一些人很聪明,但在别人眼中却像傻瓜一样。但是没人会去说充满智慧的人是傻瓜。也正是因为智慧的力量,人们才会纷纷向他们寻求建议,聆听他们的教诲。 当今社会,社交媒体平台随处可见,人们对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表现出愤怒的情绪,我们根据自己的各种偏见来整合数据与信息,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有些惊慌失措。我突然意识到这样一个冷酷的现实,像Alexa 这样的虚拟助理触手可及,但我们依然那么愚昧。这也让我心生好奇:一个人该怎样才能变得充满智慧呢? 显然,收集信息或者是掌握知识无法让一个人变得充满智慧,否则我们的社会早就进入乌托邦境界了。Facebook 就能让我们知道,各种数据的集合会导致糟糕的决策。当下的社会似乎充满了偏见、恐惧和愚昧的气息,这就使得文明与智慧无从谈起。我很好奇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我的朋友们,甚至对信息收集巨头 Facebook 进行了调查。 根据我从朋友处获得的回复之中,我发现关于智慧是什么以及如何获得智慧这两个问题,大家有着一些共同的看法。简单说来,智慧就是将学到的以及通过经验收获的知识付诸到行动之中,并且结果对你以及周围的人有益。但智慧也会区分出对与错、真与假。这就是当今问题所在,因为现在许多人都会将虚假信息发布到网上,虽然他们自己知道这是一种欺骗性行为,我们当下的社会充斥着相对主义与假消息的气息。 关于智慧,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一个最常见的性格特征就是谦逊。这就要求对于其他观点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且在具体情境反应中也要察觉到另外不同的观点。但是,如果我们偏好那些能够证实我们已有偏见的信息,尤其是那些虚假信息,那还有什么提升智慧的可能?如果我们由于一个观点或者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而忙于与他人开撕,那还怎样去培养谦逊的品质?正如《箴言》这部古老的智慧文学中所说的那样: 选择智慧,而不是愚昧 几年前,我对我最好朋友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我相信我所知道的比他更多。他静静地坐着听我说话,然后问了一些问题。虽然我自己都陷入了一种近乎烦乱的状态,但他依然保持冷静,并且态度十分柔和、平静地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到这次对话结束时,我也意识到了他的合理之处。我为自己之前刻薄而又居高临下的态度而感觉懊恼。 这也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该怎样才能像我朋友一样保持智慧的姿态?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该怎样才能不受当下这一充满偏见性信息时代的影响,培养智慧与谦逊的品质? 1、与那些充满智慧的人交往 有一次,有人向美国最高法院法官 Potter Stewart 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他对色情内容的定义与特征给出描述。他回答说:“当我看到它时,我就能分辨出来。”同理,当你遇到那些充满智慧的人时,你也能分辨出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那些不偏不倚、像圣人般充满智慧的人。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与这样的人交往,并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 2、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与因果 《圣经》中的《箴言》部分是最知名的探讨智慧话题的著作之一,书中提出了关于价值观、道德行为、人生以及正确行为等方面的很多问题。我的岳母在神学院任职,在我问起她关于这本书的问题时,她给出了我许多谨慎的见解。她指出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可以获得智慧。在《箴言》一书中,你会发现所罗门王在发表许多看法之前都会先给出自己的观察(“我观察了蚂蚁”或者是“我观察了懒人群体”)。当我们看到生活中自然发生的因与果时,我们就会提炼出深刻的观点。 3、探索与自己不同的其他观点,但要保持客观 作为人类,我们都倾向于接受那些已经与我们的信念或者之前的假设相一致的信息(这也被称为“确认偏误”)。然而,充满智慧的人会探讨他们的观点或者假设是否有可能出现错误。通过对另一种观点的探索,你可以深入了解并且进一步收集某一领域的见解,结果可能是进一步强化你之前所深信不疑的那些观点,也可能是通过这一过程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偏误并进行纠正。 但要注意,其中经常会有一些信息看上去公平公正,但其实根本无足轻重。例如在 Medium 上有几位关注人数很高的作家写过关于如何培养七个幸福生活的习惯或者是其他关于生活技能方面的文章,但这些内容能称得上是智慧吗?所以,在接收那些传递过来的知识时,一定要善于分辨,包括对我以及对我这篇文章也是如此。 4、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经验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最优秀的一位老师,失败也是如此,这些都会让你获得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新创立的企业中,有 90% 最终以失败告终,剩下的 10% 成功企业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团队知道怎样从失败中爬起来。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老者会表现出开悟的姿态。他们经历过这些,将挫折一一击败,从中有所得,并始终铭记于心。 无人可以逆时代发展之势而行,但这是我们面对当下数字环境中的偏见与愚昧所应该进行的思考。未来以及我们的行动会告诉我们究竟是否走向了智慧。
原文链接:https:///personal-growth/welcome-to-dumbville-or-how-we-despise-wisdom-in-the-modern-era-9f633221b5f6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