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无心过失 2018-07-10



《教出最乐观的孩子


原著 | 马丁·塞林格曼

解读 | 凉面


慈怀为你读的第二百二十二本书 来自慈怀读书会 22:22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简宁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教出最乐观的孩子》


我们常说,对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快乐、幸福。是啊,在我们看来,快乐和幸福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快乐就是最简单的幸福。


可是,事与愿违,很多父母们发现,怎么现在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了,但是他们并不快乐,反而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厌学、悲观厌世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呢? 

 

以往父母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会参考很多成功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往往这些都是个案,并不是系统全面的,甚至不能说是科学严谨的,现在有这样一本书,用美国三十年来千人以上的跟踪研究总结出来的经验,给我们提供有利的证据,让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答案,这就是《教出最乐观的孩子》


《教出最乐观的孩子》共有四位作者,他们是卡伦·莱维奇,莉萨·杰科克斯,简·吉勒姆,以及马丁·塞林格曼,而塞林格曼是主要作者,他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他是一位擅于创造历史的传奇人物:26岁就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心理学教授;因为他的经典学术发现“习得性无助”而成为排位最高的积极心理学家;他在1998年,全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致词时,提出了相对于以往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弱点和问题,要开始关注人类的美德和优势,这就是心理学的里程碑意义所在。


他的经典作品《教出最乐观的孩子》更是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罕见的开创性佳作,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教导父母、老师以及整个教育系统如何教会孩子乐观。 

 

塞林格曼将自己三十年内对乐观以及无助所做的研究,悲观的起源和潜在的后果告诉我们;解释如何判断孩子出现风险的信号,以及如果把他的悲观转变成乐观,将无助变成自主。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塞林格曼的《教出最乐观的孩子》。



悲观是天生的吗?乐观可以学习吗?


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有的人面对困难可以坚持不懈,直到成功;而有的人,遇见困难就会退缩,感觉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很容易放弃。


我们会认为,这是人的性格或基因不同,有的人就是悲观,有的人就是乐观,所以面对困难,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赛林格曼的研究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人之所以会有悲观产生,基因占有很小的部分,后天很大原因是“习得性无助”造成的。


那么,什么叫习得性无助呢?


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当我们相信自己对于环境无能为力时,我们就认为一切努力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所以放弃任何努力,自愿承受痛苦。通俗点说就是人类面对许多无法控制的事件:经常试都不试就放弃了。


塞林格曼最先在狗的实验中发现这个现象。


一些狗在前一个实验中学习到不论它们怎么做,都要遭受到电击。


那么在下一个可以逃跑场景中,虽然可以很容易从大门逃脱,但是它们很快就放弃了,宁可躺下来,接受固定时间的电击。 


令人吃惊的是,和狗的实验结果一样,在人的实验当中也被证实了人类面对很多无法控制的事件时就是连尝试都不尝试就放弃了。


赛林格曼的研究在心理学界产生巨大的轰动,他发现,某些悲观的人更容易向无助屈服,同时这些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较高。 


那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习得性无助是怎么来的,所以也就了解抑郁症是这么来的:“你觉得你的行为会失败,没有结果。”

    

以前心理学家只是针对抑郁症来进行治疗,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后,赛林格曼将研究方向转向去寻找怎么让这些人免受“习得性无助”之苦,因为不管是悲观还是乐观,都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质,也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掌握的。


和习得性无助相对应的这个就是“习得性乐观”,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由来。


数据显示,悲观在孩子中间有蔓延之势,抑郁症首次发病年龄也逐渐开始低龄化,作为父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导和抚养孩子,使他们可以享受乐观的人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孩子意义就不用多说了,既然乐观可以后天学习,那么我们就跟随塞林格曼去学习一下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



掌控行为

是形成学龄前儿童乐观心态的关键


所谓掌控行为就是自己能够把握和控制的行为。


刚出生的婴儿是完全无助的,头两年孩子学会走路和说话就是孩子具有掌控感的行为,比如孩子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再比如婴儿吃饭时,越早给他餐具越好,也给他一些用手吃的食物,从而让他获得掌控感。


婴儿的无助通常发生在他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没有关联的时候,比如他哭了,却没有人搭理他,这会使他悲哀和焦虑,从而变得消极。


婴儿发笑不是因为拨浪鼓的声音,而是因为他自己在摇动拨浪鼓。

 

但是孩子的父母,一般习惯给学龄前的儿童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孩子出现焦虑、愤怒、烦躁情绪的时候,我们想尽可能的去降低这些情绪对于孩子的影响,这样做对孩子反而是不利的。


对于学龄前儿童,掌控行为是形成乐观心态的重点,要让你的孩子经历掌控感,必须让他经历失败,以及不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的每个步骤。


没有任何一个步骤是可以跳过的,失败是构建成功和良好性情的必要阶段,刻意的缓和恶劣的心情害怕失败的感觉,反而会让孩子处于疾患抑郁的风险中。


所以过度的保护或者无条件的正面赞赏在塞林格曼看来并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父母如果让孩子经历了所有的过程和感受再加上辅导得当,孩子才能养成不退缩和克服苦难的习惯。




学会给孩子积极的“解释风格”


让孩子乐观的基本原则在于父母对于事情发生原因的解释方法,这个被称为个人特有的“解释风格”,其实就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方式。


“解释风格”从儿时就开始发展,如果没有经过干预就会保持一辈子,如果是不恰当的说话方式,或许就会造成孩子悲观的产生。


书中有这样的例子,6岁的伊恩跟姐姐一起搭积木,因为不如9岁的姐姐搭得好,他情绪焦躁不安,这时候爸爸过来安慰他。


父亲:你做的很好了,我觉得你做的火箭太棒了。


伊恩:才不是呢!姐姐做得好,我就是笨蛋,没有做对过一件事情。


父亲:我喜欢你做的东西,我觉得你就是最好的火箭专家。


伊恩:姐姐做的好,我就是个笨蛋,我不能做任何事,我讨厌搭积木。


父亲:你只要拿定主意,什么事都能做成,来我帮你搭一个最好的火箭。


最后伊恩还是让父亲帮自己做了一个。


在这个例子中,表面看,父亲给孩子的解释都是积极乐观,鼓励向上的,但其实这位父亲犯了三个错误。


1,父亲说的每件事情都不是真的,因为孩子确实做的不够好。他应该说实话。


2,为了让伊恩高兴,父亲接手,为伊恩做一个他自己无法做到的东西,让孩子失去了掌控感。


3,最严重的错误就是父亲应该对伊恩解释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反证。看看伊恩的话语就知道,他坚信悲观的原因并且以消极、放弃、退缩以及抱怨的方式应对问题,这样他就习得悲观了。


所以,孩子悲观,不快乐,父母是有责任的,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误区存在。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解释才可以让孩子乐观呢?

 

塞林格曼的研究显示出有三个纬度需要重点考虑: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


1. 关于永久性


比如伊恩说:


“我从来就不会成功”,“我不能做任何事”这就是属于永久性的解释。所谓永久性就是事情的起因会继续下去;这就是悲观孩子的看法,他认为坏事情发生在他身上的原因会永久存在的,既然会永久存在,坏事就会不断的发生;


所以这个时候父亲的正确解释应该是:


“你只有6岁,你的姐姐已经9岁,她搭得比你好是正常的,等你到她这个年龄你也可以跟她一样好。”


这样就将孩子永久性的解释变成暂时性的解释,也就是乐观的解释,暂时性的解释就是起因是可变的或者是过渡性的。


2. 关于普遍性


伊恩说“我就是笨蛋”,这样悲观的孩子会认为坏事来自自身个性上的缺点,属于“普遍性”的。对事情发生采用普遍性解释的孩子即使一方面失败了,也会放弃其他的努力。


那么,针对这一点,父亲正确的解释是什么呢?


“你只是搭火箭不好而已,其他方面你不是都做的很好嘛,比如骑车就很好…..”

 

这样,父亲将“普遍性”的解释转变成“特定的”解释,相信特定解释的孩子,也许某一方面失败,但是仍然会在其他方面坚持下去


3. 关于个人化


所谓个人化就是在找事情原因时候是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


伊恩总是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整个责任都归因于自己身上,每当事情不顺时,孩子总是责怪自己。


这时候父亲可以这样解释:


“刚才你搭积木时候,姐姐如果和你一起,你也会搭得更好一些;或者你请求我的帮助,我来协助你,是不是也可以?”


积极的“解释风格”就是尽量将内部归因转变成外部归因。外部归因的孩子会对自身评价更高,会更少羞愧,更喜欢自己。 


悲观的孩子当坏事发生的时候一般会采用永久性、普遍性、内部归因的方式面对,如果想引导孩子转变悲观的想法,父母就要将“解释风格”转换成暂时性、特定性和外部归因的方式。


与此相反,当好事发生时候,悲观的孩子会用暂时性、特定性和外部归因方式解释,这时候父母反而要将好事发生的原因解释为永久性、普遍性和内部归因。


以上的陈述可以让父母及早发现自己孩子悲观或者乐观的倾向,同时要帮助孩子改进“解释风格”,对失败的悲观解释会使孩子害怕去尝试,会造成他们的无助和消极;而乐观的解释会将失败视为挑战,用行动来反应与制造希望。


孩子就像海绵,他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说话的方式,孩子逐渐就会从父母的“解释风格”里面学会乐观了。



父母要学会面对自己的悲观


如果父母自己就是悲观的,无疑对于孩子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那么父母首先要学会修正自己的悲观想法,学会与悲观的思维做斗争,也就是自我反驳,从而进一步教授或者辅导孩子面对这一问题。


父母是孩子乐观的榜样,除非父母掌握充分,否则也难以教授孩子这样的技能。


比如:莉迪亚是三个小孩子的母亲,大的孩子小学五年级,小的刚上一年级,早晨,她为三个孩子做上学准备是一天中最困难的时候,孩子匆忙离开最后一句话经常就是莉迪亚对孩子的叫骂声。叫骂以后,她又很后悔,所以,莉迪亚很抑郁,她总是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很坏的妈妈,像个泼妇一样,我的孩子会记恨我的,我相信我的叫骂会贻害他们一生的”


乐观的第一项技能就是“捕捉思维”,上面的例子中莉迪亚对自己说的话就是捕捉到的思维。


第二项技能就是对这些思维进行评估:要明白对自己说的话未必就是正确的,要学会搜集证据证明自己说的话是否正确,比如说自己是坏妈妈,其实她仔细想一下,自己为孩子做饭、洗衣、陪伴孩子踢足球、做数学题,分担孩子忧愁,教孩子弹吉他等,这些让她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坏妈妈;


第三项技能是在坏事发生的时候,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


莉迪亚会说:在下午,我跟孩子还是不错的,但是因为我不喜欢早起,所以必须控制自己在早上的暴躁脾气。当她发现自己仅仅是早晨起来有问题而不是完全失败的妈妈时,心情就会得到改善。


第四项技能:化解灾难性的思维。


她是一个将事情灾难性的人。“我的孩子会记恨我的,我相信我的叫骂会贻害他们一生的”,当她学会如何正确评估她最害怕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其实她想的事情并不能发生,她就能够将自己的精力用来改正问题,而不是处于不真实的恐惧幻想中。


针对这样的事情,认知心理学发展了一种”ABC模式”,只要将这种认知模式用乐观的技能进行调整,就能让父母首先改变自己悲观的认知。



让孩子学会反驳和与人相处


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如果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存在偏差或者错误,我们都会努力的反驳,但是我们坚信自己对自身的看法是不可反驳的。其实,对不切实际的解释最有效的工具就是自我反驳。


那么如何教会孩子反驳呢,塞林格曼“ABC模式”,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C(consequences)代表后果,不愉快的事情之后的感受和行为,通常,看来不愉快的事情就会自动产生后果,但实际B(beliefs)即对不幸事件的看法和解释,才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后果。基础上又增加了D(disputation)代表反驳,指反对自己想法的辩论;还有E(energization)代表激发,就是反驳带来的精神和行为的结果。


当孩子在生活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以后,首先让他写下这个事情、想法和后果;然后在反对的证据里面写下反对想法的证据,最后在激发栏目写下他对乐观想法产生的感受以及行为。


看一个小女孩的例子:


A(不好的事情):我跟朋友们一起去参加聚会,父母不在,她们开始偷偷喝酒,还让我喝,我没有喝,她们就说我是胆小鬼,让她们觉得扫兴,一直不停的说我。


B(想法):我真胆小,她们都喝,我也应该喝,我认识的人都在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每次她们做什么疯狂的事情,我都是害怕和退缩,我真的是乳臭未干。


C(结果):我觉得自己好笨,我假装不在乎,其实我好想哭,就像害怕、悲伤都一股脑涌来一样。


D(反驳):我只是不想喝酒,这不会让我变成胆小鬼;做别人都做的事情不能算勇敢,那也可能是胆小;有时不做朋友让你做的事情反而更难,那就是我;也不是每个人都喝酒,比如我认识的萨利就不喝;我也做过很多疯狂的事情。


E(激发):我开始觉得好些了,但我等不及要回家了,怕被她们逮着。不过我不觉得伤心和不好意思了,我就是坐在那里看电影,不搭理她们。


这个女孩用什么证据来挑战悲观思维?


她举出自己做过的疯狂的事情,来反驳自己是胆小鬼的想法。


她拒绝不到法定年龄喝酒是勇敢而不是怯懦的象征,和他们在一起同流合污才是胆怯的行为。


“ABCDE”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经常运用,这样就可以教会孩子反驳自己悲观的想法了。


是不是没有那么难?开始孩子可能需要写下来思考,熟练了就内化成为一种可以反驳自己的套路了,父母就教会了孩子一生可以利用的“思想武器”,无论孩子将来遇见什么样子的情况,都保持把握今天的态度,对低成就感和无助就有了免疫力。


我们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教会孩子乐观,关键还是在于父母。


悲观有四个来源:基因、掌控感和无助的经历、父母的悲观,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得来的悲观性的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