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药神》:活着是最大的奢侈

 昵称41082923 2018-07-10

《我不是药神》刚一上映就口碑炸裂。

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代表的重大疾病病患群,他们的悲欢离合生死抉择集中展现于荧幕,“天价药”再次引发全民关注与思考。

限于时间,电影中只提到“格列宁”贵,却未说明为什么贵。

格列宁有其现实原型——瑞士诺华研发的慢粒白血病靶向治疗药“格列卫”,2001年在我国上市,售价23500元/盒。

格列卫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恶性肿瘤靶向治疗药物。

服用格列卫的慢粒白血病患者,五年生存率超90%,50%的病患可停药。

而在格列卫出现之前,慢粒白血病的治疗方式有化疗和骨髓移植,五年生存率20%。

白血病一般要化疗6次以上,平均每次花费6000~10000元。相比格列卫价格可说亲民,看一眼五年生存率,80%的可能是钱花了,人也没了。

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无法购买,只能等待捐赠,病情等不等得起也是个问题。配型顺利一次骨髓移植的花费是10~20万。配型不顺利费用可能达到50万。骨髓移植治疗慢粒白血病的效果并不好,80%的可能是人财两空。

如果这世上没有格列卫,我们不幸罹患慢粒白血病,我们花了钱也没留住人,该去指责谁?

不管我们对一款治疗绝症的特效药寄予多少美好,它的本质仍然是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一般使用价值越高的商品,价值也越高。——这是初中思想政治的内容。

换言之,格列卫天生就是要换(赚)钱的。

格列卫自1960年开始研发,经过近半个世纪,数代科学家的努力,5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格列卫让不治之症变成可治之症,延续的是人的生命。

生命无价,延续生命的药品作价几何?

药品研发成本高,并非每款药都是畅销药,可能两三款畅销药就要承担收回研发总成本的重任。

因为药品的特殊性,药品专利保护也有特殊性。只有20年专利保护期,专利保护期是从专利申请批准日开始,而获得专利到该药品上市一般要8-12年的时间,这期间药企并没有闲着,要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确保药物安全可靠。所以一个新药上市之后的专利期通常也就是6、7年。

专利保护期之后,药企的研发成果为全人类共享。今天我国已经有了格列卫的合法仿制药。

格列卫是慢粒白血病特效药,有其特定的适用人群。

根据发病率估算,全球慢粒白血病患者约30万人。

6、7年的时间,在30万人中收回成本、赚取利润,才能投入下一款新药的研发。格列卫应作价几何?

没有利润,还有企业投入药物研发?

少一种新药,世界多一种不治之症。

多一种新药,世界少一种不治之症。

电影中说,命就是钱。

现实中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拿钱买命和拿着钱也买不到命之间作何选择?

当狮子吃掉羚羊,大象脱离族群走入埋骨地,我们说这是自然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活着,本就是逆天而行,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抗争。

活着并非理所应当,病与死才是生命常态,这世上没有谁欠谁一条命、一个健康。

想自由呼吸请用尽全力去奔跑,竞争与淘汰是不变的法则。

假药贩子张长林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步自封,永远坐井观天,穷得理直气壮——得不到施舍,全世界都有错。

我们是有方法可以避免疾病损失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老病死免不了要来,请晚点来,我还要照顾妻儿,赡养父母。

医疗保险——可带病投保,永不拒保,医疗费不用独自承担。

商业保险——今日做明日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做儿女长大时准备,健康时做不健康的准备。赚50万对很多人来说很难,拥有50万健康保额只在观念的转变。

“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人人都知道疾病一定会来,差别只在于三更还是五更。

然而,透支健康,浪费生命,没医保,更没商业保险,疾病之前怨天尤人,没努力活过凭什么抱怨?

除了钱,这世界有温情。2003年瑞士诺华就与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发起“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患者为低保户,可获得免费赠药;一般患者自费购买3个月用药,可免费获赠9个月用药。

沉睡的人,请睁眼看看这个变化中的精彩又美丽的世界,不要成为一个被淘汰者时才发现,活着是最大的奢侈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