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又道是,脱去浊身现法身,我命由我不由天。佛教有个说法叫“不退转”,意思是修行到一定境界后,永远不会退回到最初状态。练拳也有个说法,叫“功夫上道”,意思是拳练对了,会一日千里。所以,什么东西都是,对了,很重要。不对,差之千里。好比下棋,能看出一步不成,少则三四步,多则通盘考虑,没这个脑力不成,练拳也是,套路一大囊,什么时候用什么,你要随机反应,这不是按部就班打套路,能练出来的。要多与人切磋,把拳融入下意识,才算成就。以前师父都喂手,吃着吃着饭,一个钉劲就戳徒弟肋条上了,但不用劲,怕伤了内脏,只是练下意识反应。喂手可在任何时候,不告诉你,随时发生。不要想着一会用什么对付,想了也没用。练得就是下意识。 遇力成桩,是指遇到来力,身形瞬间成桩的能力。为何要站桩,两个字,结构。桩,才出功夫。静态决定动态,静桩练不好,动功很难出东西。为什么,没有结构支撑,劲就不正,后面练什么都是歪的。先别说拳怎么练,练拳先正架,正架先站桩。一搭手,对方一个沉劲下来,就塌了架子,是桩功不过关。练拳,千万别图快。心浮气躁是大忌。打个比方,盖楼先打地基,而后立架,钢筋水泥再加固,最后才是多种内外装修。物理等同拳理。空中楼阁不存在,根基是永恒的主题。过手,比什么?一功,二胆,三技巧。功在首位,其他让位。功夫,出自结构;结构产生内劲。练拳玩的就是层次。不站死桩,要求活桩。对方力量过来,没桩功,就只能本力。本力是什么,后天形成局部用力的习惯。本力也会很大,但消耗也大,不灵活多变,易被人所乘。有桩功则不同,不用力量接手,用结构接手。太极拳崇尚什么?彼亦有力,我愈有力。什么意思?有了桩功结构,对方施加力越大,你越稳固。好的桩功,支撑力非常强悍。你以为他劲大,实际是结构比你强大。据测试,人体骨骼能承受几百公斤的力。武术是反向思维,省时省力。破拆对方结构,不和对方拼本力。有结构,遇力就可成桩。桩功怎么上身,功不退转,就是要练到动力定型。架子里都是桩,发力也是桩,这就厉害了。 师兄弟之间推手,别比谁劲大,要比就比谁结构好。为何?静态桩只是基础,它造就了真形。动态桩才能使用,连桩就是功架。双方接触上,先给个桩,谁的桩软,谁趴下。桩功一定要练到八面支撑,也叫混元劲。练拳,要把自己扯开,争出劲来,别逼出劲来,逼出来的,都是死力。遇力成桩,是桩功的活化。一个桩不行,别等,立马就换形,总有一个对方接不住,拿桩轰塌了他。别较劲,学会拿结构吃人。高手在动手之前,会观察你的体态和动作。武术为什么上来先围着绕几圈,再亮几个门子,就是要看你身形,步态,反应,破绽等,然后考虑用什么桩干掉你。接触,即遇力,成桩即结构。高手扑上去,一瞬间摆出桩,即结实又灵便。你一惊,这是什么,再动就晚了。桩,是吃人用的。填空儿卡位,就是吃人。遇力成桩,就要拿桩打人。一盘散沙,难成正果。静桩出结构,动桩才能打人。什么是结构?遇力,才能检验出来。打个比方,汽车做防撞实验,每辆车撞击效果不同,损失就有差异,结构就是间架安排。举个例子,都知道搭手即掤,要掤就要沉肩坠肘,可还不算完。根节不在肩上,上根节在肋骨上,肋骨不会开张,还是拿胳膊生顶,应该把力接到肋骨上,做一个支撑。什么是支撑?用身子才叫支撑,用胳膊叫抗劲。胳膊没身子力量大,差远了,这就是结构的一种,还有很多,需要你练拳时,逐一找齐。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地。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