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眶上锁孔(眉弓)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

 淘爸比 2018-07-10

锁孔手术是显微神经外科发展、成熟以及微创意识的必然产物,它是对传统神经外科手术的一种合理改良。其中心原则是在保证充分处理病灶的前提下,将手术损伤降至最低限度。锁孔开颅术具有操作便捷,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小,外观完好,疗效肯定,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

Case 1

女性患者,头痛起病,影像学检查示:右额底眶尖占位,考虑脑膜瘤。

全麻下经眶上锁孔(眉弓)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肿瘤。

术后恢复顺利,第二天患者可下床活动,术后第四天出院。病理诊断:脑膜瘤。

图片3.jpg

Case 2

女性患者,头痛起病,影像学检查示:左侧前颅底脑膜瘤。全麻下经眶上锁孔(眉弓)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肿瘤,术后恢复顺利,第二天患者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五天出院。病理诊断:脑膜瘤。

 

Case 3 患者男性,50岁,术前诊断为前颅底脑膜瘤。全麻下经眶上锁孔(眉弓)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肿瘤术后恢复顺利,第二天患者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五天出院。病理诊断:脑膜瘤

图片2.jpg

手术操作:

  1. 全麻,体位:头部抬高15°,过伸15°,健侧旋转10-20°,对侧侧曲10°;

  2. 手术切口设计:切口位于眉毛内,眶上神经外侧;

  3. 开颅:a. 切开皮肤;b. 平行于眶缘切断额肌,剥离颞肌; C. 骨瓣形成:颞线后方钻孔,平行于眶缘,从外向内铣开颅骨,从骨孔处向上“C”型铣开颅骨;骨蜡、双极止血(骨蜡封闭开放额窦);D. 小磨钻磨除眶缘骨窗的内板,增加视野;

  4. 操作:剪开硬膜,释放脑脊液,额叶重力牵拉,于额叶与颅骨之间暴露肿瘤,双极电凝肿瘤基底,先分块切除肿瘤缩减体积,再沿肿瘤边界分离,最后肿瘤完整切除。彻底止血,反复冲洗;

  5. 关颅:水密缝合硬脑膜,骨瓣还纳。

                 手术过程

手术心得体会:

  1. 良好的体位摆放有利于手术靶区显露,肿瘤准确切除;

  2. 手术切口设计,注意眶上神经、眶上动脉、面神经额支的保护;

  3. 向额颞侧牵拉皮肤和肌肉力量应大一些,向眶侧方向牵拉分离是应轻柔,避免眶周血肿;

  4. 钻孔的最佳位置应当朝向前颅窝底的方向,而不是眼眶方向,避免穿透眶壁;

  5. 磨除眶缘骨窗的内板及眶顶的骨性隆起,可获得良好的术野和操作空间;

  6. 额窦开放要封闭,硬膜要严密缝合;

  7. 术后可不必放置引流管,局部适当加压包扎。

锁孔VS开颅

锁孔VS开颅.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